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技巧,而与之相辅的理论课则以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讲授为主要内容。相对于建筑设计课程成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以大课讲授为特点的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程如何应对,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建筑设计概论》是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建筑设计基础理论课程1),针对刚完成一年级建筑设计专业训练的学生,课程定位于设计课程的理论提升。为了拉近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之间的距离,课程采用大课讲授和小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搭建设计理论和设计过程之间的桥梁。小作业的选题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观察和发掘生活方式和周围空间之关联,还原抽象的“建筑功能”为活生生的当下行为,启发对建筑设计原初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的人类学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青 《建筑师》2008,(6):95-101
本文以建筑学与人类学交叉的视角,对古今建筑活动的文化动因作了“建筑人类学”的理论诠释,并对这一理论的学科背景和科际关系作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建筑作为制度、习俗、场景和身体感知对象的人类学属性.以及这种属性对建筑历史演进的影响。本文并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强调了触感经验和场景体验对于建筑设计和空间意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李晴 《新建筑》2005,(3):19-22
通过思索学生在“社区中心设计”课程学习中的疑惑,提出了“源于生活”的教学改革理念,利用都市人类学的方法,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区,并就社区问题提出有创造性的设计概念,以此为核心塑造物质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4.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学生作业选登(一年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平台之一,除教授传统的基础知识、表现技法外,还包括空间尺度、形态构成、分析体验、立意构思、设计起步等素质、技能。课程之课内训练部分由“基本空间单元设计”、“外部空间体验分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建筑小品设计”、“概念性设计”和“小型建筑设计”七个综合训练单元组成。每一单元皆以设计为主干,辅助以知识、技法等相关内容,避免了单一的技法训练形式。每一单元之设计皆采用多题目、多地段的自由选择方式,以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接触更多的题目类型和场地类型,提高课程学习之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当前建筑界关心的话题——建筑设计及其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区作了简要的分析,并论述了建筑设计中的“意”与“术”以及在建筑设计中两者之间双向互动的作用关系,并谈了就手法、以“术”观“意”、达“意”之“术”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建筑学住宅设计及住区规划课程以“适老与更新——既有建筑改造前提下的综合康养社区规划与适老居住建筑设计”为主题,赛教结合,通过实地调研、定性、定量分析等环节,尝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文、环境。课程强化问题导向,并将社区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与所属地域文化相融合,以培养学生规划与建筑设计中的适老化设计能力。该探索可以为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尝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吕力 《室内设计》2015,(3):55-60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设计思考的研究 表明,设计思考是一个充满着综合性、复杂性 和不确定性的过程。这些性质使得传统的教 授方法在以“设计”为核心的建筑学训练中面 临着“设计不可教”的困境,而以学习者的个 体经验为视角对建筑设计的教学进行观察和 反思对解决这一问题有特殊的启发意义。结 合在谢菲尔德大学建筑设计硕士项目中学习的 个人经历,以点带面的对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 院的建筑设计教学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由此 得出其通过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实现对不同 个体的有效引导并帮助个体完善和整合自身 设计系统的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参数化主义"的崛起——新建筑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数化主义”作为一种最前沿的当代建筑设计风格,它不仅挑战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挑战传统的建筑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研究建筑发展的业内人士关注。同时这种颠覆性的设计风格,正吸引着大批建筑师,尤其是年轻的新锐建筑师,他们以满腔热忱投入这场设计革命中去。  相似文献   

9.
林野 《新建筑》1998,(3):16-19
针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异化”现象,提高建筑设计贴近人的生活把对人的关怀作为设计的根本,并通过北斗星大厦的设计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程泰宁院士及其创作团队的设计作品龙泉青瓷博物馆方案的创作过程的记叙,探讨中国传统“道”“器”哲学思想,作为一种可依循的设计思考途径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笔者从中国传统哲学谈起,以阐释建筑本源作为思维的主线,将发掘建筑的精神意义作为目标,以记叙设计中方案推敲的过程为方法,将程院士在建筑设计中和设计外的一些思索揭示出来。借此设计案例的分析,展示了中国哲学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与魅力。  相似文献   

11.
颜培  黄磊 《建筑与文化》2014,(8):151-153
斯图加特大学建筑学院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全面”进行建筑设计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课程设置及极具特点的设计课,使学生能够在各类环境中综合分析、处理并进行建筑设计,以应对建筑领域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7~1998学年,东南大学建筑系和瑞士联邦苏黎世高等工科大学建筑学院合作研究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教学的课题。以计算机作为设计工具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输入”、“演化”来展现建筑设计的概念和过程,并用相应的“输出”和“传递”来完成课程设计成果的交流。这项教学研究显示了计算机与互联网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运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黄湘民先生于2004年加入HOK,以自己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的专长为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黄先生领导设计团队完成的“三亚海棠湾国家海岸”项目获得了“美国建筑师协会可持续发展设计奖”。目前作为HOK中国管理总监,黄先生带领团队持续地赢得业界赋予的“富有创造力、卓越设计水准和高客户服务”的赞许。黄先生坚信中国市场具有无穷机遇。  相似文献   

14.
邵圣吉  蔡健 《建筑知识》2013,(11):65-66
科研教学类的大学建筑设计,不仅仅是理性的、严谨的,更需要有一个公共的、能让学生乐于交流的场所作为教育、科研的“延伸教室”。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参与设计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教学科研楼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教学科研性质的建筑设计要点,以期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5.
建筑类型与教学维度——高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宇振 《新建筑》2009,(4):108-114
按年级设计面积递增的“建筑类型”教育是当代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典型模式,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有限课程时间与复杂任务间的矛盾。认为当前以“类型”为空间载体,“维度”作为价值取向,类型设计教学可以有所革新。结合教学实践,着重阐释了设计场地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基于场地使用研究的建筑一城市关系,试图挖掘设计者的空间想象力及对城市的洞察力,训练其空间逻辑的叙述与表达能力。另外,也论及了设计教学组织及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部分课程教案、过程样本及学生的总结文字,以供观察和批评。  相似文献   

16.
柳亦春 《建筑师》2013,(1):112-115
本文以ETH的学生作业以及筱原一男的建筑作品为案例,尝试解析了“具体”与“抽象”概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不同内涵及作用,并以此作为《建筑师》·2012天作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的题目解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建筑设计能力培养新要求为视角,以“创新、规范、全程”三要素为线索,研究探讨天津大学建筑学建造类课程与建筑设计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规范和全程3项设计能力的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颂 《建筑创作》2002,(1):60-61
绿色──作为新世纪住宅的主旋律,正日益受到开发商和建筑师的关注。日前,国内唯一的绿色生态小区北潞春小区被授另“建设部城市住宅建设优秀试点小区”称号。2001年月18日在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卫星城北潞园小区举行了颁奖仪式,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童悦仲副主任向北潞春小区的设计方北京金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颁发了“规划设计金奖”和“建筑设计金奖”。 笔者在颁奖仪式上现场采访了北潞春绿色生态小区的设计人北京金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黄汇,听她介绍了北潞春小区在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方面的设计特点。 节能 为提…  相似文献   

19.
东京多摩新城15住宅区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日本大规模居住区建设开发的成功事例,东京多摩新城15住区的规划设计特别以“总建筑师-街坊建筑师开发设计组织方式”和“街路景观形成配置手法”受到普遍关注,总建筑师在规划设计组织中不直接参与各建筑物的具体设计,通过制定建筑设计细则规范,重点把握住区的总体构成及设计的协调统一。各街坊及高层建筑师则以总建筑师制定的设计细则规范为依据,进行各街坊的详细设计,实现设计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概念性建筑设计作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的主干专业课,是在初步建筑设计层面上的空间创造,是一年级的总结性课题。本文以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关于该课题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对该课题发展演变的历程、对设计中关键环节和过程的提炼与还原,探讨了生成设计概念与演绎建筑形态的操作方法以及阶段步骤,揭示出对“形”与“意”关系的思辩处理是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关键内容,最终的设计结果即是两者的统一体。从而为今后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