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在塔式高层住宅设计当中设置应急疏散电梯的必要性,定义应急疏散电梯的概念,浅谈对设置消防电梯的认识,提出设置应急疏散电梯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年来火灾形势分析,结合在医院、养老院、儿童福利院进行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时发现的问题,认为国家现行规范标准对此类场所的疏散要求虽然高于其他场所,但还不能有效满足此类人群的疏散需求。根据不同的场所和人员特点,提出在此类场所设置紧急疏散电梯、坡道、避难间或避难房间的改进措施,并针对每种疏散设施都明确了具体的设置要求,能达到高效安全疏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高层建筑普遍存在逃生线路长,火灾严重性大的问题。为了缩短高层建筑在消防疏散中的疏散时间,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的事故严重程度,利用疏散软件Pathfinder分析了高层建筑中使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高层建筑电梯可以作为协同疏散的辅助工具,增加一部电梯比单纯增加电梯最大运行速度要更加有效;设置每层电梯都使用总人数的固定比例进行疏散的时候,楼梯资源不易被充分利用;当设置n层及n层以上每层总人数的不同比例使用电梯进行向下疏散,存在最佳疏散楼层N11及最佳疏散比例20%,最后一个通过电梯疏散完毕与最后一个通过楼梯疏散完毕的人员仅相差2.7s,此方法可以为相关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策略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说明了电梯疏散的教育和培训很重要,在高层建筑中合理使用电梯进行疏散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总疏散时长。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汉绿地中心塔楼项目,采用人员仿真软件对传统疏散体系及新型疏散体系进行模拟,在提供定量可视化结果对比的基础上,分析采用高速穿梭电梯作为辅助疏散的新型疏散体系的可行性。建立仅用楼梯疏散和利用电梯辅助疏散的场景模拟疏散,疏散时间分别为2h27min和1h49min。针对火灾时使用电梯的主要危害分别提出辅助疏散电梯分区设计及电梯井本身的防火、防烟、防水、供电保障、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层住宅人员应急疏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IM技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Pathfinder是一款基于火灾与紧急情况发生时人员疏散的模拟软件。建立了某高层10层住宅建筑的BIM模型,将BIM模型导入Pathfinder软件中,建立Pathfinder应急模型,进行该高层住宅的人员应急疏散研究。对于常规的采用全楼梯疏散模式,以实际情况即以楼梯为主电梯为辅的疏散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层高下,以楼梯为主电梯为辅模式的疏散时间与全楼梯模式疏散时间相比更加省时。因此,在实际灾难逃生中,如果能够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就能够大大提高高层住宅建筑逃生效率。  相似文献   

6.
列举了倾向于使用电梯作为火灾时紧急疏散手段的观点支撑,以及反对使用电梯作为火灾时紧急疏散手段的观点支撑。提出为了将电梯作为有效疏散手段,应在电梯技术方面、电梯设置方面、建筑物设计方面、管理方面应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7.
以某超高层建筑电梯辅助疏散系统为例,通过STEP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多种楼梯、电梯混合疏散模式对提高超高层建筑内人员整体疏散效率的影响,分析电梯辅助疏散系统不同疏散模式的可应用性。将建筑分为4区段,设置不同的疏散工况,对比疏散时间,得出最优工况。针对疏散模拟结果提出提高疏散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火灾导致电梯故障停梯的故障树,分析了影响电梯运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计算了各因素在故障树中的结构重要度,探讨了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进行疏散的可行性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这为研究高层建筑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进行疏散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制订相关的应急预案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取某高层写字楼进行实例研究,利用PyroSim进行火灾模拟,计算25层走廊着火时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运用Pathfinder建立人员紧急疏散模型,分析混合疏散策略对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温度、CO体积分数,能见度到达人员安全疏散界限的时间更短。25层走廊着火时,最不利条件下着火层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为319.1 s。楼梯疏散、楼梯电梯混合疏散所需安全疏散时间分别为526.3、427.9 s,均不满足安全疏散条件。楼梯、电梯及避难层混合疏散所需安全疏散时间为294.2 s。楼梯、楼梯电梯混合疏散整栋楼分别用时2 618、2 289 s。楼梯、电梯与避难层混合疏散整栋楼用时1 796 s。因此,高层建筑火灾时,楼梯、电梯与避难层混合疏散效率更高,更安全。研究结果为制定高层写字楼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避难层中设置消防安全疏散电梯是解决超高层楼中人员安全疏散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选取某超高层写字楼,使用STEPS软件进行人员疏散模拟。按照建筑设计容量和人员密度计算各楼层的人员荷载。将楼梯、不同分布高度的电梯、避难层三种疏散设施相组合,设置5种疏散方案进行模拟研究,得出不同方案下建筑内部剩余人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以及不同方案中由电梯疏散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分析各疏散方案的疏散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楼梯+电梯+避难层"的组合为最优疏散方案,疏散效率和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是地铁场所内一项重要的安全设施,本文结合地铁既有线路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现状,从其分类、控制方式、位置设置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提出应急疏散指示标志设置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应急疏散指示标志是轨道交通车站内一种有效的引导设施,合理的设置能够为乘客在疏散过程中提供指导与帮助,加快乘客疏散速度。本文以应急疏散标志的作用为基础,分析了重庆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现有应急疏散标志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应急疏散标志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国内外关于超高层公共建筑疏散路径的设计要求及研究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增加疏散楼梯数量、设置辅助疏散电梯、避难层的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了我国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设计要求的异同。对比结果表明:各国均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疏散楼梯的数量,而非无限制地增加单个楼梯的疏散宽度;对于火灾状态下使用电梯疏散的研究仍在进行中;对超高层内是否设置避难层,目前仍有争议,我国的防火设计要求在适当位置设置避难层。  相似文献   

15.
孙岩 《建筑电气》2022,41(1):10-13
针对安全出口在疏散通道的侧面(与疏散方向平行时)无法看到的情况,提出可通过设置应急疏散组合式L型标志灯加以解决.并对应急标志灯节能问题、规范对地面设置标志灯的配电线路选用、切断消防电源的方式直接强启疏散照明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市突发事件下疏散车流大,疏散路网通行能力无法适应疏散车流交通量,并且难以通过道路物理拓展提高疏散方向道路通行能力的问题,为提高路网疏散效率,对应急疏散逆向车道设置进行研究。以车流疏散总时间最短,疏散车流量最大为目标,考虑背景交通流,建立了的应急疏散路网逆向车道设置模型,并运用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可以快速地给出逆向车道设置的具体方案,道路网络的疏散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7.
美国“9·11灾难”给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美国“9.11灾难”中人员逃生的事例 ,阐述了建筑消防应急疏散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设置的重要性 ,明确了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应急疏散指示灯及光致发光型标志在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分析了二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重庆化龙桥超高层项目二期塔楼核心筒竖向结构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施工的研究,发明了一种操作简便的应急疏散通道搭设方法。通过对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塔吊、电梯系统进行合理部署和深化设计,同步施工局部水平结构,在水平结构上搭设钢管架楼梯,形成新的逃生路径,从而达到应急疏散的目的,为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的应急疏散通道搭设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美国“9.11灾难”中人员逃生的事例 ,阐述了建筑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设置的重要性 ,明确了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灯 ,应急疏散指示灯及光致发光型标志在建筑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在对穿梭电梯防火、防水、防烟等方面加强处理后,将电梯疏散作为辅助疏散方式纳入疏散预案,并定量分析电梯和楼梯在分区疏散和全楼疏散下的表现,验证超高层电梯辅助疏散的高效性。同时提出单位电梯提升效率作为衡量电梯提升效率的指标。模拟发现,当电梯疏散辅助于较高楼层时,单位电梯提升效率从2.1%提升至5%,单位电梯提升疏散效率和电梯辅助楼层的高度呈正相关,可为类似超高层项目电梯疏散设计提供参考。基于电梯疏散效率的提升受建筑高度、疏散人数以及电梯相关参数等因素限制,应科学、系统地设计疏散方案,以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安全疏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