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湖流域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太湖流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两年来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和太湖流域水资源调度的作用和效益,并对太湖流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在两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引江济太予以扩大、延伸、深化和升华,完善以引江济太为标志的流域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促进流域水质、水环境、水生态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2.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太湖流域的水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域水体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明显,根据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太湖局提出的利用治太湖干工程体系开展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中在对引江济太调水试验理论,方案,实施效果以及流域水环境保护措施做初步探讨后,认为实施引江济太,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是推动太湖流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举世瞩目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召开,历时6个月,跨越流域整个汛期,对太湖流域供水安全特别是对上海市的供水安全提出了高要求。在分析世博会期间上海市供水形势的基础上,回顾总结了引江济太调水工作,分析了引江济太保障世博会供水安全的效果,为引江济太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努力推进"两个转变"全面实施引江济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太湖流域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水污染治理明显滞后,流域水质型缺水问题十分突出.通过全面实施引江济太生态调水,增加了流域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加快了太湖水体置换,促进了河网水体有序流动,增加了水环境容量,维护了流域河湖健康.引江济太生态调水是人水和谐理念及"两个转变"工作思路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青草沙原水系统通水切换期间,杨树浦、南市、居家桥、陆家嘴等4家水厂将临时就地取用黄浦江水.由于黄浦江受多种因素影响,水质不稳定,为保障黄浦江临时取水口水质平稳,确保上海市供水安全,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成功组织实施了引江济太应急调水.通过总结应急调水背景、组织实施过程以及调水效果,分析了引江济太应急调水对保障青草沙原水系统切换期间供水安全的作用,对指导流域供水安全保障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引江济太"工程对浙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位于长江口的常熟水利枢纽和连接太湖的望亭立交水利枢纽引长江水入太湖的“引江济太”工程,旨在增加太湖流域水资源量,加快流域水体流动,缩短换水周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缓解流域水恶化的趋势。针对“引江济太”的调水原则、分期控制水位、引水路线和2002—2007年调水实况,客观分析了“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水质,杭嘉湖平原的防洪排涝、农作物生长、供水和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都要求流域水利提供更加安全的防洪保障,更加可靠的供水保障和更加良好的水环境、水生态,但由于流域的水污染问题突出,水生态与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流域的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改善流域的水环境,根据温家宝总理“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指示精神,按照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从2002年起,在水利部的领导下,太湖流域管理局组织流域的两省一市实施了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并开展了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关键技术研究。5年多来,引江济太有效地缓解了流域水生态与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善了流域水环境,特别是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引江济太有效地缓解了无锡的供水危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关键技术研究,为引江济太长效运行在理论、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决策支撑。2007年12月14日,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验收。本期重点对“引江济太调水关键技术研究”进行报道,并集纳了部分领导和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对引江济太调水试验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体现了当今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先进理念,着眼于流域水问题的综合治理,必将对新的调水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对调水本身而言,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引江济太的性质,引江济太的目标,调水试验的前景等.今后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并加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引江济太是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关键措施。自2002年1月30日正式启动以来,经过20年实践,结合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引江济太调水理念不断丰富,太湖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流域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得到保障,促进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太湖流域引江济太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出发加强战略预判,利用太湖流域调度协调组这个平台,强化统筹调度、科学调度、智慧调度和依法调度。  相似文献   

10.
2007年4月底,太湖蓝藻大规模暴发,对无锡市供水造成了严重成胁。为缓解供水危机,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引江济太应急调水10.04亿m^3,有效缓解了无锡供水危机。实践证明,实施引江济太有利于改善太湖水质和河网水环境、水生态,提高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太湖位于太湖流域中心,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也是太湖流域防洪的调蓄中心。分析论述了太湖的自然、社会特性,以及在太湖流域历史洪灾中的调蓄和削峰作用。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太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治理,流域防洪形势依然严峻,进一步分析和展望了太湖在未来流域防洪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多年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太湖水环境改善需求,明确了影响太湖水质改善的关键因子,设计了考虑太湖水质指标的流域骨干工程调度方案,并对调度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太湖水质指标的优化调度对竺山湖水质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新孟河江边枢纽调度中考虑太湖水质指标,通过改善竺山湖水质促进太湖总体水质提升。  相似文献   

13.
太湖流域河网水动力学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太湖流域1.0版的本的河网水动力模型进行了修改完善,解决了其中存在的节点水量水平衡、立交和环湖口门处理不恰当等问题,并利用该模型对太湖流1996年 期进行了水利计算,表度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4.
太湖波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浅水湖泊中,富营养化程度除了依赖于外源输入外,内源释放亦是举足轻重,而底泥中的内源释放主要源于风强迫作用下形成的水面波动和底层湖流产生的剪切作用.并且波浪产生的切应力远大于底层湖流产生的切应力。此外.湖岸边界处的波浪作用够侵蚀岸堤,造成泥沙堆积而由此导致航道淤积.波浪作用引起的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水平和垂直输送会造成整个湖体中不同地区的水质差异.这也是太湖蓝藻水华爆发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的原因之一。本文基于在太湖北部、中部和南部利用波浪仪所观测的数次波浪数据.分别计算了平均波、有效波和1/10大波的周期、波高和波长及其由波浪产生的切应力,并利用验证后的浅水波浪模式.对太湖中冬、夏季盛行风作用下的易悬浮区域做了计算,发现夏季东南风作用下.西北沿岸带由其水浅和风的吹程较大而易引起的底泥悬浮.而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时易悬浮区域位于太湖东南部。  相似文献   

15.
公布对太湖流域 1999年污染源监测结果。从一九九九·太湖“零点达标行动”后的监测状况表明 ,太湖流域水质没有明显好转 ,污染指数却有所增加。指出改善和保护太湖流域水环境的任务重大而紧迫。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太湖流域地理要素分布特点研究,提出1∶5万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完成1∶5万太湖流域河流、河段信息及其他地理信息编码,建立了太湖流域地理数据库,为流域水资源管理、流域过程模拟和决策分析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太湖底泥的生态疏浚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①太湖底泥是湖体水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也是重要的内污染源.②在湖泊外源污染得到一定控制后,以减少内源污染负荷为目的的生态疏浚是控制内源污染效果较为明显的工程措施.③太湖底泥疏浚属水生态整治工程,以最大可能取走污染物、改善水生态环境为控制目标,生态疏浚是局部的薄层精确疏浚.经采用生态调查方法,查明太湖底泥总蓄积量为19亿m3.主要疏浚范围是底泥厚且污染重的重点功能湖区,如梅梁湖、贡湖等.依据太湖底泥的污染特性,疏浚深度以40~50cm为宜,并应为后续生物修复技术介入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条件.密闭无扰动抽吸式头部掘进是关键,冬初至春末为最佳施工期.排泥场防渗、尾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淤泥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生态疏浚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18.
健康太湖的概念内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太湖湖泊管理需求,从人水和谐治理太湖的角度出发,在太湖湖泊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对影响太湖湖泊健康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判定,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针对性地分析界定了健康太湖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健康太湖是在开发和保护中应维持太湖良性循环的一种平衡状态,是自然形态稳定、水体质量优良、生态系统平衡、服务功能健全的太湖。对如何科学保护、开发、治理和管理太湖指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机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更华 《中国水利》2012,(10):49-51
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被认为是解决水问题的出路,《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明确了太湖流域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通过对我国有关流域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协调机制、流域和区域关系分析,对太湖流域管理体制的制订和实施作出了详细的评析,认为《太湖流域管理条例》所确定的太湖流域管理体制既体现了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太湖流域的实际情况。在这一体制框架下实现流域综合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的关系,建立常设的流域管理协调机构,制订和完善流域管理的专项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0.
On the basis of the Taihu water resources assessment, an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ce and rationality of the water diversion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in solving the water problem and establishing a harmonious eco-environment in the Taihu Basin is performed. The water quantity and water quality conjunctive dispatching 'decisi"ofi-makifig support system, which ensures flood control, water supply and eco-aimed dispatching, is built by combining the water diversion with flood control dispatching and strengthening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With the practice and effect assessment, measures such as setting the -integrated basin management format, further developing water diversion and improving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s system and water monitoring system are proposed in order to maintain healthy rivers and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Taihu Ba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