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壳聚糖法对赤芍水提液进行了絮凝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芍药苷含量为指标,确定壳聚糖最佳絮凝工艺条件为:赤芍水提液浓度1∶10(g∶mL)、药液pH值5.0、壳聚糖加入量1.0 mL·g-1、絮凝水浴温度50℃、絮凝时间4 h,在此条件下,芍药苷的含量达到3.47 mg·mL-1.采用该方法精制赤芍水提液,芍药苷含量较高,且成本低,生产周期短.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黄精多糖保留率和除杂率为指标,优选壳聚糖絮凝法对黄精提取液进行精制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药液质量体积比、壳聚糖加入量、絮凝pH值和絮凝温度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法的最适宜工艺为:m(黄精):V(水提液)为4∶10(g∶mL),絮凝剂用量为药液体积的15%,絮凝的pH值为4.0,絮凝温度40 ℃,絮凝3 h。壳聚糖絮凝法对黄精多糖的除杂精制比普通醇沉法的效果明显,除杂率分别为16.08%和49.75%;多糖保留率分别为88.42%和60.34%,综合评分分别为66.72%和57.16%。  相似文献   

3.
优选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处理白术多糖提取液的工艺条件。以多糖保留率、蛋白质去除率、固形物去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药液比、水浴温度、澄清剂加入量、水浴保温时间对澄清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药液比[m(白术)∶V(水)]=1∶15g/mL,澄清剂加入量V(b)∶V(a)∶V(药液)=10∶5∶100,水浴温度50℃,水浴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保留率98.74%,蛋白质清除率85.34%,固形物去除率30.62%。结果表明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用于澄清白术多糖提取液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澄清率和黄酮保留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絮凝剂种类与用量、溶液pH值、絮凝时间与温度等因素对竹叶醇提取水溶液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效果明显优于明胶;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法得到壳聚糖絮凝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5.5,壳聚糖质量浓度为0.1mg/mL,40℃下絮凝10min,静置2h,此时竹叶醇提取水溶液的黄酮保留率为95.8%、澄清率为95.0%。且壳聚糖对竹叶醇提水溶液的絮凝效果优于竹叶水提液和醇提液。Zeta电位和傅里叶红外变换(FT-IR)光谱分析表明,壳聚糖通过电中和反应和吸附架桥作用除去竹叶提取液中的脂类、鞣酸类、蛋白质、多糖和小分子萜类等杂质,提高溶液的澄清度,同时对竹叶黄酮有很好的保留作用。  相似文献   

5.
ZTC1+1天然澄清剂在桑叶多糖提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在桑叶多糖提取中的提纯效果。以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天然澄清剂处理工艺。试验表明Ⅱ型ZTC1+1天然澄清剂能有效地保留桑叶中的有效成分多糖。适宜工艺条件为药液浓缩程度为5mL/g,澄清剂B和A两组分的加入量分别为浓缩药液体积的2%和1%,絮凝温度50℃。在此工艺下,多糖保留率为96%,浸膏中多糖含量约为22%,蛋白去除率约为16%。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进行絮凝提取,其目的是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实验利用光的吸收和散射定律,以絮凝率和总黄酮损失率为衡量指标,判断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将其与醇沉工艺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先判断出有利于絮凝的趋势,之后又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絮凝剂质量浓度1.071 g/L,絮凝温度40℃,体系pH值4.9。并且得出壳聚糖对银杏叶水提液的絮凝工艺效果明显优于醇沉法。  相似文献   

7.
以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酶种类及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方式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 mg·g~(-1)、乙醇体积分数60%、溶液pH值5、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h、超声功率45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达到128.6 mg·g~(-1)。  相似文献   

8.
在保留清膈养阴颗粒提取液主要成分的基础上,去除不必要的杂质,以减少服用量,提高患者顺从性。以干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液浓缩比(药液体积∶生药克数)、壳聚糖加入量、澄清温度、搅拌时间对澄清工艺的影响,研究清膈养阴颗粒提取液的澄清工艺。最终确定的最佳澄清工艺为:提取液浓缩比6∶1,60℃下搅拌15 min,加入0.8 m L/g生药的壳聚糖絮凝液。  相似文献   

9.
复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总黄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破壁技术提取甘草渣中游离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酶法提取工艺为:固液比(质量体积比)1:50,50 U·mL-1纤维素酶用量0.8 mL(每克甘草渣用量),120 U·g-1果胶酶用量30 mg(每克甘草渣用量),乙醇质量分数95%,温度50℃,酶解时间3 h,pH值4.5.与常规醇提法相比,游离总黄酮含量提高了1.15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Box-Benhnken设计并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荸荠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影响因素与总黄酮提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荸荠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33.9%、提取温度56.8℃、固液比1∶21.7(g∶mL)、提取时间90 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荸荠皮总黄酮提取量平均达12.50 mg.mL-1,且重现性好,表明Box-Ben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对荸荠皮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以壳聚糖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原料,硝酸铈铵为引发剂,Span-20为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壳聚糖-DMC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度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5 h、引发剂浓度16 mmol/L、壳聚糖与DMC质量比1:6、油水体积比1:1。最佳条件下平均接枝度达到110 %。将得到的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用作絮凝剂处理高岭土悬浮液,结果表明其絮凝性能优于壳聚糖和聚丙烯酰胺(PAM),且在pH值6.0、投加量为2.0 mg/L时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郭睿  郭煜  王映月  宋博  马兰  张瑶 《化工进展》2018,37(7):2806-2813
壳聚糖由于水溶性差、电荷密度低等缺点,使其在絮凝应用方面受到限制。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可以改善其水溶性和絮凝性能。本文采用苯甲醛保护壳聚糖氨基,然后与丁二酸酐反应合成琥珀酰壳聚糖(SACTS),进一步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反应合成琥珀酰壳聚糖季铵盐(SAQCS)。采用FTIR、1H NMR、XRD、ESEM等方法对SAQCS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SAQCS阳离子度的影响。结果表明,SAQCS较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用量(占单体的质量分数) 2%,m(DMDAAC)/m(SACTS)=5.4,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h。此工艺条件下合成的SAQCS的阳离子度为42.26%。将SAQCS、壳聚糖、聚丙烯酰胺与配制的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实验,考察了pH、投加量、温度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条件为pH=2~5、投加量3~9mg/L、温度25~50℃范围内,使用SAQCS絮凝后上清液浊度去除率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3.
絮凝与膜超滤耦合预处理谷氨酰胺发酵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金玉  熊训浩  刘元帅 《精细化工》2002,19(11):675-677,681
采用絮凝与膜超滤相耦合的方法对谷氨酰胺发酵液进行预处理 ,详细讨论了壳聚糖做絮凝剂去除菌体和膜超滤去除蛋白和多糖等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实验表明 ,在壳聚糖质量浓度为80 0~ 10 0 0 g/m3 ,发酵液为 pH =4 0~ 6 0 ,温度 2 5℃左右 ,快速搅拌与慢速搅拌相结合的操作条件下 ,絮凝效果最佳 ,菌体去除率超过 95 %。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0 0的中空纤维膜超滤絮凝后的谷氨酰胺发酵液 ,蛋白去除率 70 4 % ,总有机碳降低 5 7 3% ,大部分的蛋白和多糖被除掉。该预处理方法具有工业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高压均质提取柴达木枸杞叶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及对有效成分进行了纯化。在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枸杞叶质量与乙醇溶剂体积比值(g/mL),下同〕、均质压力及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对实验进行优化,得出高压均质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0,均质压力60MPa,提取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提取物中芦丁质量分数为10.53%,总黄酮质量分数为32.61%。在该条件下分离纯化工艺为:选用AB-8大孔树脂,水洗脱用量5 BV,乙醇洗脱用量4 BV,经纯化后的产物中,芦丁质量分数可达60.85%,总黄酮质量分数可达90.53%。  相似文献   

15.
研究微波预处理-溶剂回流提取马占相思叶多酚的工艺条件。以干马占相思叶粉为原料,用正交实验法对马占相思叶总多酚的微波预处理提取工艺进行优选,考察预处理乙醇浓度、固液比、微波处理时间对马占相思叶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溶剂回流提取马占相思树叶总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润湿乙醇浓度为50%,用量为样品量的2倍,在微波功率800 W条件下处理30 s后,用体积分数70%乙醇在料液比1∶7,水浴温度70℃、自然pH值(pH=6.38)浸提条件下回流提取3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可提取总多酚18.013 mg/g马占相思树叶,所得的多酚提取物以总多酚计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9.126 g DPPH/g总多酚。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絮凝剂处理水源水中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壳聚糖絮凝剂跟无机絮凝剂复合絮凝对水源水中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的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絮凝能够相互促进各自的絮凝性能,显著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使除浊和去除有机物得到了统一。在壳聚糖絮凝剂分别与三种常用无机絮凝剂(硫酸铝、氯化铁和聚合铝铁)的复合絮凝的效果的实验表明,其中聚合铝铁跟壳聚糖的复合絮凝剂的效果最好,在最佳条件下,其浊度、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7%、44%和55%。  相似文献   

17.
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TA)对壳聚糖(CTS)进行季铵化改性,制备了壳聚糖季铵盐(CTA-CTS),用其和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对高岭土悬浮液进行絮凝处理.考察了复合絮凝剂的质量配比、沉降时间、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最佳絮凝条件为:壳聚糖季铵盐用量为2 mg/L、m(PAC):m(CTA-CTS)=1...  相似文献   

18.
用改性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作絮凝剂在室温(25℃)下对海水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絮凝剂投加量、pH值和搅拌条件对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操作条件:絮凝剂投加量范围为25~30mg/L,pH值范围为5~7,快速搅拌转速400r/min,时间90s,慢速搅拌转速60r/min,时间20min。在优化絮凝条件下浊度、化学耗氧量(CODM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达72.6%、53.9%和40.0%。将羧甲基壳聚糖与壳聚糖对海水的絮凝净化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对海水的絮凝效果相对壳聚糖有了较大提高,浊度和CODMn去除率明显提高,投加量适用范围更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