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城市特色何处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特色来自特定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积累,在建设中,必须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创造先进的新建筑文化、城市中大多数建筑应当是配角,城市特色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相似文献   

2.
道路景观设计是反映城市人文面貌,打造并丰富城市生活空间,美化城市交通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与体现。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参加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工作经验与实践调查,分析当前我国各地城市在设计道路景观方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革优化的具体策略与应当引起注意的事项要点,以供同行业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共生与对话——历史环境下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嵘  毕景龙 《华中建筑》2008,26(3):72-75
该文通过对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的分析,阐明了广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美学价值。继而通过论述在城市广场设计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的设计手法,指出处于历史环境中的城市广场建设应当继承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突出地方建筑的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地理位置、广场空间塑造、环境设计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历史环境下的现代城市广场设计应当做到“尊重历史情景,新旧交融共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
文章以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导视系统设计为突破口,分析了我国目前导视系统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对商业性历史文化街区导视系统设计的设计过程与设计原则进行了举例阐述,以促进城市导视系统作为城市文化的承载者和城市形象的呈现者发挥其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建筑科学》2021,37(3)
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历史面貌与地域文化,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与厚重,具有文化性、历史性等多重属性.因此,应当重视城市历史建筑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环境实现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建筑科学》2021,37(3)
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反映出一座城市的历史面貌与地域文化,代表着城市的品位与厚重,具有文化性、历史性等多重属性.因此,应当重视城市历史建筑传承与发展的相关研究,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城市环境实现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脉资源的重要构成,也是文明价值继承与传递的重要载体.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同时,带来了一些新的城市问题:城市外貌"千城一面",个性缺失;城市内部特色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承载历史文脉的空间载体逐渐消亡.为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价值的传承和发掘是各城市面临的挑战.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强调了地方政府应当充分认识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
王孝慈 《中州建设》2013,(20):63-64
城市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建设城市,尊重历史文脉改造旧城,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因天材,就地利”。可是,现今社会由于商业利益的最大化,城市中的传统民居、历史街区、文物古迹等特色产物都似乎成了经济发展、开发建设的绊脚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利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就是以开封古城为例,探讨历史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创造符合寒地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哈尔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寒地的气候特征出发,分析了寒地城市在公共空间创造中应当注意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哈尔滨的城市空间创造实践,探讨如何创造符合寒地地域特征、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中留有不同时代的痕迹,这是文明程度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裁体,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所以规划建设应当强调构建鲜明的个性,突出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善勇 《规划师》2008,24(11):14-18
文化古迹是构成城市特征的重要部分。现代城市的商业化,使得速成古迹的风潮在城市中日渐兴盛,同时,文化古迹由于城市无节制的发展不断遭到破坏、逐渐减少。要关怀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应当建立新居和古迹并存的共赢观念,致力于保护作为城市文化与城市精神本体的历史古迹,进而强化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2.
《园林》2018,(10)
城市滨河地带体现着城市传统文化的积淀,凝聚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在城市文化历史的演变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滨河绿道的设计应当依托当地地域文化,融入更多文化内涵,保持滨河地带的活力,避免毫无特色、令人迷失的重复性滨水景观出现。本项目以梅江河绿道景观规划为例,从城市文化与景观相辅相成的视角出发,探讨城市滨河绿道多元化的规划理念及技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中留有不同时代的痕迹,这是文明程度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裁体,保护城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所以规划建设应当强调构建鲜明的个性,突出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城乡建设》2006,(8):1-1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独特魅力,是最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被切实保护了才能永续利用,一个城市延续了历史文脉方能可持续发展。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景点,游人如织;整治好周边环境,投资者纷至;建设好历史街区,四方产业兴旺;彰显历史文化魅力,城市名扬天下。短视者把历史文化资源当成负担,或仅仅看作一己的生财之道。在城市土地供应偏紧的形势下,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将会受到新的压力和挑战,能否让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对城市管理者的执政理念和工作智慧将…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与文摘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 0 0 4年 2月 1日施行建设部第 1 1 9号令《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自 2 0 0 4年2月 1日起施行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将依法得到强制性保护。城市紫线是城市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所谓城市紫线 ,是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范围界线 ,以及历史文化街区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办法》规定 ,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当划定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紫线 ,并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保护…  相似文献   

16.
浅谈历史地区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城市传统街区是构成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基础,也是古城居民日常生活的载体和传统民俗活动的场所,然而对于一座历史城市而言,仅仅有一个物质环境保护规划,其保护的实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们往往认为古城传统风貌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城市经济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求相矛盾。因此,作为历史城市应当提出一种综合战略,以达到保护和利  相似文献   

17.
历史地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文化载体,记录着城市的文化发展,以城市历史地段的物质空间和文化环境为研究主体,立足于城市设计的角度,研究和规划适宜于历史地段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永恒的,其魅力和影响足以跨越时空。文化的载体是脆弱的,它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善待历史建筑,保护文化资源,延续城市文脉,已成为西宁城市规划建设者追求的目标。西宁山陕会馆的修缮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9.
刘涛  李嘉林 《四川建筑》2004,24(5):19-21
依据历史文献和现场调研资料,从钓鱼城的城市选址、历史沿革等方面分析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及自然遗产价值,并明确阐述了对古钓鱼城现存的文物、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应当进行整体保护。在中国西南山地丘陵地区,构筑形态类似钓鱼城的古代防御型要塞城市广泛分布,研究古钓鱼城的建设和营造过程对我们解读其他的中国古代要塞城市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营城市历史街区--宁波北外滩更新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的发展应该基于人们生活需求的艺术与文化的渐进演变过程;城市更新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对城市特色传统的正确认识与保护。本文从经营历史街区与经营城市的关系,经营城市历史街区的模式以及工作步骤等几方面进行论述,以宁波北外滩为例,探讨城市历史街区更新发展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