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交换机等信息处理装置的主存贮器和缓冲存贮器,半导体集成电路存贮器正受到注视。本文描述关于采用廉价的MOS集成电路作存贮单元而用双极集成电路作外围电路所构成的超高速缓冲存贮器的可能性的探讨、各个电路的设计、大规模集成(LSI)电路的构成和使用这样LSI电路存贮装置的试制研究结果。LSI是在同一陶瓷基片上把读出线和位线分离的MOS存贮单元和双极外围电路(矩阵、读出放大器)用梁式引线连接起来的多片形式。得到的高性能水平是单个512位LSI的取数时间为6毫微秒,1K字节存贮装置的取数时间为30毫微秒、周期时间为35毫微秒。从存贮装置的特性研究中判明了这次采用的电路形式和LSI的构成方法,对于高速化、高密度化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日本电气通信研究所为电子交换机的需要,研制了一种采用新原理的随机取数半永久存贮器——金属卡片存贮器。该种存贮器主要构成部分是作为存贮媒介体的金属卡片和由具有为数很多读取线圈的印制线圈板迭成的存贮体。情极信息的记录决定于金属卡片某位置上有无圆孔,信息的读出借助于线圈间的高频电磁耦合。在金属卡片上有孔和无孔的地方电磁耦合差值很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存贮器系统取数时间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对ECL RAM组件地址取数时间的分析;对RAM组件地址取数时间典型值的分析;对RAM组件地址取数时间最大值的分析。文章还介绍了容量、字长、集成度以及微带线的传输延迟等对系统取数时间的影响。图8幅,表3个。  相似文献   

4.
最近,由于信息量不断增加,对计算机的大容量化、高密度、高速化、低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除了使用写入和读出重复性几乎相同的暂存器外,还研制成了只读存贮器,其用途是把固定信息多次重复读出,目前这种存贮器颇受重视。只读存贮器的特点是,写入时间此读出的取数时间长,写入用的外围电路简单,所以其造价低,而且由于只读出,故可缩短运算时间。只读存贮器不仅可做为数字表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一种完全用双极工艺制造的高速集成电路只读存贮器的设计发展和性能。讨论两种电路结构。第一种是以1024×1存贮器机构为基础的,第二种是第一种加上可变存贮器格式,三状态输出电路和芯片具有启动功能构成的。列举性能参数证实在已验证的集成电路工艺范围内,只读存贮器(ROM)具备在芯片上全译码,输入输出与标准集成逻辑电路(IC)相适应,1024位存贮器达到小于50毫微秒(ns)的取数时间。  相似文献   

6.
美国通用精密量具公司(General precision Lib-tascope)宣布开始研制一个属于世界上最快的晶体管计算机之一的行算机系统 L-3060(见框图)。该系统准备用于实时控制对象工作。整个系统采用插件结构,系统中装设有快速磁心存贮器,总容量为14.4万字,字长50位。该系统共包括四台计算机。自存贮器的取数时间为1.5微秒,在平均取数时间为0.75微秒时每秒可完成248万次操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使用两种存贮器——程序存贮器和记号存贮器的一种新的数据流计算机结构。程序存贮器(PM)存贮数据流程序或图以指明指令间数据相关性。在程序执行期间不需要改变PM,对每一个处理或操作部件需要复制PM 的内容。记号存贮器(TM)主要存贮当前需要的数据值并起到类似传统计算机上的累加器或寄存器的作用。要求TM 的容量相对地小,因为数据值在TM 中占留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我们的结构中由于采用小容量的TM,从而可以减少操作部件和存贮器之间开关机构的复杂性以及控制电路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日本正在研制一台基于电感耦合原理的涡流卡片(Eddycard)存贮器。这台存贮器是只能进行读出的半永久存贮装置。其读出周期为100毫微秒。这种存贮器与匀磁线(Unifluxor)存贮器相类似。匀磁线存贮器中读出线是通过小铜块与驱动线耦合的。这样,涡流使得读出线和驱动线之间能产生相互感应,以表示“1”。没有小铜块的地方用来表示“0”。这台存贮器是永久存贮器,但是,所存信息  相似文献   

9.
引言 微程序计算机设计者一直采用固态随机存取存贮器作为缓冲存贮器和用只读存贮器来存贮微指令和程序常数。由于TTL(晶体管-晶体管逻辑)集成电路速度快,经常选用这种电路。 TTL器件阵列通常通过与总线连接来简化数据传送结构并使系统组件化。为此,采用  相似文献   

10.
编制计划、统计、物资登记和数据加工都要应用大容量(百万数)的存贮器。为了存贮这样大的容量,采用磁带存贮器做为信息载体最为适合。 磁带存贮器的优点是: a) 存贮量大; b) 计算机与存贮器间交换信息速度高;  相似文献   

11.
已设计一种随机存取读/写存贮器系统,以满足高速存贮应用的多种需要。包括存贮器体系中的暂存存贮、控制存贮器和缓冲存贮器。基本产品是一种1024字×9位的存贮器卡片式扦件,取数时间为40nS,周期时间为80nS。它合并所有地址缓冲和译码、输出读放和输出互锁电路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存贮部件。特点包含每位6mW的低功耗,每平方英时200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台166,000数位的磁膜存贮系统的原理、设计和工作特性。虽然这台紧凑的存贮系统是专门为航空上的应用而设计的,它是导航和控制计算机的一个主要部份,但该设计也适用于其它的军用控制计算机。这台随机取数、并行读出、字选择法的存贮系统包括一台256字,24位的破坏读出的存贮器和一台6656字,24位的非破坏读出的存贮器。在程序下的循环时间为3.0微秒,取数时间为0.7微秒。这台存贮器被设计成在没有温度补偿,以及冲击和震动都相当严重的条件下还能可靠地工作。磁膜存贮元件所固有的装配技术已经能够制成一个包括选择线路在内的存贮体,其重量是16磅,体积大约是0.2立方呎。线路的装配保证了结构紧凑和维护方便。整个存贮系统包括全部联接线路在内需要的功率为50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采用双极晶体管技术的集成电路存贮器与采用各种绝缘门场效应晶体管(IGFET)存贮器进行了比较。P沟道IGFET存贮单元与双极晶体管存取电路结合,似乎能提供所希望的一些特性。文章考虑了存贮机构、单片设计、封装及互连等问题。在半导体存贮器中,梁式引线密封结工艺比其它封装和互连工艺有更大的优越性。 作者考察了兆位计算机存贮器设计中的某些问题,着重考察了有关功耗,互连、可靠性、维修、造价等问题。最后对基于现有技术的兆位半导体存贮器可能具有的特性与磁芯存贮器,平面薄膜存贮器和磁环线存贮器的特性进行了比较。从这些调查研究中得出结论:半导体存贮器不管在小容量或在大容量存贮器应用中都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14.
引言 宇宙航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电源功率。降低功率要求以及改进电源本身的重要性日益强调。在现今的宇宙航行计算机中,存贮器系统的功率消耗约占计算机总功耗的40%到60%。这主要是由于目前磁芯存贮器大的驱动要求,或是与磁薄膜存贮器相关的读出问题所致。所以,降低存贮器的功率要求,对于延长有效的航行时间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二种扩大计算机存贮器容量的方法,其名称常被混淆。这是二种完全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点和缺点 许多计算机使用者、销售者甚至分析者,对“变换存贮器”和“虚拟存贮器”就象附属于计算机的其它器件一样,常相混淆。不明确的地方在于这二种存贮器各做些什么工作和如何区别。许多厂把变换存贮器说成虚拟存贮器,是并不奇怪的,因这二种设计一般都包含变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一、刷新地址的检错和纠错的提出我所研制的S—7计算机是一个要求高可靠,(?)计算机。为了提高机器的运算速度和接口的能力,在该机的外围机中采用了动态MOS随机存贮器,其容量为8K×18,取数时间为200ns,存取周期为400ns,组装用的片子是从日本三菱电机公司进口的。型号是:M5L2107BS,集成度为4096×1。  相似文献   

17.
存贮器系统     
微型计算机系统为了适应科学计算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需要,通常配有相当规模的存贮器系统。其中包括随机存取存贮器(RAM)和只读存贮器(ROM及EPROM)。RAM用于存放输入、输出数据及中间结果,而ROM用于存放程序。容量的配置一般占满地址总线  相似文献   

18.
引言 由于伊利阿克Ⅳ计算机操作速度高,指令库大和控制集中,所以使用了一个只读存贮器将指令翻译成控制信号。这些控制信号撒播到并联处理机阵列,逐步控制各处理机的操作。有260条指令,每一条都译成一个微序列(微程序)用于选取只读存贮器。每个微序列由1到69个微步(微指令)组成。 只读存贮器是一个晶体管交点矩阵并且是用分离晶体管配置在大型多层板上。存贮器容量是720字(微步)×280位(控制信号),周期时间是50毫微秒。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存贮器的测试,不论对于存贮器生产厂家,还是对存贮器用户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般用小型计算机或专用设备来测试存贮器,但它们很复杂,造价也高。这里介绍用微处理机来对存贮器进行功能测试。在存贮器测试中主要感兴趣的是功能测试和参量变化测试。参量变化测试(如温度、所加直流电压、噪音和频率等)可在一个特殊的系统里进行。本文主要讨论存贮器功能测试。其目的是要验证: (1)每一个存贮器单元是否可以存贮“0”或“1”。 (2)每一个存贮器单元可以唯一地寻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59年底制成了一个新的高速磁心存贮器(IBM7302型)。现已用于STRETCH、IBM7080、IBM7090等计算机上。存贮器全部采用固体元件,其存取周期为2.18微秒。取数时间为1微秒,存贮容量16,384字,字长72位,共用磁心1,179,648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