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23)
有机化学是高等院校化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备课、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体系几方面进行回顾,总结了有机化学教学经验,以期在今后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环境材料学是贵州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文章首先阐述了开设环境材料学课程的必要性,其次介绍了学校环境材料学课程的开设情况,然后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以期为材料类专业环境材料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是为材料科学专业学生适应现代新材料研究而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我们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和现代计算机应用特点,对该课程的目标任务、性质、基本要求及课程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4)
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材料热力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研究生将热力学基本原理应用于材料科研实践中的能力。以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材料热力学为例,可以从教学设计及实践的革新入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等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提高研究生专业核心课程材料热力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5)
固体物理学是物理学、材料科学、光电子学、微电子学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关系密切,在固体物理教学中渗透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固体物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6.
《工艺设计》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的必修类专业实践课,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规范类课程,对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本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工程设计能力培养不足、课时少并且缺乏系统性教学体系等问题,使学生无法在课程教学和实践中达到理想的效果,进而制约了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效果。针对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分别对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技术规范、实践指导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教改后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和方法有效扩展了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弥补了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在分析工程教育认证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的基础上,从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师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考试方式,以及教学质量改进等方面对课程综合改革进行探索,使其达到工程教育认证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材料力学性能"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的特点、性质和教学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程峰  李玉祥  赵炜 《砖瓦》2022,(6):166-167+171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CAD制图课程教学为例,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加强实践和课程考核方式等四个层面开展了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
本文针对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化学》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的规划、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式的改进等三方面阐述了笔者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