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湖州市某印染企业集聚区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概况,综合分析了调试运行效果,并针对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该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采用了水解酸化-A/O-混凝沉淀工艺,运行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2.
工艺优化诊断技术用于污水厂的改造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随着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污水厂需改造处理工艺以满足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同时还需进行工艺优化以降低运行成本、节省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对上海市曲阳、松江污水厂现有处理工艺做了优化诊断,主要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现场考察、大规模数据收集、利用国际水协活性污泥模型(ASM2D)等工具,建立了符合污水厂实际运行状况的水质模型,全面评价了两厂目前的工艺状况和瓶颈所在,对几种可能的工艺改造方案进行了定量模拟预测,提出了能确保达标的改造设计工艺和优化方案.该项目为老厂工艺改造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和工作流程,使老厂改造工艺具有脱氮除磷功能,出水水质能稳定达标,并预计工艺诊断优化成果的具体实施可为污水厂节省一次性基建费用10%~30%和运行费用15%~40%.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河东污水处理厂原有污泥厌氧消化池工艺(已停产)存在的问题,采用污泥浓缩/中温厌氧消化/脱水/干化/土地利用工艺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污泥厌氧消化池调试运行效果较好,该工艺产生的大量热水可以作为消化池加温的热源,生成的沼气用来发电,可以满足污水厂及附近生活区日常用电需要.  相似文献   

4.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日趋严格,山西某县城镇污水处理厂为满足排放要求进行提标改造。污水厂现状出水主要为总磷(TP)、总氮(TN)超标,参考同类型污水厂的设计运行经验,采用A/A/O工艺+深床反硝化滤池深度处理工艺。污水厂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并且运行费用不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BioWin软件建立了北京某污水处理厂MBR工艺模拟模型,利用污水厂实际运行数据和实验室对污水中各种有机组分的检测结果校正了模型并调整了模型参数.模型运行结果与出水检测指标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该污水厂的实际运行状况.针对出水中氮、磷达不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的问题,利用BioWin软件从调整运行参数、改变工艺流程及改造池体尺寸3个方面对现有工艺进行了模拟优化,提出了对现有工艺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宁水塘江水质净化厂EBAF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试与运行情况。调试与运行结果表明,在低碳氮比的进水水质条件下,采用了更高设计滤速与负荷的EBAF曝气生物滤池50 d即完成挂膜与驯化,同时在经过动态控制碳源投加量和回流比后,出水各项指标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该BAF污水厂的快速启动、稳定运行可为处理低浓度南方生活污水提供新的工艺思路和调试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太湖流域某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的设计概况,该污水厂采用了强化二级生物脱氮及三级盘片式微过滤工艺,分析探讨了该污水处理厂调试、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监测数据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艺的模拟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因太湖暴发蓝藻,江浙沪三地数百家污水厂面临着工艺升级改造,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要求.为此,通过现场分析取得了污水厂的进水水质、水量数据以及活性污泥降解性能数据,然后借助活性污泥模型,对常州市城北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水量为15×104m3/d)进行了升级改造工艺模拟,模拟工艺包括传统的A2/O、倒置A2/O和5段Bardenpho工艺.模拟结果表明,在保持现有生物池土建设施不变的情况下,三种工艺的模拟出水水质均不能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GB18918-2002),但传统A2/O工艺在10、20和30℃下均能满足一级B排放标准.现场分析和模拟预测结果均表明,TN是影响该污水厂达标排放的关键指标,其次是TP、NH3-N和SS.在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前,借助于活性污泥模型系统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有效地确定最合理的改造方案,使业主预见升级改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MBBR工艺用于青岛李村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李村河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工程规模为17×104m3/d,在综合分析污水厂现有工艺、占地、进出水指标及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升级改造的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投加悬浮填料工艺(MBBR工艺),实施改造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0.
国内南方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4×104m3/d,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存在运行能耗高、药耗高、出水标准低等问题。对比了国外同类型氧化沟工艺,分析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在奥贝尔氧化沟出现的机理及国内南方水质难以实现同时硝化反硝化的原因,提出了将表面机械曝气改为底部微孔曝气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后,该污水厂运行成本大幅降低,节约生产成本267.68万元/a,投资回收期为1.72 a,可为同类型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某新建污水厂设计规模3.0×10~4 m~3/d,设计出水要求TN低于12 mg/L,SS低于10 mg/L,其余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Ⅳ类水标准。该污水厂面临占地受限、排放标准高、低温等难题。污水处理采用"改良Bardenpho-MBBR+矩形周进周出二沉池+磁加载沉淀"组合工艺,实现了各工艺段的紧凑布置。实际运行效果显示,出水各指标稳定达标,Bardenpho-MBBR工艺提高了系统的耐低温性能,并实现了高效脱氮除磷效果。磁加载沉淀工艺提高了深度处理系统应对SS冲击的能力,实现了高效、稳定的SS和TP去除。污水厂占地面积0.641 m~2/(m~3·d~(-1)),直接运行费用0.512元/m~3。该组合工艺具有流程简洁、占地省、出水效果好等优势,特别适用于占地受限条件下的高标准污水厂的建设和运行。  相似文献   

12.
北方某城市污水厂设计规模为10×10~4m~3/d,采用典型A~2/O二级处理+曝气砂过滤+ClO_2消毒工艺。针对冬季出水TN难达标和运行能耗高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改造。分析了污水厂各处理单元能耗特点,提出了节能降耗具体措施。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预处理单元降低电耗近17.3%,生化处理单元降低电耗近24.1%,深度处理单元降低电耗近4.6%,污泥处理及加药单元降低电耗近7.3%,且出水水质稳定,各项指标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后对该工艺进一步提升节能降耗效果的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刁一林 《门窗》2013,(5):363
某污水厂原设计采用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经改造为倒置A2/O工艺,出水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采用在A/A/O好氧反应区投加悬浮填料的工艺,设计出水水质由原来的GB 18919—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提高至地表水Ⅴ类标准(主要指标)。分析了污水厂改造方案工艺以及改造后取得的效果,详细介绍了改造工程的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设计标准,可为类似污水处理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龙华水质净化厂大量的试验数据、现场调研资料和污水厂运行参数的系统分析,以BioWin数学软件为平台,搭建了符合龙华水质净化厂AO系统的虚拟模型。为了使出水水质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从工艺运行参数调整和工艺改造两方面进行预测分析。虽然污水厂运行参数调整能最大化发挥其处理效率,但是无法有效降低出水TN浓度,建议将工艺改造成倒置A/A/O工艺。  相似文献   

16.
潍坊市高新区污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5x10(4)m3/d,采用多段多级AO除磷脱氮工艺,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运行后,出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介绍了改造工程的设计进出水水质、工艺流程以及实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对鹤壁市山城污水厂和淇滨污水厂的两种氧化沟工艺进行了优化诊断,针对进水水量不足、有机物浓度较低的现状,通过研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探寻两个污水厂出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研究发现其出水水质不达标的原因有:目前的进水污染物负荷远远超过原设计能力;运行参数不符合降解污染物的需要.通过构建符合污水厂实际运行参数的活性污泥模型进行预测,提出了能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改造工艺和优化方案.这为北方地区氧化沟工艺的升级改造提供了一个科学、经济的改造思路.经估算,通过改造可使山城污水厂多削减TN、TP分别为82.13、8.22 t/a,且目前对溶解氧的调整就已使山城污水厂减少电费支出约49.3万元/a.  相似文献   

18.
MBR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执行更为严格的地方环保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对某市采用MBR工艺的污水厂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进水碳源不足、水质波动是导致该厂出水TN、TP不能稳定达标的主要原因。此外,设计上的缺陷则进一步影响了其脱氮除磷效果。针对以上问题,采取非工程技术措施对该污水厂进行了升级改造,通过外加碳源和除磷药剂使该厂出水水质达到地方环保B标准(TN≤15 mg/L,TP≤0.3 mg/L)。对该厂的改造要点进行了介绍,并对比分析了污水厂改造前、后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A~2/O/A/MBR中试装置的除污效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A~2/O工艺基础上,增加缺氧段并与膜分离相结合,构建了A~2/O/A/MBR强化生物脱氮除磷中试系统,并用于处理低碳源城市污水.经过两个阶段共60 d的调试后装置达到稳定运行.调试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88~440 mg/L、NH_4~+-N为7.49~46.7 mg/L、TN为15.17~47.56 mg/L、TP为1.52~4.96 mg/L的条件下,其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1.36、1.09、9.62、0.19 mg/L,达到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针对装置设计和机械故障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试验结果可为污水厂的提标改造提供设计和运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某污水厂采用初沉/水解/MSBR工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BOD5、TP、NH3-N的水质指标基本满足进水水质要求的条件下,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污水的单位处理成本为1.01元/m3。该工艺在COD短时冲击负荷(1~2 d内)超过设计值20%与水量超过设计值10%的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MSBR工艺比CASS工艺处理能力提高10%,达标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