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载药缓释型微针可以无痛、有效地释放疫苗激素类药物。以交联透明质酸为基材,分别使用预载药和后载药的方法制备右旋布洛芬缓释型微针,研究载药缓释型微针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这2种载药方法制备的微针阵列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同时通过体外透皮扩散实验评价了微针的释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预载药法更适合制备载药缓释型微针,微针阵列的成型较好,并且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刺破皮肤。体外透皮扩散实验显示,预载药法制备的右旋布洛芬缓释型微针的释药性能更加优异。微针在6 h时释放了约42%的药物,最终,累计释放了约95%的药物。实验结果证明了载药缓释型微针的有效性,为疫苗、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3.
探讨左旋肉碱贴膏剂与微针经皮给药系统联合使用后对其经皮渗透性的影响。以卡波姆及明胶作为贴膏剂的主要基质,选择改良的Franze扩散池,采用针高150μm的实心硅微针作用于猪耳朵皮肤进行体外经皮渗透性评价,以体外经皮渗透性及制剂外观作为评价指标,优化贴膏剂处方,并与市售的左旋肉碱外用制剂进行渗透性比较。结果表明:贴膏剂基质处方中明胶-PVP K30-卡波姆-甘油-尼泊金甲酯以4:3:0.5:3:0.1的比例为最佳用量配比。该贴膏剂经微针作用后皮肤的累积透过量高于市售制剂及卡波姆水凝胶制剂。因此,以明胶为主要基质的贴膏剂可显著提高左旋肉碱的微针经皮渗透性且具有给药准确便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微针是微针中的一大类,现已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活性物质经皮递送方式。该文主要介绍当前可溶性微针加载小分子化合物种类,包括功能类、治疗类、诊断类及美容类等。通过分类描述在各领域应用的可溶性微针,从不同类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小分子化合物用可溶性微针加载相较于传统给药制剂的优势,并结合具体微针制备实例来阐述相关进展。总结出可溶性微针加载化合物所应具备的特点,如高活性、高稳定性、使用传统皮肤给药制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附加值、与微针的特点相结合等,为其他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可溶性微针提供了参考及借鉴。该文也对可溶性微针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微针是微针中的一大类,现已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活性物质经皮递送方式。该文主要介绍当前可溶性微针加载小分子化合物种类,包括功能类、治疗类、诊断类及美容类等。通过分类描述在各领域应用的可溶性微针,从不同类化合物的性质分析小分子化合物用可溶性微针加载相较于传统给药制剂的优势,并结合具体微针制备实例来阐述相关进展。总结出可溶性微针加载化合物所应具备的特点,如高活性、高稳定性、使用传统皮肤给药制剂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高附加值、与微针的特点相结合等,为其他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可溶性微针提供了参考及借鉴。该文也对可溶性微针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出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微针是一种具有微米尺度的经皮给药技术,从内部结构可分为实心与空心微针.制作微针的材料主要有硅、金属、聚合物等.微针增强了皮肤对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不会到达神经分布丰富的皮肤深层组织,并且使用方便,因此是一种高效、无痛、安全的经皮给药方式.微针在胰岛素给药、卵清蛋白的免疫接种、缓控释给药、微量输液等方面的研究为微针经皮给药提供了应用可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微针成为科技界的研究热点,并且在生物医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针的应用改善了过去药物注射所遇到的疼痛、效率低下等缺点,显著提高了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注射的性能.由于聚合物材料具有应用广泛、价廉、生物相容性好且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聚合物微针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近年来聚合物微针的加工材料、结构、力学性能分析及其研究进展,并提出运用微注射加工聚合物微针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可溶性微针中草乌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选择Ecosil 120-5-C18 EP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0.2%三乙胺水溶液(pH=3.1±0.1)-乙腈(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 nm,流速为1.0 mL·min-1,...  相似文献   

9.
微针是通过微制造加工获得的一种针状体,单个针体尺寸为微米级,多个针体组成微针阵列,能够穿透皮肤角质层直达真皮层,在研发初期主要用于药物递送。与口服给药相比,微针能避开消化系统对药物的代谢作用;与注射针头相比,微针能够有效减小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依从性。此外,微针技术因为其便捷的透皮作用方式,在疫苗接种、组织液提取、生物标志物检测、医疗美容等领域的应用也被广泛开发。微针的制作材料有硅、不锈钢及生物降解材料,如透明质酸、聚乳酸等;从给药方式上可分为固体、包被、溶解、空心以及水凝胶等多种微针类型。本综述结合近年来微针技术相关进展,简要概述微针的制造材料及作用形式,重点介绍微针在药物递送、疫苗接种及组织液提取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探讨微针的机械强度、生物安全性、无菌化处理及稳定性等对其在市场上推广应用的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制备模块化HBc-VLPs载体微针疫苗,并分析其特性和免疫效果.方法 通过定向改造hbc的基因序列,制备HBc(A80C)单体蛋白,纯化后的单体蛋白自组装形成HBc-VLPs纳米载体.利用Sulfo-SMCC将含有-NH2的流感病毒模式抗原肽M2e锚定于HBc-VLPs表面的Cys位点,制备M2e-HBc-VLP...  相似文献   

12.
阵列微针作为一种新型透皮给药方式,能够避免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实现亲水性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高效透皮吸收,具有无痛、微创、高效等优点。聚合物阵列微针的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不仅具有其他阵列微针的优点,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载药量精确可控及制备成本低廉等优势,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且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类阵列微针。系统地综述了目前聚合物阵列微针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在透皮给药系统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疏水化工艺在数字化超微量微注射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生物医学和微化学分析领域, 基于玻璃微针的微注射系统由于玻璃基质的亲水性,在微注射过程中会出现渗流、回流的现象,影响注射效果,不利于微注射量的检测和控制.本文介绍的疏水化工艺通过将微喷嘴(微针)内外表面特定区域进行疏水化处理,对微流体进行数字化驱动和控制,可改善微流体流动特性,提高微注射效果,使液滴按一定规律以球形颗粒喷射,有助于微流量的精确检测和微喷射的精确量可控.  相似文献   

14.
春节前后,吉安市遭遇到罕见的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连续出现了低温、阴雨和雨夹雪,成为全省灾情最严重地区之一.特别是1月25日以后,出现了持续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冰冻损坏了市区的电网,压垮了树枝,封锁了道路和桥梁.  相似文献   

15.
苏石 《玻璃纤维》2005,(5):42-42
欧文斯科宁公司(以下简称OC)创建66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玻璃纤维的新用途,是建筑材料和复合材料行业的领先创新者和制造商,OC进入亚太市场也已超过30年,长久以来他们专注于推广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以及扩大其供应基地.最近,欧文斯科宁在印度扩充了生产能力,并在上海设立了技术中心.至今为止,欧文斯科宁在亚太区已有超过1800名员工,从事建筑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生产,销售和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2010年7月~2011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0~2011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聚甲醛、热塑性聚酯、聚苯醚),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液晶聚合物、聚醚醚酮),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花粉症又称季节性鼻炎或枯草热,是敏感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超敏反应.在美国,每一百个人当中就有两个以上的人患花粉症;现在日本有1300万人饱受花粉症折磨,超过总人口的10%[1].我国的发病率为0.5%~1%,高发区达到5%,虽没有上述一些国家那么严重,受害者亦相当可观.全世界花粉症发病人数到1999年就已有5000多万[2],可见花粉症患者是一个绝不可轻视的群体.图1显示了花粉过敏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艳  卢文玉 《化工进展》2014,33(5):1265-1270
萜类化合物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但是目前的生产过程复杂、产量低。酿酒酵母甲羟戊酸途径为萜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直接前体,因此酿酒酵母细胞具有合成异源萜类化合物的天然优势。对酿酒酵母甲羟戊酸途径的清晰认识是对其进行有效利用的基础,本文从代谢途径、关键酶的特点和全局调控机制3个方面对该途径进行了介绍。从代谢途径的构建和优化、模块与底盘细胞的适配、模块构建及组装方式的角度概述了酿酒酵母细胞异源合成单萜、倍半烯萜、二萜、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指出实现酿酒酵母高效合成萜类化合物所需要解决的基础问题是对酿酒酵母甲羟戊酸途径进行更为全面了解和对萜类化合物的天然代谢途径进行明确解析;另外,合成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也将为此提供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重点项目的深入开展,各种污染源的分析及其处理措施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充分研究若干家电企业的钢铁喷涂制件的前处理工艺(如:预脱脂、脱脂、清洗、表调、磷化等)的基础上,分析喷涂前处理过程中的污染源,研究污染源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回转窑规格为Φ4.0m×60m.窑内使用的耐火砖为镁铬砖、隔热尖晶石、蓝晶石和黏土砖以及硅莫砖.镁铬砖规格为(81×90×150×200)mm,其它耐火砖规格皆为(81×90×200×200)mm.尽管每个品种的砖品质相同,但由于在镶砌和使用过程中方法不同,寿命有长有短.通过多年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