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5):78-80
在堤防隐患检测的众多方法中,地球物理方法以快速、无损的特点被广泛使用.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会受到探测结果多解性的约束,导致检测结果可能不合理.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天然面波法,对上海浦东新区某段堤防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物性的异常,可有效地判断隐患的分布,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后期堤防的安全运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强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5):78-80
在堤防隐患检测的众多方法中,地球物理方法以快速、无损的特点被广泛使用.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会受到探测结果多解性的约束,导致检测结果可能不合理.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天然面波法,对上海浦东新区某段堤防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物性的异常,可有效地判断隐患的分布,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后期堤防的安全运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强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5):78-80
在堤防隐患检测的众多方法中,地球物理方法以快速、无损的特点被广泛使用.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会受到探测结果多解性的约束,导致检测结果可能不合理.采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天然面波法,对上海浦东新区某段堤防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物性的异常,可有效地判断隐患的分布,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后期堤防的安全运营和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堤防渗漏隐患是土质堤防主要危害之一,在缺少设计施工与历史沿革加固等资料的堤段,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的解译缺少物性依据,易产生多解性甚至错误判断。本文将时移高密度电法应用到堤防结构性隐患探测中,通过正演模拟时移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探测效果,分析总结停水期与行水期不同水位下反演地电断面的电性特征与变化趋势,推断渗漏通道的位置与规模,为隐患排查提供依据,经实例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堤防渗漏通道、堤坝隐患及堤坝浸润线等堤坝工程探测中,采用透地雷达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法,可以提高探测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今后同类工程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单一检测我国堤防质量的方法众多,由于无法对堤防质量作出准确分类,因此,单一的物探检测方式给出的辨识结果存在无法解释的地方,给质量检测留下诸多隐患。但是,如果将综合物探方法充分应用其中就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薛永军 《山西建筑》2014,(35):71-72
以山西祁县白圭村新建小区场地地裂缝探测为例,根据该地区地形地质条件,选择采用高密度电法及放射性测氡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该地区地裂缝的分布及发育状况进行了勘测,为建设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汉臣 《山西建筑》2010,36(23):113-114
通过对测区开展浅部采空区的地质雷达和高密度综合探测,得到了浅部采空区分布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划分了重点异常区,结合探测结果证实了两种方法做到了互补,互证,定位、定性准确,探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查坝体渗漏隐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堤防质量检测时,地球物理方法能够实现快速、无损的探测,但采用单一物探方法对堤防隐患的判别易产生多解,也很难对堤防质量做出准确分类。本文在分析高密度电法、伪随机流场法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综合物探方法探查水库大坝渗漏隐患的详细状况,并确定渗水明流的进水口、渗漏带的平面位置及其发育深度,为堤防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兰  王楚帆  赵学思 《矿产勘查》2021,12(12):2417-2423
以湖南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分析充电法、激电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寻找渗漏径流通道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性,近期发现该垃圾场下游50 m处的水井有严重污染迹象,且已对地下水系统造成污染,因此对填埋场及周边进行地球物理探测,旨在查明渗漏径流通道的走向、位置及深度等.针对上述目的 ,采用充电法圈定异常8处,高密度结合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