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导选用同一块晶体,采用不同切割方式制成自泵浦相位共轭镜后的各项性能参数比较的实验结果。即对同一块BaTiO_3晶体材料,首先加工成0°角切割的常规自泵浦相位共轭镜,并具体测试该自泵浦相位共轭镜的各项性能指标。而后,将此0°角切割的常规自泵浦相位共轭镜进行再加工,制成异型自泵浦相位共轭反射镜,并采用同样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式,测量其各项性能指标。然后对两种不同切割方式的自泵浦相位共轭  相似文献   

2.
404自聚焦透镜用于端泵浦DPL唐淳,杨成龙(西南流体物理研究所,成都610003)耦合光学系统是端泵浦DPL的技术难点之一。激光二极管的光束质量不好,垂直于结平面方向的发散角很大,约40~50°,为了充分利用泵浦光能,它要求集光透镜的相对孔径(D/...  相似文献   

3.
在信号光保持e光情况下,通过改变泵浦光的偏振方向,实现了Ce:KNSBN光折变类光纤中两波耦合增益的提高。通过实验发现,在入射夹角为7°时,泵浦光存在着最佳偏振角度10°,可以获得最大的两波耦合增益。在信-泵比较小时,泵浦光在最佳偏振角度下可获得较高的两波耦合增益,并且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扇光栅的产生,提高输出信号光的信噪比。信-泵比为1∶100时,获得两波耦合增益和信噪比分别是0°偏振角时的1.3倍和2.0倍。  相似文献   

4.
用Q—YAG激光泵浦一块23.2°切割的,其尺寸为7×7×6mm~3的β-BaB_2O_4(BBO)晶体,研究角度调谐的BBO光参量振荡器。由两次宽带膜片构成平行平面参量振荡腔,两腔片对泵浦光的透过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1. 06μm激光脉冲泵浦非临界相位匹配(NCPM) KTP光学参量振荡器,获得中心波长1566nm的信号光输出。当泵浦光能量为100mJ时,输出信号光能量约为31. 9mJ ,相应的转换效率为30. 9% ,信号光脉冲宽度(10ns)比泵浦光脉冲宽度(30ns)小得多。当相位匹配角(内角)从90°到80°变化时,信号光调谐范围为1566~1596nm。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0°切和45°切Ce:BaTiO3晶体的受激光折变散射自泵浦相位共轭(SPS-SPPC)特性,获得的最大共轭光反射率分别为67 %和80 %.比较了两种样品内部光路形成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45°切样品不仅具有更高的反射率,而且入射角在较大范围内都能获得较高的共轭光反射率.对此作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7.
二极管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TEM00模输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针对大功率二极管 (LD)侧面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光耦合及泵浦结构方面的问题 ,我们设计了一套相应的高效光耦合系统及三个二极管 1 2 0°对称泵浦的结构系统。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高重频、高效率的 TEM0 0 模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8.
张伟  万勇  陈鸿鸣  吴振宇  王滨 《激光与红外》2011,41(12):1319-1322
为得到3~5 μm的中红外输出,对非共线泵浦砷酸钛氧钾(KTA)的临界相位匹配(θ=41.4°,φ=0°)光参量振荡器(OPO)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当以电光调Q的Nd∶YAG激光器泵浦KTA-OPO时,对应输出为3.75 μm的中红外激光,重复频率为1~25 Hz,最高输出单脉冲闲频光能量≥4.5 mJ。  相似文献   

9.
杨美霞  岳通  钟鸣  任钢 《激光与红外》2011,41(2):164-168
将光束绕光轴旋转的思想应用于改善固体激光谐振腔失调,增益不均匀,泵浦热效应等问题。设计了束转动环形非稳固体激光腔。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束转动环形非稳腔的空间平均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对于固体激光器不同的泵浦方式,光束旋转产生的空间平均效应不同,其效果与光束旋转特点、泵浦方式、腔的放大率、束转动角度等有关。本文对几种不同形式的增益不均匀进行计算,对于增益介质横截面一维方向不均匀和角向不均匀的情况,束转动90°环形非稳腔能有效补偿空间不均匀。得到的结论为束转动90°环形非稳腔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采用单个增益芯片实现双波长输出的光泵浦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VECSEL)。VECSEL所用的增益芯片发光区由两组不同发光波长的量子阱组成,其中一组发光波长较短的量子阱采用吸收区泵浦的方式,另一组发光波长较长的量子阱采用阱内泵浦方式。在VECSEL工作时,吸收区泵浦的短波长量子阱率先激射,由于发光波长较长的量子阱对短波长量子阱的强度调制效应,此时可以观察到两种波长的光谱峰值强度随时间周期性振荡,采用高灵敏探测器观察到VECSEL此时的输出激光呈现出脉冲输出形式。随着泵浦功率进一步增加,VECSEL的输出激光呈现稳定的双波长输出,激光波长峰位分别位于967.5 nm和969.8 nm。VECSEL双波长稳定输出时的最大激光功率可以达到560 mW,光斑在正交方向呈现对称高斯形貌,正交方向发散角分别为6.68°和6.87°。  相似文献   

11.
杨立书  鲁士平 《量子电子学》1994,11(4):285-287,303
我们用坩埚下降法生长出φ20×60mm的硒镓银单晶,在11mm长的AgGaSe2倍频器中获得了TEACO2激光的倍频输出,在15.16mJ泵浦光下5.3μm倍频光单脉冲输出能量为402μJ,其内部能量转换效率为2.66%,外部匹配角宽度约为4°。  相似文献   

12.
报导一种用重复频率1次/秒,双45°LN电光调Q,Nd:YAG一级振荡二级放大,输出e偏振1.064微米激光做泵浦源,实现双谐振温度调谐的LiNbO_3光参量振荡器。泵浦激光脉宽30毫微秒,输出能量在120毫焦耳左右。用掺1%MgO:LiNbO_3做参量晶体,以相位匹配角Q=49°切割。参量振荡腔采用平面腔结构,宽带腔片在1.8~2.5微米范围内高反,1.064微米T≥90%。整个参量腔放入200℃左右可调的恒温槽中,恒温精度±0.2℃。参量振荡输出波长由一  相似文献   

13.
由一行延时所组成的亮,色数字分离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2选1开关的切换频率为2fac,设输入信号的样频为4fac,因此开关K1每隔一个样点切换一次,于是对相继输入的剐载波相位依次为0°、90°、180°、270°的样点。在0°和180°时开关置1端,在90°和270°时K1置2端。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14.
1064nm泵浦的角度调谐PPLN光学参量振荡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声光调Q Nd:YVO4激光器输出的1 064 nm的激光做泵浦源,用单周期的周期极化LiNbO3(PPLN),实现了角度调谐的准相位匹配(QPM)光参量输出.达到了内部角度4.74°的角度调谐(对应于外部角度≈10.30°的旋转),信号光调谐范围为1 499.9~1 506.5 nm;由于晶体温控炉尺寸的限制,没有实现大角度调谐.  相似文献   

15.
简讯     
我国研制成第一台ps脉冲光参量振荡器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福建物构所共同研制的“ps同步泵浦双晶体BBO光参量振荡器”,于1991年2月6日在合肥通过了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这台振荡器由主被动锁模脉冲YAG激光器的倍频光脉冲序列作为泵浦源,腔内置入两块45°偏置的泵浦光转向镜片,它有利于腔参数的选择;两块BBO晶体以“走离效应”互补方式设置,减小了“走离效应”,从而相  相似文献   

16.
采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测量系统,在1.06μm激光波段,测量了1″级四面体角反射器俯仰角0°时,方位角±50°范围的LRCS,并对由四面体角反射器组合而成的梯形合作目标进行了俯仰角0°~24°变化时,方位角±64°范围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角分辨率1°。给出了实验曲线与数据,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较好吻合。表明合理选择角反射器组合形式,保证加工精度,可以增强反射信号,扩大光测范围,实现在恶劣条件下,雷达的远程和大角度范围跟踪。最后讨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侧面泵浦(N+1)×1耦合器不同泵浦臂数量对侧面泵浦耦合器效能的影响,并在实验中验证了分析结果,得到侧面泵浦耦合器中耦合效率随着泵浦臂数量增多呈下降趋势这一结论.根据这一结论制作了侧面泵浦(2+1)×1耦合器,输出泵浦功率681 W,输出功率为同泵浦源(1+1)×1耦合器的两倍,有效地减少了因泵浦臂数量影响造成的耦合器总功率缺失.  相似文献   

18.
影响腔内声光调制输出光波形的因素很多,诸如激光腔的设计、泵浦电流和 YAG 棒热焦距的变化、声光器件的特性参量等。本文主要探讨声光器件换能器带宽、泵浦空间非均匀性及附加衍射对调 Q 激光输出光波形的影响。器件的工作带宽由激励源带宽、换能器带宽和声光互作用带宽三者综合决定。实验所用器件为纵波振动36°Y 切 LN/熔石英,载波频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的铌酸钾晶体的光学倍频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经计算机计算得到满足位相匹配的θ和ψ角。其中一些对应的角是 θ:19°20°30°40°50°60°70°80°90° ψ:0° 14.93°40.67° 46.86° 48.68° 48.61° 47.72° 46.78° 46.38° 实验值与计算值符合得较好。计算了该晶体第Ⅰ、Ⅱ类匹配的有效非线性系数;其最大值(Ⅰ类)为2.448×10~(-11)m/V,此时相应的匹配方向是:θ=22°,ψ=25.17°。在20°以后有效系  相似文献   

20.
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新乡(35.3°N,113.9°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2.9°N)幅度闪烁资料,并综合Kokubunil(35.7°N,139.5°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N)、Kashima(35.95°N,140.67°E,ETS—Ⅱ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3.7°N)和Yamaguchi(34.2°N,131.6°E,印度洋上空MARISAT卫星300km对下点纬度31.5°N)站结果,得到了如下东亚中纬地区电离层闪烁的特征:1.中纬区VHF和L波段电离层闪烁基本上是夜间现象,但夏季正午可出现次极大值;2.闪烁出现率季节变化明显,无论是VHF波段,还是L波段,其出现率均以夏季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3.逐年变化显著,夏季夜间,平均闪烁出现率与年平均平滑太阳黑子数(AASSN)的负相关关系明显,其它时间二者无关;4.夜间强闪烁和秋季午夜前后的弱闪烁,其出现率随Kp指数增加而减小,其它时间,则与Kp指数变化无关;5.夏季夜间强闪烁的平均出现率可能有经度效应,即新乡站强闪烁的夏夜平均出现率高于Kokubunji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