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使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在新工科教育理念引导下探索地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十分必要。充分考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和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准入制度2个标准,通过课程内容及体系改革,多元化实践基地建设,长效型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4个模块内容的设计,实现企业与高校多样化资源的有机对接,有效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区域主导特色产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给高等学校工科人才培养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地方本科高校弯道超车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本项目在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进行了一些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课程资源整合、实验实践集中、参与工程项目等方法加以实施,16名"实验班"学生培养获得了较好的就业、升学机会。本项目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兄弟院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新工科建设的深入开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地方高校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内涵建设发展目前仍存在诸多掣肘因素,如办学思想固化、培养目标陈旧、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够契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发展不相匹配等。地方高校要破解上述瓶颈问题,只有找准办学定位、围绕产业发展重构专业体系、对接社会需求探索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共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等,才能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提升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探索构建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针对建筑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脱离职业岗位属性和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机制,从培养"双师型暠师资队伍入手,以校企共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共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和创业基地建设为内容,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5.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观念定位偏差、就业期望过高、择业能力较弱、职业适应期过长、创新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并逐步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帮助地方工科院校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苏州市职业大学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中的契机和存在问题,在国办发[2017]95号文件精神指导下,紧跟地方产业特点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需求,积极探索校地协同合作,学校积极联系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在协同育人、资源共享、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章从制度建设、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等方面总结了苏州职大在校地融合发展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工科院校生产实习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国内工科院校在生产实习环节存在生产实习形式单一、实习经费不足、实习单位难以联系和稳固、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等四类突出问题,提出了采取多种实习形式、校企联合建好生产实习基地、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加强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内容多样化等五点对策,为地方院校提高生产实习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育人是当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流,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协同创新理论的提出与平台的构建,为高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理论平台、实践场景,同时也推动了高职校企紧密合作,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创新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对部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当前油气地质勘查领域对现场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深入分析重庆科技学院资源勘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出走校企协同育人之路,形成“双主体、四结合、六共同、全过程”的“246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两基两联、双联双导、共建共享”思路引领下,通过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外聘兼职教师、共建实验室和学生顶岗顶班实习等途径,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教学研究和改革,构建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机制,逐步打造了应用型人才品牌.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开始试行现代学徒制。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针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际,基于双向思维,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提出要构建企业与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确定学生的"学生学徒"双身份、构建校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双导师师资队伍、校企共建考评体系等,助力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科研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地方本科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科研育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四川旅游学院科研育人实践,提出了科研管理育人、科研活动育人、科研评价育人的三个具体实现路径;同时,通过总结学校科研育人实践经验,为地方高校科研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协同育人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要求出发,结合厦门理工学院多年来办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分别从学校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统一;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专业群"深度对接"产业链";围绕人才培养,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多种形式(校地、校企、校校、中外、闽台)协同育人,培养亲产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四个方面论述了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培养亲产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创立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培养人才有利于校企双方优势互补、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实习平台。但地方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依然存在着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存在壁垒、支撑渠道过于狭窄、沟通存在障碍等问题。为此,在创新驱动背景下,完善组织体系、建立全面资源共享机制、拓宽支撑渠道、建立长效校企沟通机制成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建设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适应新工科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应打破传统教育理念、整合传统的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求。本文围绕新工科建设背景,从优化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过程等方面,对"创意-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为地方高等院校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对创新能力内涵的充分理解,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三重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校企协同”育人优势,确定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包括创新型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型多维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多学科交叉创业活动4条路径。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高校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校内无法进行生产性实训,企业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方案中缺少企业定制模块,工匠精神的培育缺少载体,教师课程教材资源开发滞后导致学校教学和行业技术发展脱节等人才培养难题,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改革.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形成基于校企"双主体、双基地、双轨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难题,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大幅提升,受到用人单位青睐.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顶岗实习"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实践,从共享校企党建资源,共搭校企党建工作平台,共建校企联动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创新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常州工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对地方本科院校协同育人方式、途径、内容、满意度、影响因素及评估考察维度等进行初步探索,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四纵四横"协同育人模式,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5方面对策建议: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做好政策优化与衔接;以新工科、产教融合等新政策与理念指导协同育人工作;夯实协同育人基础,持续发展,打造协同育人品牌;建立畅通的交流机制,强化保障,为协同育人提供持续动能;注重宣传与研究,加强激励考核。  相似文献   

19.
"新工科"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需求,是新时期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是当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化学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学科,引导着发现与创造,工程化学是高校非化学专业,对接高中化学与专业课程的化学枢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学科交叉,综合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学时不断压缩,学生兴趣不足,限制了课程作用的发挥。文章以互联网+为契机,适应"新工科"理念需求,从教学内容扩充、数字化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多元、实验项目优化等方面探讨了基于互联网+"新工科"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为"新工科"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为高职商贸类专业(群)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为摆脱人才培养困境,沙洲职业工学院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专业(群),创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企业学院新平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双元主体、进阶分流"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项目导向实战化教学。通过高职院校、企业与学生的三边协调活动,让学生流向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分流渠道,也有利于企业摆脱"用人、留人"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