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冉 《时代建筑》2008,(6):128-128
《建筑保护的历史》是本介绍建筑保护历史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权威著作,芬兰学者Jukka Jokilehto于1986年英国约克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完成该文稿。论文经过多次修改后付梓,随后成为西方各高校保护史教育的经典读物。事实上,该书在未出版前就成为ICCROM(International Central for the Study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保护课程。2007年5月24目到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国际买践国际研讨会”上,在建筑历史保护领域工作长达25年的Jukka Jokilehto作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顾问,为《北京文件》主笔起草英文文献。  相似文献   

2.
楼庆西 《建筑师》2006,(1):110-1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赠我一本刚出版的《余春明中国民居绘画精品选》,并嘱我写出读后感。我既非画家,更不是美术评论者,本写不出什么感想的,只因为我与余春明先生一样,下农村去认识、研究,感悟民居十多年,同样在头脑中装满了民居的鲜活形象,厚积了民居所记载的历史与文化,所以才答应冒昧地写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3.
本针对历史化名城旧区改造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提出应该立足于时代来发展传统、延续脉,在现代整体环境中保护传统建筑化,并结合《历史化名城泉州东街片区改造规划》具体阐述了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全部24册)的最后一册《会馆、祠堂分卷》于今年3月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本不算什么大事.但在我国建筑历史研究领域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其意义就在于它填补了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5.
<正>吴良镛:《世界建筑》已经30年了,时间过得非常快,建国以后,文革前,清华大学建筑系办了《建筑史论文集》;文革后,办了《世界建筑》。办《世界建筑》是考虑到我们已经有了对历史探讨的杂志,我们还需要有横向看世界的一本杂志。1979年-1980年上半年,《世界建筑》办了3期试刊,文革之后的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副校长都看这本杂志,对《世界建筑》很满意。1980年10月,《世界建筑》正式出版,后来越办越好了。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很关心国外的建筑情况,《世界建筑》的销售量还是比较大的,大家很喜欢看。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我坐在出租车上,司机同志知道我是清华大学的,就跟我说:"你们有本杂志叫《世界建筑》,办得很好,我也经常看。"我期望《世界建筑》今后在建筑批评、理论探讨方面,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祝《世界建筑》经历了30年  相似文献   

6.
金磊 《建筑创作》2007,(6):138-141
“口述历史”一直是本刊坚持的栏目,因为我们总觉得,忙于创作的建筑师在静下心来读书时,一定会被其中的“故事”所动。记得2007年3月,学者殷力欣送我一本刚刚出版的2006版《中国随笔年选》,其中摘刊了他在2006年12期《建筑创作》杂志所撰写的“魏晋风度——建筑历史学家莫宗江先生侧记”一文。  相似文献   

7.
为祝贺第21届柏林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召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精心策划推出了三本新书。《北京·北京建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2002年7月出版,40万字,《建筑创作》杂志社出版)。该书共介绍了北京院的五十余位中青年建筑师及其优秀作品,同时刊出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单霁翔主任,魏成林、陈刚副主任纵论北京历史与现代城市设计的学术文章。《首届中国建筑摄影大奖赛作品集》(2002年8月出版,51.5万字,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有众多优秀作品示范并有权威建筑摄影家理论解析。《亚澳地区国际大…  相似文献   

8.
规划书市     
《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吴良镛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定价:33.00元。《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课题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八五”重点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土、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教授主持,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共同合作完成。本书包括项目背景研究综述;沪宁地区三大地域研究综述;沪宁地区五大专题研究综述;项目研究总结等。研究成果对于推动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和理论建设,推进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  相似文献   

9.
《建筑时报》是中国最具权威的建筑业产业报,全方位报道中国建筑业。从 2000年起,每周出版三期,全年 156期。《人与空间》是《建筑时报》的一个重点专刊,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一份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领域的专业性报纸。《人与空间》出版三年来,已在建筑规  相似文献   

10.
康峰 《山西建筑》2005,31(10):269-270
从城市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意义与构成的角度,讨论了城市历史地段建筑环境的保护与更新。强调树立正确的“历史环境观”。从这一高度去认识与评价城市传统建筑环境的问题,以此作为进行更新与保护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建筑遗产     
正《建筑遗产》学刊是中国历史建成物及其环境研究、保护与再生学科领域的第一本大型综合性专业期刊。本刊旨在以瞻前顾后的辩证史观和全球在地的视野视点,搭建跨学科的建筑遗产信息交流平台,为全面展现学科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提升该领域的整体专业水准。本刊兼具学术探索性、工程示范性和艺术鉴赏性,并意图对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升,推动我国城乡建设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进程做出贡献。主管: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主编:常青院士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正《中国近代建筑史》主编赖德霖、伍江、徐苏斌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于2016年6月正式出版。该书作为"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由赖德霖、伍江、徐苏斌三位学者主编,近80位中青年专家参与编写,历时4年终于付梓。全书共420万字,分为《门户开放——中国城市和建筑的西化与现代化》《多元探索——民国早期各地的现代化及中国建筑科学的发展》《民族国家——中国城市建筑的现代化与历史遗产》《摩登  相似文献   

13.
汪宁 《建筑与环境》2007,1(1):156-158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提出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些策略。主要针对《民主革命时期广州地区中共党史旧址保护规划图则》的编制工作中一些分析和建议,对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及意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保护与延续相结合的历史建筑保护观,总结出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建设》2007,(6):F0003-F0003
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推动我国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规划及民居的发展与进步,小城镇建设杂志社结集出版《中国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民居研究》文集,本文集收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古建文物专家罗哲文、郑孝燮、陆元鼎;古镇、古村落保护研究专家阮义三、单德启、业祖润;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我分别在武汉、厦门参加《新建筑》创刊三十年庆典、《建筑师》编委会会议,想不到现在《城市建筑》亦已办刊十周年了。记得写六周年寄语时我还在东北,彼时兼任着《建筑细部》的主编。这四年,在天津大学工作,与《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有了密切交往。比较起来,似乎有这样一种印象《建筑师》强调学术性与理论性;《城市环境设计》追求时尚性与动态性。《建筑细部》则偏重设计与建造;《城市建筑》与《新建筑》属于同一种类型,定位在学术界与实践界之间,跟踪报道当今社会建筑现象与事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历史文化名城旧区改造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提出应该立足于时代来发展传统、延续文脉,在现代整体环境中保护传统建筑文化,并结合《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东街片区改造规划》具体阐述了应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王印策 《建筑结构》2021,51(18):后插5-后插6
建筑,一个形成发展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兼实用、崇拜、象征等社会功能,又渗融艺术、工艺、美学、文化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既是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又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故仅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视角解读建筑、梳理建筑历史、明确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需求或目的是不够的,而是应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系统性、动态化地审视或观照古今中外建筑、世界建筑演变历程,应将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的需求、目的、要求,乃至实际行为投放于特定历史视野中、时代发展环境中,以便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为建筑爱好者、研究者呈现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价值、古今中外建筑历史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建筑及其历史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以便为当代建筑研究者提供更具创新意义、多种维度的参考意见.而由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的《建筑历史》一书,便是基于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多重视角形成的关于建筑的专著,对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回顾全书,其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印策 《建筑结构》2021,51(18):后插5-后插6
建筑,一个形成发展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兼实用、崇拜、象征等社会功能,又渗融艺术、工艺、美学、文化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既是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又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故仅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视角解读建筑、梳理建筑历史、明确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需求或目的是不够的,而是应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系统性、动态化地审视或观照古今中外建筑、世界建筑演变历程,应将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的需求、目的、要求,乃至实际行为投放于特定历史视野中、时代发展环境中,以便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为建筑爱好者、研究者呈现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价值、古今中外建筑历史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建筑及其历史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以便为当代建筑研究者提供更具创新意义、多种维度的参考意见.而由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的《建筑历史》一书,便是基于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多重视角形成的关于建筑的专著,对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回顾全书,其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8,(1)
<正>一、历史建筑保护的动态性原则1.历史建筑保护观念与原则的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理论,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基于1931年《雅典宪章》和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的精神,历史建筑保护的实践上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着重保护、保存、修复的过程。后来的理论论述中则多用再循环、适应性再利用、建筑再生、都市更新等词汇,说明历史建筑保护观念开始着眼于主动式的再利用。2.历史建筑保护动态性原则的确立:1976年的《内罗毕建  相似文献   

20.
王印策 《建筑结构》2021,51(18):后插5-后插6
建筑,一个形成发展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兼实用、崇拜、象征等社会功能,又渗融艺术、工艺、美学、文化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既是域文化与灵魂的代表、城市意象的主体标志性符号,又是全方位反映古代乃至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故仅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或者文化创新发展的视角解读建筑、梳理建筑历史、明确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需求或目的是不够的,而是应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社会历史发展的视野系统性、动态化地审视或观照古今中外建筑、世界建筑演变历程,应将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的需求、目的、要求,乃至实际行为投放于特定历史视野中、时代发展环境中,以便以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为建筑爱好者、研究者呈现古今中外建筑的历史价值、古今中外建筑历史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建筑及其历史的保护与开发意义,以便为当代建筑研究者提供更具创新意义、多种维度的参考意见.而由沈福煦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8月出版的《建筑历史》一书,便是基于历史演变、社会发展等多重视角形成的关于建筑的专著,对建筑历史保护与开发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回顾全书,其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