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航 《人民黄河》2004,26(3):38-39
“模型黄河”工程建设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体系的重要手段。借助于“模型黄河”工程,不仅能够深化对黄河规律的认识,提高治黄的科技含量,使黄河水利工程投资更加经济、合理,为“数字黄河”工程提供物理参数,而且可增强社会对黄河治理的参与性,集中国内外的智慧来建设黄河,最终实现“维持黄河的健康生命”。  相似文献   

2.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是黄河治理的新理念。在诠释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础上,探讨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依据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管理中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管理的反馈作用,强调适应性管理是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有效管理方法,建立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科学管理框架;同时指出在适应性管理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黄河健康的标准、黄河健康生命的评价、不确定性定量研究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管理绩效评估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06,28(11):F0002-F000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治理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60年来,人民治理黄河事业成就辉煌,但黄河的治理开发仍然任重道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进一步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4.
按照黄委的要求,日前,黄委水文局研究院进行了黄河中下游干流主要水文站洪水最大含沙量预报方法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黄河含沙量预报技术难度大,在黄河上尚属空白。随着黄河治理开发的深入,特别是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下游防洪以及洪水资源化等的需要,开展黄河中下游干流主要站洪水含沙量预报愈显迫切和重要。黄河泥沙预报的内容很多,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河下游黄河山东测区工程和人类活动实际情况,结合黄河山东测区水文测流现状和黄河下游河道特点,分析了工程和人类活动对黄河山东测区水文测流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充分肯定了新中国50 年治黄的成就,对黄河进一步治理以及针对黄河存在的断流、泥沙淤积、河水污染等重大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指出黄河流域水资源紧缺、洪水以及水质污染仍是制约黄河两岸经济发展的关键,需要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同时,坚持水沙兼治的综合道理,通过水土保持这一治黄之本,将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争取达到黄河冲淤基本平衡。并就黄河的水污染问题、黄河下游的防洪、黄河干流待建水库的排序等问题,从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和建设成本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本对策。最后强调了黄河立法的重要性,建议加快黄河法的立法工作,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相似文献   

7.
黄河兰州以上河川基流量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兰州以上是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其中基流在来水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游河川基流呈显著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减少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黄河兰州以上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计算了黄河兰州以上干支流的基流量,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黄河上游基流变化以及影响因素,阐述了基流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泥沙治理是协调黄河水沙关系的关键,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的推动下,黄河泥沙的资源属性日益凸显,黄河泥沙治理与资源利用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现有黄河泥沙治理与资源利用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黄河泥沙物化特性、泥沙对黄河生态安全的影响以及泥沙资源利用途径。结果表明:黄河泥沙主要源自中游多沙粗沙区,不同河段的泥沙物化特性略有不同;碱激发改性是泥沙资源利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改性剂类型对泥沙改性材料强度等性能影响较大。结合黄河泥沙治理与资源利用研究进展,提出建立黄河泥沙治理的统一标准、将黄河泥沙与多种废弃材料或工业副产品相结合进行资源利用等建议,以提高黄河泥沙整体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建设“模型黄河”工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国英 《人民黄河》2001,23(12):1-3
“物理模型黄河”(简称“模型黄河”)可对“原型黄河”所反映的自然现象进行反演,模拟和试验,从而提示其内在的自然规律。一方面直接为“原型黄河”提供治理开发方案,中一方面为“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提供物理参数,同时,“模型黄河”还应成为“数字黄河”运行结果中试环节。“模型黄河”工程体系包括黄土高原模型,水库模型,河道模型及河口模型,要保证“模型黄河”工程的建设及正常运行,必须做好工程的总体设计,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树立科学的决策意识,培养和造就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0.
自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黄河综合规划以来,在历次黄河综合规划的指导下,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黄河的特殊河情决定了治黄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流域水情和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修编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统筹解决黄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河网是宣传黄河治理开发的窗口,是世界了解黄河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研究黄河的平台。由全文检索、信息采编、信息发布、视频点播、数据库、电子邮件等构成黄河网的基本框架,高质量、高容量、高效益是黄河网的建设目标,“新、快、强”是黄河网的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河水量调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黄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工作思路和强化行政管理,发挥经济杠杆对黄河水资源的调控作用,充分利用工程手段调节黄河河川径流,提高黄河水量调度的科技含量和决策水平,建立健全黄河水量调度的法制建设,依法调度黄河水资源等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模型黄河”工程在解决黄河治理开发重大问题和当前黄河治理开发中的应用表明:通过建设“模型黄河”工程并结合其他科学手段,将有效地揭示黄河的内在规律,为管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为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提供更多的物理参数,促进数学模型模拟技术的提高。黄河存在的很多问题也必须结合实体模型试验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另外,还可以利用“模型黄河”工程开展黄河水质污染输移、河流生态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更多领域的科技服务。因此,“模型黄河”工程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故黄河是历史上黄河夺泗入淮的故道,流经徐州境内全长193公里。徐州市故黄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是黄河故道的一段,上起西北上楼闸,下至东南李庄闸,全长16.4公司,总面积8.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治标性问题,即如何治理黄河下游河道的滩区,提出了三点建议,指出黄河下游治理不要停留在概念上,要通过各个方面开展实际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取得共识,尽快地开展滩区治理工作;针对黄河下游河道治理的治本性问题,即如何改善进入黄河下游的水沙关系,指出需要研究黄河下游河道的生态用水量,合理配置黄河水资源。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资源是我国北方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黄河水资源多年平均570亿m ̄3,因每年需保持输沙入海水量180~200亿m ̄3,使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量不超过历史上每年的3~4亿t,限制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充分开发黄河水资源考虑,根据我国的国情和三门峡水库的经验教训。论述了在黄河粗泥沙产沙集中的晋陕峡谷修建碛口、龙门高坝大库蓄水拦沙调节,把绝大部分输沙用水节省下来,变为可用水资源,把充分开发黄河水源与防止黄河下游淤积及黄河北干流水电资源利用结合起来,既可确保黄河下游安全,又可增加北方的供水能力和华北、西北电网调峰的长远战略意义,建议国家优先安排兴建碛口、龙门高坝大库。作为近期缓解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7.
“十五”时期,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极其不平凡的5年。5年来.黄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治水新思路,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确立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确保了黄河防洪安全,实现了黄河连年不断流。  相似文献   

18.
从黄河河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和生态现状出发,阐述了充分利用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实施黄河源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扭转黄河河源区生态恶化趋势,增强黄河河源区生态系统本身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9.
苏茂林 《中国水利》2006,(16):5-5,2
2006年8月1日,国务院第472号令——《黄河水量调度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黄河水量的调度和管理站在了依法调度的新起点上。为此,我们要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条例》颁布实施对于黄河治理开发,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意义,加强学习宣传贯彻,狠抓落实,通过依法调水、依法行政,优化配置有限的黄河水资源,确保实现黄河不断流,减轻和消除黄河断流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滩区人与水争地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受黄河洪水、淤沙的影响.在黄河下游形成了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黄河下游滩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应作为治理及开发黄河的重要目标。以科学发展观重新认识黄河下游滩区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非常现实与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