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修改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2月10日以国标委农轻函200310号文批准,自2003年7月1日起实施。1.GB10343-2002《食用酒精》条款号修改为1.2项目和指标项目指标大肠菌群MPN/100mL(g)不超过30002.GB8274-1987《食品添加剂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3.GB8275-1987《食品添加剂α-淀粉酶制剂》4.GB8276-1987《食品添加剂糖化酶制剂》条款号原文修改为3.2理化要求表2中硫酸试验/号特级≤5硫酸试验/号特级≤10条款号原文1.2项目和指标项目指标大肠菌群个/100g不超过30条款号修改为1.2项目和指标项目指标大肠菌群MPN/100mL(g)不超过…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硫酸试验是食用酒精国家标准(GB10343—89)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其测定结果是对食用酒精中所含多种具有一定特性杂质的综合反映。在GB10343—89中,将食用酒精划分为普通级和优级,并规定普通级的硫酸试验应低于10号,(即10号标准溶液),优级应低于80号。2 原理 硫酸试验的测定原理很简单,主要是基于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当将浓硫酸加入到一定量的食用酒精中时,酒精中一些分子结构稳定性较差的有机物与浓硫  相似文献   

3.
伏特加又名俄得克,起源于前苏联,是一种纯酒精性饮料酒,酒精度一般为38%~40%(v/v)。生产伏特加所用水为优质深井水,须经絮凝沉淀、过滤和脱臭等处理;所用酒精为玉米经高温双酶法液化、糖化、大罐连续发酵技术、多效蒸馏工艺精制而成,达GB10343—2002特级标准;酒基须经过砂滤,同时须经活性炭处理。可用伏特加调配鸡尾酒.开发瓶装鸡尾酒,增加新品种。(孙悟)  相似文献   

4.
本修改单业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7月21日以国标委农轻函眼2004演43号文批准,自批准之日起实施。GB2721-2003《食用盐卫生标准》修改以下内容:前言:将“参照CodexStan150-1985穴Rev.1-1997,Amend.1-1999)《食用盐》修改了范围,增加了铜≤2mg/kg,镉≤0.5mg/kg,汞≤0.1mg/kg,铅由≤1mg/kg修订为≤2mg/kg;”修改为“参照CodexStan150-1985穴Rev.1-1997,Amend.1-1999雪《食用盐》修改了范围,铅由≤1mg/kg修订为≤2mg/kg;”删去“参照GB15198-1994《食品中亚硝酸盐限量卫生标准》,增加亚硝酸盐的指标”;增加:将“氟(F)/穴mg/kg雪…  相似文献   

5.
对酒精差压蒸馏中提取正丙醇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醇油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是影响酒精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的GB10343-2002酒精国家标准中,列出了正丙醇的指标,对酒精质量的要求更高。采用六塔差压蒸馏工艺,维持取油酒精体积浓度在75%~80%,此时稳定的油温,平稳的采出,可有效地排出正丙醇,从而产出符合新国标的食用酒精。  相似文献   

6.
<正> 1.引言 氧化试验是食用酒精及工业酒精国家标准中一项重要指标。它是对酒精中所含还原性杂质的总体反应。在GB10343—89中,将食用酒精划分为普通级和优级,并规定普通级及优级氧化试验时间分别不应低于15分和30分。而在GB/T394.1—94标准中,则将  相似文献   

7.
王常南  孔祥玖 《酿酒》2000,(1):55-56
许多国家对酒精中甲醇含量严加控制,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规定食用酒精甲醇不超过20mg/kg,日本要求几乎是零。我国为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于1989年就制定出了新的标准GB10343-89,这一标准中含有优级和普级两个档次。我厂从奥地利VOGELBVSCH公司引进六塔差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10种有机酸含量的高效液相分析方法,以无添加特级酱油和普通特级、三级酱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酱油中有机酸种类与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和重复性好。3个样品的有机酸种类差异不大,无添加特级酿造酱油(1号)的总有机酸含量为(31.33±0.61)mg/mL,显著高于普通特级酿造酱油(2号)(25.74±0.44)mg/mL和三级酱油(3号)(22.47±0.36)mg/m L,并且特级酱油中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乳酸和富马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酱油。经分析表明,有机酸的组成和含量分析可为酿造酱油品质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9.
杂醇油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是影响酒精质量的重要指标,新的GB10343-2002酒精国家标准中,列出了正丙醇的指标,对酒精质量的要求更高。采用六塔差压蒸馏工艺,维持取油酒精体积浓度在75%~80%,此时稳定的油温,平稳的采出,可有效地排出正丙醇,从而产出符合新国标的食用酒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生化/臭氧氧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的组合工艺处理印染废水,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进水COD_(Cr)≤2 000 mg/L,SS≤400 mg/L,色度≤600倍,苯胺类≤3 mg/L,处理后出水COD_(Cr)≤80 mg/L,SS≤30 mg/L,色度≤40倍,苯胺类≤0.5 mg/L,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郭绍春  杨孝奎  唐世勤 《酿酒科技》2003,(5):103-103,102
食用酒精标准GB10343—2002的发布执行,提高了食用酒精理化感官质量的要求,用达标酒精生产白酒,提高了其安全性和感官质量指标。在酒精生产过程中,应选择质量好的原料,采取中低温蒸煮工艺,避免发酵过程染杂菌,及改造蒸馏工序的设备和工艺等,以提高酒精质量,达到新标准的要求。(小雨)  相似文献   

12.
张宝 《酿酒科技》2006,(1):62-64
对生产新工艺白酒的基本原料必须严格要求及进行必要的处理,原酒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2757的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食用酒精要求符合GB10343标准的一级以上;加浆用水必须进行软化和纯净处理;食品添加荆必须符合食品级GB2760国家卫生标准。生产的新工艺白酒的主要理化指标如酒精度、总酸、总酯、己酸乙酯含量、固形物及卫生指标和调加的其他添加剂必须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添加不同酵母多糖发酵荔枝酒以及采用不同酵母菌种发酵酿制荔枝酒,分别研究酵母多糖种类、添加量、添加时间以及酵母种类对荔枝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的影响及防褐变效果。结果显示,在荔枝汁中添加250 mg/L Optired酵母多糖,发酵所得成品酒酒精度为12.8%vol,总酸、挥发酸等理化指标均符合国标,可显著提高荔枝酒感官品质,同时对荔枝汁中酚类物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成品酒总酚含量提高35.9%,明显延缓其褐变进程,加速褐变后其褐变率下降156.2%。采用富产多糖的酵母发酵,其酿制的荔枝酒果香酒香浓郁协调,口感醇厚,圆润丰满,在贮藏过程中能有效保持香气、色泽、新鲜度等感官质量的稳定性,其中酵母BM4×4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等级食用酒精对固液法白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等级食用酒精感官和理化指标、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食用酒精中影响固液法白酒风味质量的成分较多;酒精等级越高,"杂质"越少,刺激性越少,且带甜味;应用于固液法白酒生产可减少成品酒中影响口感的成分,减少基酒中"饮后上头"、"醉酒时间长"的成分;使用特级食用酒精勾调的固液法白酒,只要固态法基酒和调味酒优质,可达到绵柔、顺喉、回甜、爽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五粮液产地岷江水、金沙江水、五粮液生产用水及52度五粮液、45度五粮春、52度五粮液基酒、五粮液华彩人生酒进行了钙(Ca)、镁(Mg)、锌(Zn)、铜(Cu)、铁(Fe)、铅(Pb)六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岷江水、金沙江水、五粮液生产用水的Ca含量为27.80~30.17 mg/L,Mg含量为19.81~20.20 mg/L,Zn含量为4.22~12.67 μg/L,Cu含量为47.80~93.00 μg/L,Fe含量为29.89~780.57 μg/L,Pb均未检出;4种酒中Ca含量为2.40~48.43 mg/L,Mg含量为5.32~21.19 mg/L,Zn含量为128.08~384.27 μg/L,Cu含量为8.52~100.62 μg/L,Fe含量为3.26~59.53 μg/L,Pb均未检出。宜宾水源与白酒中常见金属元素含量满足相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离菌株在荔枝果酒酿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本实验室自行分离的4株酵母菌株在荔枝果汁中的发酵性能,通过对发酵过程中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新酒进行品评,最终确定4号菌株SCY1比较适合用于荔枝果酒的酿造.以该菌株发酵后的果汁残糖含量2.6 g/L,其中还原糖含量为1.15 g/L;pH值为3.69,总酸为6.9 g/L,其中挥发酸含量为0.66 g/L;酒精度为13.5%Vol;总SO2含量为35 mg/L,其中游离SO2含量为21 mg/L;干浸出物含量为23.8%;感官评定得分90.6分.  相似文献   

17.
对回糟采用4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案,研究它们对发酵酒醅理化指标、酒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的预处理方案对发酵酒醅理化指标、酒的质量和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确定最佳回糟预处理方案为:回糟中加降酸剂0.6kg/甑和专用曲4kg/甑,它比传统生产方法多产酒约30kg/甑,酒质从普一提高到优二。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外源添加氨基酸在改善桑葚酒风味品质中的影响,在桑葚果汁中分别添加400 mg/L的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和缬氨酸(Val)制备桑葚酒,并分析桑葚酒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外源添加单一氨基酸可显著增加桑葚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42.38~84.58 mg/L)(P<0.05),添加Ile显著增加活性戊醇、乙酸活性戊酯含量,添加Leu显著增加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含量,添加Phe显著增加苯乙醇和乙酸苯乙酯的含量,添加Val显著增加异丁醇和乙酸异丁酯含量,添加四种氨基酸都能增加辛酸乙酯的含量(P>0.05);添加Phe可提高桑葚酒花香,添加Ile、Leu或Val提高果香,添加四种氨基酸的桑葚酒的口感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9.
以木薯为原料生产酒精,理化指标色度、氧化试验、甲醇含量等在蒸馏中难以分离,难以达到质量标准。可在精馏塔的浓缩区域添加高锰酸钾来提高酒精质量。(孙悟)  相似文献   

20.
以拐枣和山楂为原料制作果酒,以总糖、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考察原料配比、初始糖度、酵母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拐枣山楂果酒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果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产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及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制备拐枣山楂果酒的最佳条件为拐枣浆与山楂浆质量比1∶2,初始糖度21 °Bx,酵母添加量0.3 g/L,22 ℃发酵8 d。在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果酒具有拐枣和山楂复合香味,感官评分达到93.1分,酒精度为8.4%vol,总黄酮含量为145.03 mg/L。该产品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36 mL/mL和1.89 mL/mL,清除能力均高于对照组露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