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2):243-244
本文以纽马克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作为指导,具体探究了外刊《经济学人》翻译的翻译策略,主要研究译者如何在保存源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克服语言障碍,有效翻译源语言所包含的信息,从而更为中国读者接受。本研究通过实例具体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以目标语读者作为核心,通过意译、直译、改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发掘源语言中所携带的文化负载词,并以目标语读者的反应为准绳,准确传达文化意义,从而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2)
翻译是一种审美过程,译者通过对原文的再现使目标读者能够获得同样的审美体验,从而达到翻译的目的。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比较朱纯深和张培基对朱自清散文《匆匆》的英译,从而探究如何灵活运用翻译的方法,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达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6)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对外国语言及文化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各国语言文化差异,翻译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却与翻译界对电影翻译的重视程度格格不入。鉴于电影翻译的现状,本文试图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目标语读者对翻译的反应并要求目标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反映一致。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通过对当前中国字幕翻译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本文总结出三条网络字幕翻译原则:准确,简洁,达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2)
中医是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瑰宝。中医术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术语翻译是推广中医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在翻译中,应该兼顾文化特色和医学内涵,既要让国外读者领略中医文化的魅力,又要实现传达医学意义的目的。翻译目的论把翻译目的作为翻译的首要原则,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能够根据不同的语体和交际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翻译的交际功能,对中医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2)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遵循省力原则。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会省略一些默认共通信息,以提高交际的效率。这种交往策略被称为文化缺省。在旅游翻译中,缺省的文化信息会阻碍目标读者的连贯阅读,造成其理解障碍甚至是阅读中断。本文针对旅游资料中的文化缺省现象,提出译者以转换法补偿文化缺省,以帮助目标读者重新建立起语义连贯和情景连贯,从而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7):252-253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读者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以茅盾《白杨礼赞》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译者在散文英译中应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预设,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考虑读者对英译散文的接受力,关注散文的原文精神的翻译和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功不可没。葛浩文成功翻译过四十余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使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使国外学界对中国的文化的译介与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与接受,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架起了桥梁。葛浩文的翻译实践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文化的变化而进行适当的语言变异,只有遵循变异的路径,符合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和读者的口味,一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才能够真正融入目标语国家,并丰富目标语国家的文学宝库。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10)
在影视翻译的过程中,目的语读者在碰到由历史传袭下来并沉积于原语读者心里的文化预设时,有时会感到困惑不解。文章从文化预设的角度出发,对《唐顿山庄》的字幕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帮助电影爱好者和英语学习者对字幕翻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赏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3)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学翻译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活动,它承载着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承。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也成为了中华儿女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国内外众多英语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脱颖而出,符合传播中华文化这一主题。中国作家老舍在中国文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小麻雀》被翻译成不同的版本,经久不衰,广为传播,深受读者喜爱。因此,本文以老舍先生的《小麻雀》为例,结合刘士聪先生的英译本进行文学翻译研究更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目的论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翻译标准并解决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将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翻译方法和策略,希望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4):63-66
汉语诗歌的翻译已是不易,而汉语诗歌中常用的典故的翻译尤为不易。典故的文字虽然简洁凝练,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文化内涵。翻译典故时,首先要探寻清楚其文化渊源,然后理解其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灵活地翻译,在译入语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向译入语读者传播汉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