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模具圆角半径及凸模最大力对树脂复合钢板V型折弯回弹的影响,通过拉伸和搭接剪切试验获得了树脂复合钢板各层的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树脂复合钢板的90°V型折弯回弹实验.对折弯回弹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90°V型折弯回弹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了凸模圆角半径及其下行量对复合钢板折弯回弹角的影响规律,并由此预测出一组最优折弯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凸模下压量的增加,不同凸模圆角半径条件下,折弯回弹后角度大小先几乎直线下降而后有少量回升;将其转化为以凸模最大力为变量时,表现出类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氯乙烯(PVC)表面复合异型材(以下简称复合异型材)是通过共挤出模头成型,以共挤出模头出口处复合异型材截面上各子区域的流速相等为优化目标,以对流动均匀性有较大影响的压缩段间隙为设计变量,有限元数值分析模拟并和ERP系统及并行工程的CAD/CAE网络系统挤出模头专家数据库相结合,通过实例设计优化证明,优化后共挤出模头出口处复合异型材熔体各区域流速均匀性显著提高,复合异型材的型胚质量显著提高,其结构尺寸、性能完全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玻化微珠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建筑节能的要求,提出一种新型保温承重结构体系——玻化微珠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体系。通过轴压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单片免拆墙模复合剪力墙在轴向压力作用下的承载能力,了解复合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同时进行传统剪力墙轴压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比较两种墙体的强度及平面外稳定性,确定墙模对内部混凝土的复合增强作用。试验及模拟分析结果均表明本体系复合剪力墙在正常使用荷载下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具有很好的整体工作性能。研究成果可以为保温墙模复合剪力墙的工作性能评价和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基于Pro/E平台实现复合模CAD/CAM的方法和途径,以端盖为例,详细阐述了该冲压复合模的三维建模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零件的工艺特点,设计了拉伸挤压复合模,不仅可提高零件质量,而且可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铜铝无法复合成形和铜铝结合面不紧密等问题,采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模拟了铜铝复合接触线连续挤压包覆成形过程,研究了成形过程不同模芯端部导流角、复合变形区长度、坯料与模具表面状态和挤压轮转速对铜铝复合接触线包覆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芯端部导流角度取45°~30°,复合变形区长度L取5 mm,铜铝结合紧密度高,包覆效果好;提高铜线与铝线之间的摩擦,降低模具与铜线之间的摩擦,有利于实现铜铝流动的同步性;适当提高挤压轮转速有利于铜铝结合面紧密度的提高.在TLJ340连续挤压机上进行了铜铝复合试验,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成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铜铝复合接触线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高强钢冲压成形过程中的粘模机理,利用数值模拟与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评估了其宏观粘模行为.以高强钢SPFC590为研究对象,采用方盒拉深成形工艺,基于FEM-Archard磨损模型研究了弯曲-拉深复合变形模式下界面压力与滑移距离对粘模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方盒拉深过程中模具的宏观粘模行为主要集中在界面压力较大的拉深圆角与弯曲直边相接处附近,并随着拉深次数的增加(即滑移距离的增大),粘模量不断增大且不断向拉深方向扩展.同时,基于FEM-Archard磨损模型得到的粘模评估结果与方盒拉深试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物流需求预测在制定发展规模、资源整合、政策法规拟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预测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复合核模的预测模型。利用全局核函数与局部核函数分别训练参训样本,根据训练结果动态提取复合核模底层函数,将底层核函数进行非线性组合;利用该复合核模对训练样本进行在线解析,并对测试样本进行预测检验。利用我国运输物流流量物流统计数据进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复合核模的预测模型能从数据源头增强样本的解析性能与非线性学习能力,并能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增强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塑料复合薄膜的广泛应用,复合薄膜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挤出复合薄膜因其 成本较低且综合性能较好、适应性较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挤出复合工艺是使用一台或多台挤出机和T型口模,把一种或多种热塑性塑料树脂用挤出熔融塑化的方法通过T型口模流延在另一种基材的表面上,并在热粘状态下压合而成为复合薄膜。简单说挤出复合就是用挤出机挤出粘合树脂将被复合的材料层压成型的复合膜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套6个工序的复合冲裁模具新工艺技术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凸凹模结构的复合模具。新型模具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该模具采用了镶拼组合结构形式和新型顶件装置,它较好的解决了凸凹模之间距离较小的强度问题和安装稳定性问题。新型模具的开发应用可以为多工序复合冲裁模,多件零件、条料及多件废料的退料动作提供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复合模具相比,新工艺不仅可以更好的保证质量要求,且材料利用率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