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作学习是以群体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交流互动的特性亦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合作学习将英语课堂打造成跨文化学习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策略意识,消除学生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1)
本文选择了人本派与功能派教学法中的交际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相关理论,简单阐述了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教育进入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几个建议,这对培养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疑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活动也变得日益频繁。各种需求都将迫使我们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然而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人们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产生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只有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的本质,才能使他们正确理解语言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灵活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6)
<正>前言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并在教学期间应该加强对他们的语言训练,从而全面提升英语能力,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提前打好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同时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层面,加强教育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要加强监督学生英语学习,增强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
<正>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就要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兴趣,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初中的英语课堂充满魅力。英语承载的是英语文化,学习英语就要学习英语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自身入手,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培养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跨文化兴趣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0)
<正>跨文化交际是有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的不同语种者之间的交际.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跨文化交际学。这是一门多学科渗透的边缘学科,探索文化和交际之间的关系。胡文仲认为学习英语就是学习文化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英语运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宗旨,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各种技能,但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了跨越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8)
价值观念包括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可以作为"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被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可以说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本文就与跨文化交际关系密切的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并进行跨文化对比,指出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才能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0)
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对此,可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围绕日语专业学生现阶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深度分析并探究如何提高"互联网+"环境下民族地区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1)
本文主要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查阅文献法和综合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自我培养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10)
<正>就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来看,跨文化英语教学是学生未来学习发展中必不可缺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带来了互相之间文化的渗透。当使用英语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1.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化教师素养引导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优秀的老师懂得如何去带动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所以,相关教师提高自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