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Planning》2019,(3)
首先以苏轼组诗为例,以求同方法剖析古诗文中超旷闲逸之境;其次以苏词为例分析其思想的积淀及转变,与其作品中表现出来超旷闲逸的关系;再次结合"乌台诗案""三贬之地"阐释苏轼政治上的挫折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进一步论证苏轼超旷闲逸的文风与其思想的变化和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鲁迅是我国现代民族文化的象征,他的文章思想深邃,笔锋犀利,洋溢着爱国情怀和民族忧患意识,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本文从他的小说和杂文中分析其民族忧患意识及在当今社会的影响,对重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威尔·艾里兹是荷兰年轻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以沉稳、内敛的建筑风格见长,作品简明扼要且清楚易掌握,在几十年的建筑实践中,亦有自己对现代主义独特的见解,大学任教生涯带给艾里兹新思想,让他始终保持着对建筑的敏感。该文试图从他的成长经历与教育背景入手,研究其思想以及成因,并且选取他不同时期的四个设计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旨在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他的设计脉络,探讨他的建筑创作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的意义,给中国建筑师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1)
苏轼的散文以其运思宏远,论事明辨著称。但是,从苏轼的散文中,他给后人留下的印象远远不止这些。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的文艺全才,同时在他散文中却又透露出宋代文人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心理。笔者认为,这正是苏轼诗文独特魅力长盛不衰的其中一个原因。本文试结合苏轼的散文,从中探讨苏轼所包含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3)
历史资料对髡残的记载很少,但从髡残的存留作品及题识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其作品格调之高,他"摹古"的艺术思想理论和绘画实践给人们带来很好的启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笔者从髡残的平生、禅学思想品读其作品,整体把握髡残的艺术思想和绘画艺术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典范,其休闲理想和造景经验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苏轼贬谪黄州前多游历山水名园,具有丰富的眼界与阅历。“乌台诗案”作为苏轼人生境遇的转折点,贬谪后开始寻觅精神家园,构筑理想景观。黄州时期也是他文学创作与园林营造的成熟期。聚焦于苏轼的黄州作品,观察他如何言说、诠释自己的造园与居游体验,探寻苏轼如何在宦途失意后经营东坡景观并完成诗意栖居的理想景观建构,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文人园林史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121-122
苏轼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海南,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遇赦北归,共居琼三年,期间创作大量诗文,取材于日常生活,内容遍及饮食、酿酒、烹茶、出游、起居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细致入微地展现出苏轼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本文旨在挖掘苏轼海南期间诗文作品中的生活元素,藉此体味他谪琼期间的心境,感受这位文学大家的生活意境。  相似文献   

8.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典范,其休闲理想和造景经验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审美追求。苏轼贬谪黄州前多游历山水名园,具有丰富的眼界与阅历。“乌台诗案”作为苏轼人生境遇的转折点,贬谪后开始寻觅精神家园,构筑理想景观。黄州时期也是他文学创作与园林营造的成熟期。聚焦于苏轼的黄州作品,观察他如何言说、诠释自己的造园与居游体验,探寻苏轼如何在宦途失意后经营东坡景观并完成诗意栖居的理想景观建构,进一步揭示其在中国文人园林史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
祖国至上的价值取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是钱伟长先生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发掘、梳理钱伟长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把握本质,提炼内涵,将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5)
苏轼一生交游、唱和不断,与他唱和时间最长,感情最深,作品最多的非其弟苏辙莫属,这使得他们各自成为对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想要了解、研究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位,都不能绕开另外一位不谈。本文对苏轼兄弟二人的唱和诗从数据、题材、时间段三个方面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