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
新能源汽车由于研发和零部件成本等原因往往价格要远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汽车,外加国内包括充电桩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设备未普及,这便使大部分消费者认为花大价钱去购买新能源车有扮演"小白鼠"的风险,而且不划算,正因为如此造成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销量极少,且发展缓慢的难题。2014年2月8日,据中国财政部网站消息,中国调整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本次补贴调整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据此,本文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4)
<正>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日益迅速,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国未来五年将投入超过一千亿元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作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态势,以新能源与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4)
"独角兽"企业代表着新经济的增长动力,对引领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江苏省优势产业。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的形成,给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江苏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还存在着总体布局较"散"、整体实力较"弱"、单个体量较"小"的问题。江苏省可以从培育新能源汽车优势企业、引入新能源汽车多元化投资主体、加大新能源汽车创新力度、提升新能源汽车强市资源集聚水平等角度,培育新能源汽车"独角兽"企业。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
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起步较早,基本上是紧紧跟随世界发展潮流。尽管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积极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战略,基于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应对全球竞争的挑战,加强新能源汽车的自主创新和占据技术制高点是大势所趋。从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事业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2)
<正>随着政府主导的各项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和中国汽车产品推出速度不断加快的推动下,中国汽车各项技术不断提高,新的运营方式不断涌现,中国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完善。第十五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和第四届广州国际电动汽车展览会于2017年11月17日至26日(电动汽车展21日)在中国进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盛大开幕。本次广州车展规模总达22万平方米,国内外主流企业均高规格参展,致力于为海内外车企打造一个汽车品牌推广及前沿技术交流的专业平台,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汽车  相似文献   

6.
<正>0背景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在此政策下,各地纷纷研究和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LNG作为清洁、安全、环保燃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汽车的发展方向与低碳经济是一致的,低碳经济旨在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应用,而汽车一直以节能、环保和安全作为发展主导方向。故在未来的日子里,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减轻对原油进口依赖的解决方案之一,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金颖 《上海煤气》2014,(1):30-32
0背景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交、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要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采取直接上牌、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个人购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60%以上”,在此政策下,各地纷纷研究和出台了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在此背景下,LNG作为清洁、安全、环保燃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3)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不仅给能源带来危机,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随着政府治霾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新能源汽车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因此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给予支持和鼓励。可见,在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空间非常大,研发与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有很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环境污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伴随着发达国家政府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计划,我国政府公布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将其作为七大新兴战略产业之一予以重视。本文简略概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及特点,对我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预测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简颢集团是以"车联网+车金融"连接人、车、生活的云端数据服务商,也是一家新能源共享汽车运营商我们始终以建设新能源社区与和创造谐美好生活为目标。目前简颢集团的服务范围涉及七大板块业务,即充电桩建设与运营、新能源汽车与销售、共享电源、共享停车、共享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7)
<正>在工业4.0、互联网大潮下,各行各业都在争先恐后地朝着智能、清洁方向转型,汽车制造业也是如此。我国要求到2020年,汽车能耗达到4.5~5 L,新能源要达到4.5 L以下,这无疑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诉求的提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正日益受到关注。上海是较早尝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城市之一,截止2017年底,上海已成为全球分时租赁车辆规模最大的城市。梳理国内外分时租赁发展概况和主要运营模式,以"环球车享("EVCARD)运营数据为例,分析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主要发展特征。从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角度,探讨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上海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5)
我国政府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正逐渐实现完全退坡,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我们通过分析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与具体政策的相关系数认为除补贴政策外,不限行与号牌易获得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重要的两大政策因素,从而得出实施发放免费专用牌照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以此来保持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需求。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2)
面临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被世界各国所看重,这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时代的产物。目前,在研的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有新型燃油汽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煤制醇醚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产后发展主要集中在纯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上。因这两种汽车在节能与环保方面的较高可行性,有望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届时世界汽车将摆脱依靠石油能源的时代,进入单一的新能源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4)
本文将从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与实践评析出发,综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结合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之处,从财税政策、技术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构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汽车学院成功创办了"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截止至9月初,试验区顺利招收首届学生30人.至此同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增至13个.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材料、汽车、新能源技术学科交叉为特色,将汽车工程、新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通过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优秀  相似文献   

18.
正各有关单位:[岭南科学论坛—岭南新能源论坛]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立足于为广东省新能源战略服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探索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与中长期发展潜力,助推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今年"岭南新能源论坛"的主题是"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基础研究",将于2017年12月15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召开。组织单位主办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19.
<正>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和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的"岭南科学论坛"系列活动之"岭南新能源论坛"》于12月15日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大学城校区)举行。论坛立足为广东省新能源战略服务,重点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基础研究的最新理论、新能源产业应用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日前财政部,科技部发出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