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璠译 《世界建筑》2010,(9):114-119
<正>这座占地面积2.8hm2的公园位于悉尼港内白桦果园半岛,公园所使用的土地因曾经作为润滑油制造场而成为一块被污染的工业用地。土著居民开创了这块土地的历史,1860年前后,它成为了名为"Menevia"的海滨别墅,此后又经历了作为船舶压舱石采石场的时代,进而于1920年前后成为了加德士公司的土地,直至2002年。该公园的设计运用了世界领先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致力于将项目的碳排放量降至最低,为这片土地带来生态性的复苏。  相似文献   

2.
正悉尼高线公园位于澳大利亚悉尼Ultimo区,这个项目的成功使得悉尼成为一个更紧密、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兼具的城市的发展目标更近了一步。在悉尼市区人口最密集、城市化严重、又极缺少连接的区域,设计师们将一处被废弃的铁路段成功转变为一处独特的高线城市公园并规划了一处枝叶茂盛、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悉尼高线公园串联着悉尼中央火车站、唐人街和达令港娱乐休闲区,是该市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坐落于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中心公园的Sushizilla寿司餐厅的设计借鉴了日本漫画里的流行文化,打造出一个极具活力和个性的创意空间。与此同时,"注重食品质量,将乐趣带进餐厅"是Sushizilla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Sushizilla为每位顾客都提供了触摸屏点菜系统,打破了传统寿司餐厅的界限,同时对于需要外卖服务的顾客,还引进了先进的Kiosk自助系统。为了给顾客提供独特的用餐体验,Vie Studio着力打造了引人入胜的店面外观。乍一看,色彩斑斓的霓虹灯搭配线性几何的俄罗斯方块如同令顾客进入了一个老派街机游戏的数字世界。还未进入餐厅,便会被墙上彩色方框吸引,红黄蓝绿四色贯穿整个空间,餐厅室内马赛克图案和亮色餐椅十分地跳跃,部分隔间被做成了火车内车厢座位的情景。餐厅墙上的黑白手绘漫画均出自杰出艺术家Siori Kitajima之手,不得不说的还有被染色的废弃牛奶箱,经过排列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4.
<正>设计师Killing Matt Woods最近在悉尼郊区坎珀当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住宅项目。这套名为"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的公寓是为两位专业设计人员设计的,主题是"混凝土掩体"。Woods对野兽派建筑的热爱掀起了设计热潮,同时也引领了周边街区改造的方向。该住宅位于一座改建的仓库建筑内,设计师避开了老套的"工业"仓库美学和"悉尼式"设计方法,采用新颖大胆的设计思路,创造了一个实用的居住空间,同时充满阳光和家庭气息,室内空间呈现简约的美学。这套公寓的主起居区采用开放式平面,客厅与定制厨房相连,一间夹层卧室可以俯瞰整个起居空间。阁楼的一端是一扇从地板到天花板的大落地窗,使室内充满了大量的自然光,这有助于避免沉闷的空间过于黑暗和单调。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悉尼市在城市规划中,决定将达令港地区原有的仓库码头区改建成为达令港公园文化区。其中以公园为主体,设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零售商场等。在该公园的一角,建设“中国园”。要求按中国传统的园林设计,且具岭南园林风格,以此将古老独特的中国园林艺术介绍给澳大利亚人  相似文献   

6.
<正>2007年,弗雷泽地产委托耶珀·奥高·安诺生与特尔夫设计事务所重新设计卡尔顿联合啤酒厂场地的公共区域。在悉尼、伦敦和巴黎等地开展高度协作设计研讨会的背景下,特尔夫设计事务所构想出一个开阔且互联的新场所网络——街道、小巷、公园和广场,各具特色却可以组成更强大的整体。该项目地充满了巨大的可能性:场地中央是昔日的卡尔顿联合啤酒厂,四周环绕着工人小屋、露  相似文献   

7.
BP原址公园与巴拉斯特色公园是从石油工业的场址上发展而来,由于环境与经济因素,悉尼港口上的石油工业已迁移至其他工业基地,两处公园隔海相望,分别位于悉尼港南北两岸的两个岬角之上,形成了悉尼港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悉尼超级穹顶为一多功能体育馆,其内部为完全封闭式的,设有空调系统,该建筑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期间作为体操和篮球比赛的主场馆,奥运结束后则可作为一个多功能的活动场所,人们既可以在此观看篮球和冰上曲棍球比赛,也可以欣赏摇滚音乐会和马戏团的表演。该体育馆可容纳1.5~2万名观众,共有3500个车位,全部车辆疏散时间为1小时。该体育馆结构体系为悬索式钢桁架,外覆钢屋面,在现浇混凝土地面上安装预制的混凝土座位板,采用复合铝板和玻璃幕墙作外立面饰材。体育馆共有4个人口层,其中两层是公共人口,一层为俱乐部成员人口,还…  相似文献   

9.
兀晨 《世界建筑》2023,(3):58-63
<正>在毗邻皇家植物园、俯瞰悉尼港的壮观场地——悉尼领域公园的缓坡上,坐落着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过去的一个世纪美术馆逐渐发展壮大,以容纳日益多样化的艺术收藏。经过了多次扩建,新扩建的美术馆位于原馆的北面,在城市几条重要通道的交界处。城市之间行人在这里穿行往返,而汽车则沿着坡下的快速通道行驶。  相似文献   

10.
项目位于城镇边缘,面对着一个公园。该项目的特征是它采用极简的颜色和材料,黑色金属板和混凝土交互使用。一个生动的立面面对着城市.混凝土的正立面被窗户穿孔,印刷玻璃包层为立面提供了鲜艳的颜色。  相似文献   

11.
正悉尼国际学校秉承非宗派式的教育理念,双语教学,从学前阶段到高中均引入了第二语言。教学设施被安排在一间需重新改建的旧仓库中,它和一栋专门的校舍共同构成了一个U形庭院。此次改造的"文法学校会堂"位于学校正中心,可容纳1500人。钢架结构,砂岩的墙壁,天然木材,正如校长瓦兰斯博士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充满悉尼地域风味的设计使这座礼堂就像是一座跨海大桥,稳固的承载起学生的广阔未来。在草图设计中,PTW建筑师利用3D建模技术来分析研究音乐厅的建设所需参数,检查和改善舞台  相似文献   

12.
综合资讯     
<正>MJA事务所提议把拆除后的体育场改建为冲浪公园澳大利亚苏比亚科椭圆体育场是西澳容量最大的橄榄球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这个球场将要拆除。澳大利亚本土事务所MJA日前提交了一个方案,在体育场拆除后的基址上设计一个冲浪公园。方案遵循几个原则,即具有包容性、扩展的公共空间、可达性、娱乐性以及对遗产的重视。体育场拆除后,将把剩下的混凝土粉碎再利用,并将椭圆形场地变成一个大水面,周围环绕着公共  相似文献   

13.
正悉尼国际中心(IHS)旨在成为城市中别具一格的新元素——为巴兰加鲁区增加一个宾至如归的温馨形象,让公共区域和目标用户都能从中受益。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富有动感的双层高回收铁皮木柱廊。项目最惊艳之处是上部商用的6层完全由重型木结构建成,包括楼板、立柱、墙体、屋面、电梯井、楼梯和支架。在下部支撑的是单层常规混凝土结构的地面零售层。IHS是世界上首座这一规模的现代商业木结构建筑。建筑探索了一种新形式的美。整体外露、清晰易读的木结构呈现出独到而浑然一体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风景园林》2014,(6):96-105
1项目概况这座2.5hm^2的公园坐落在悉尼内港伯奇格罗夫半岛,一个被污染的前工业润滑油生产基地上。场地的悠久历史从土著时代便开始了,经历了19世纪60年代建造“墨涅维亚”海上别墅时期,后来成为为船舶提供压舱石的采石场,最终被加德士公司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直占用至2002年。  相似文献   

15.
一、澳大利亚体育场简介澳大利亚体育场投资 2 2 5亿英镑 ,拥有 80 0 0 0个固定座位 ,奥运会期间临时增设了 350 0 0个座位。该体育场在结构上的巧妙之处在于其长 16m的悬挑看台、可滑动的下看台以及 30 0m跨度的轻型顶篷。该顶篷为半透明的流线型结构 ,飞架于体育场东西两侧的看台之上 ,可为 50 0 0 0多人遮阳避雨。工程用了10 0 0 0 0m3的混凝土和大量的预应力结构 ,施工情况见图 1。东面和西面混凝土看台长将近 165m ,它由三部分组成 :主结构 ;下看台 ,一个悬挑 16m的半环部分 ;上看台。其在南北尽头 ,当奥运会结束后 ,部分上看台…  相似文献   

16.
李璠译 《世界建筑》2010,(9):120-125
<正>"车厂"是当代艺术在悉尼的一座新家。该项目由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通过"艺术—新南威尔士"项目开发,将建于1888年的伊夫利车厂转化为一处孕育、发展和展示多种表演艺术的新艺术中心。汤金/祖莱卡/格雷尔事务所对于这座建筑的再利用,在尊重建筑历史的基础上,也为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世界建筑导报》2012,(5):90-91
致力于实现同时考虑现在和未来威廉斯堡的构想,该方案包含了构思来源于"公园里住宅"的一个新概念城市生活方式。它提现了可以自己定义景观之间小森林空间的同时以"通道"的概念来成为步行者可以随时穿过的大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此方案的体块组织不仅分裂了一半,而且它具有不同高度平面的交错,使所有单元更好地利用阳光和自然通风效果。这种安排定义了两个庭院,一个位于入口:会议场所和自行车停车空间,另一个位于后院形成面对着公园照到的日光的"秋千树林"。  相似文献   

18.
<正>悉尼国际塔位于悉尼市中心CBD核心区布朗格鲁大道,由3栋超高层塔楼组成。临街的T2大堂是一个充满人文氛围的公共空间,在这个"界限模糊"的时代,办公大堂的接待服务越来越向酒店业、商旅业靠拢。设计师在着手该室内设计时,不仅基于塔楼建筑风格,尊重建筑尺度,同时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大型公园 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手机信令大样本数据中提取的上海32个大型公园游客出发、抵达、离开时间和居住地坐标等数据信息,解析公园游客时空行为,利用行为特性在公园使用中的表征将公园进行分类:基于公园的游客来源地(以下简称"客源地")覆盖范围划分为服务公园周边区域的局地类和服务市域的广域2个大类;基于不同时段客流量分布趋势的均缓与集中特性,划分局地均缓、局地集中,广域均缓和广域集中4个中类;基于客源地核心形态紧凑与松散的特性,将4个中类分为局地均缓紧凑、局地均缓松散等8个小类。分别通过8类公园的时空指标——客源地面积、核心聚集面积、游客居住地至公园的人均OD和高峰开始与持续时间,对每类公园特征进行了量化描述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解析。将基于游客行为的"公园利用类型"与基于资源供给视角的"公园规划类型"分类结果进行比对,发掘产生公园定位错位的原因,并对公园的规划管理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公园数量和面积逐年增加,公园管理负担日益加重。如何创新城市公园建设管理模式,有效减轻公园建设管理成本并提升公园活力是后公园时代面临的重要问题。日本的公园管理经历了由重"量"到重"质"的转变,其制度体系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介绍了日本新型都市公园管理制度——"Park-PFI"的概况及其产生背景,并以南池袋公园为例,详细考察了Park-PFI制度在日本公园建设管理中的运用;探讨了该制度在城市公园建设管理与运营一体化模式创新、公私合作管理权责明确以及激活公园"准公共产品"与"公共资产"双重属性以促进公园活化并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