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婷婷 《丝网印刷》2023,(20):100-102
在新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介对于传播非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纪录片《苏绣》为例,主要探讨非遗文化在数字创作中的呈现方式和传播策略,以达到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唤起受众对传统苏绣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具体策略,以期为大运河天津段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使我国传统手工艺术品中的非遗绒花得到更好的传承,通过深入探究非遗绒花的发展史,分析非遗绒花的历史源流特点及传承问题,提出了非遗绒花在当代创新应用策略,希望非遗绒花手工艺品切实融入到当代生活中,推动非遗绒花在未来持续向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方式。文章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推广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非遗品牌塑造与合作、非遗人才的培养与服务、非遗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三条发展路径,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模式,构建了非遗数字化销售与推广平台,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5.
周培艺 《西部皮革》2021,(2):104-105
文创产品设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我们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创设计前,要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源,再运用设计手段对非遗文化资源进行创新设计.文创设计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中起到积极作用,还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也起到积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是保持活态,要发展就必须先活下来,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南京博物院非物质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探讨创新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和3D打印技术、VR虚拟展示技术等相结合,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模式下,通过网络技术与自媒体开拓文创设计新思路,以期对我国的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开发领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陈旺  李钰 《丝网印刷》2023,(7):88-91
分析非遗文化、生存环境、非遗传承人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虚拟现实生态技术应用状态,综合研究现代社会的非遗数字化传承保护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高倩 《染整技术》2024,(4):91-94
分析陕西非遗扎染传承面临的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非遗扎染的生产效率,并在色彩设计、图案设计、工艺设计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扎染图案,研究非遗扎染技艺的传承策略,提出新的传承理念和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潮流下,本文以青阳腔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梳理文化遗产现状,探索文创产品对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最终总结出青阳腔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并探讨视觉设计在开发青阳腔文创产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鱼皮画的传承保护问题和创意设计在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黑龙江非遗的特点和保护现状,结合云南扎染、苏州刺绣和景德镇陶瓷等成功案例的启示,提出了强化政府支持、完善法规体系、加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等对策。强调了创意设计与非遗保护的深度融合,为鱼皮画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推动黑龙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水平,促进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殷桥 《丝网印刷》2023,(15):115-117
高校做好非遗传承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明晰非遗教育理念,创新宣传方式;健全非遗课程体系,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打造非遗“双师”队伍,开展师资培训;搭建非遗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研融合等措施,推动高校非遗传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门类众多,具有较为突出的特性。在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非遗展示空间被重新定义和解构,生成多种不同的空间类型及空间形态。本文依据非遗本体展示需求,采用案例分析法,将展示空间划分为三大类,提出多维场域概念,并基于多维场域下非遗展示的核心要义,探寻出适宜非遗展示的数字化手段,以期帮助人们在多维场域中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地去认识非遗,体验非遗,弘扬中华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13.
徐恒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4):81-82,8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遗存的瑰宝,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价值极高,而非遗保护中"活的遗产"传承人机制研究和探索是非遗事业中的核心要素及重要环节.近些年,国家战略的调整和相应对策改动都对非遗事业的保护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肃省开展的非遗培训有效建立了非遗保护机制与知识转移及保护对策.文章从传承人、技艺、知识...  相似文献   

14.
提取鲁风鲁韵的文化符号加以设计转化,将时代人文理念和现代生活美学与蓝印花布的传统纹饰相融合,对蓝印花布的生产提供合适的商业化路径,让中国传统印染工艺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5.
漳缎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针对漳缎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传承工作较为艰难及应用较少的现状,将其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使漳缎的绚烂风貌得以传承和发展。首先介绍了漳缎的起源、工艺特点和图案特点,分析其传承方式。其次在传统漳缎的基础上进行图案选择、色彩运用、刺绣等创新设计,将创新后的漳缎以新的方式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漳缎艺术,给漳缎注入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达到传承和再发展的目的。研究结果为漳缎的传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继承和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石姗姗  宋华 《西部皮革》2022,(23):107-109
自2021年以来,“元宇宙”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设计领域,数字服饰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服装设计领域的新趋势,而传统民族服饰元素在时尚服饰设计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文章在元宇宙视角下,对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设计进行研究,阐明我国民族服饰的发展现状以及民族服饰数字化设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数字化设计的可行性,提出数字技术在民族服饰数字化设计中的具体转化过程和使用方式,总结民族服饰数字化设计在元宇宙中的应用方法,以期将传统服饰与现代数字化进行有效结合,赋予民族服饰新活力,促进服装设计领域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保护和传承湘西苗族非遗资源,探索并总结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湘西苗绣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文章围绕湘西苗绣的艺术特点、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分析湘西苗绣在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重点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在湘西苗绣活态传承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应用途径,通过建立湘西苗绣数据库、设计湘西苗绣虚拟体验项目、利用互联网移动端等方式共同推动湘西苗绣在保护、开发、传播等方面的进步,实现湘西苗绣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让古老的湘西苗绣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黎族的发展情况,对其非遗服饰品牌的创新发展进行探究,以期推进黎族文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同时使多姿多彩的黎族文化通过产品的方式得到传承,促进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庄建昌 《中国宝石》2023,(4):108-112
国潮背景下,“非遗新造物”“民艺复兴”等概念推动着非遗技艺回归大众视线。如何使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发展中更好适应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以及数字化的制造方式,是传统手工艺传承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旨在立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让工艺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