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首钢高炉降低焦比的实际经验,结论为精料是高炉生产的基础,它占首钢降低焦比总量的64.7%,讨论了喷煤,风温,铁水硅含量及装料制度对焦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锋 《中国冶金》2006,16(7):6-9
首钢1号高炉由于采取了改善原燃料条件、优化高炉操作、提高风温、富氧喷煤等措施,使得煤比大幅度提升、焦比显著下降。2005年11月,1号高炉煤比提高到136kg/t、平均焦比降低到322kg/t。  相似文献   

3.
马金芳  龚卫民  赵满祥 《炼铁》2007,26(6):20-24
对首钢迁钢1号高炉实现300kg/t以下焦比的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首钢迁钢1号高炉通过完善高炉操作制度,改善焦炭质量,提高富氧率和风温,达到了焦比288.35kg/t、煤比162.4kg/t的生产指标,有效降低了炼铁成本  相似文献   

4.
首钢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王颖生 《炼铁》2003,22(1):5-8
为了提高高炉煤比,降低焦比,首钢高炉进行了一系列攻关,如: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富氧喷煤,不断提高风温等,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2年上半年与1995年相比,焦比降低了140.5kg/t,煤比提高了85.7kg/t。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2006年首钢迁钢公司1号高炉实现焦比300kg/t以下所采取的加强对原燃料的质量控制及改进炉内操作等主要措施,为首钢大高炉建设提供技术准备、积累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湘钢2~#高炉于1986年进行了改造性大修,采用了无钟炉顶、陶瓷燃烧器、PC—584微机控制上料系统等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为其降低焦比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该高炉第二代自1987年3月投产以来,配合采用一系列的节焦措施,使焦比有明显降低,1989年达595公斤/吨铁,创造了湘钢炼铁史上高炉焦比最低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7.
青钢箩高炉大修投产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一直不理想,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尝试,通过采取精料入炉、富氧喷煤、装料制度调剂、炉顶设备检修、加强炉前操作及使用全风温等一系列措施,对高炉的稳定顺行、高利用系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焦比从384k加降至365k加,综合焦比493k加。同时提出了2^#高炉应更换为长风口、发展中心煤气流及提高风温等进一步降低焦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湖南省目前炼铁生产实际,对照国内先进企业找出湖南省高炉炼铁生产焦比指标的差距,并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降低焦比的重要途径是:狠抓精料入炉,加强设备管理和严格高炉操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锰铁高炉建立一定冶炼条件下的数学模型方程式,找出了冶炼锰铁理论焦比的计算方法,从而使高炉冶炼锰铁的操作水平有了比较的基准。在分析我国目前全焦、自然湿度送风冶炼情况下,提出了降低焦比的技术措施。这对设计新的锰铁高炉选定焦比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湘钢高炉炼铁焦比的情况,分析了影响焦比的主要因素,对近年降低焦比创历史最好水平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首钢高炉降低焦比的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民革  由文泉 《钢铁》2000,35(10):16-19
1991~1994年,首钢高炉经过了一轮大型化改造,5座高炉的平均容积接近2000m^3。近年来,为了探索高炉进一步实现低耗、高效及长寿的有效途径,结合生产实际,首钢开展了精料、提高风温、优化操作、加强炉体维护等多方面的研究。与1995年相比,1999年综合焦比降低了49.4kg/t,尽管受生铁限产政策的影响,有效容积利用系数仍达到了2.14t/(m^3.d)总结了这一实践的技术历程,并提出了未来  相似文献   

12.
黄东辉 《中国冶金》2015,25(1):16-20
高炉生产的稳定对于整个钢铁企业生产流程来说至关重要,高炉炼铁生产的工序能耗和生产成本都占到了钢铁企业生产的70%以上。为了回答什么是高炉稳定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计算、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一种判定高炉稳定的判据。对比分析了宝钢和首钢稳定性较好的高炉的焦比偏差,研究了高炉不同焦炭负荷和不同综合入炉品位条件下焦比递减额,探讨和揭示了高炉生产稳定水平的标准,提出了高炉生产稳定问题的技术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为恢复炉况及探讨超大型高炉冶炼规律,对首钢京唐公司高炉进行了风口焦炭取样分析,研究了其入炉焦炭热强度与焦炭反应性、焦炭冷强度与焦炭耐磨强度之间的关系;探明了风口焦炭的粒度、劣化度及渣铁滞留量;探索了渣铁滞留量与渣铁体积、风口焦炭粒度、煤比及炉渣二元碱度的关系;分析了炉缸径向焦炭粒度分布、风口前高透气性区长度、炉缸透气性等;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高炉操作建议并得到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风口焦炭取样分析可以作为高炉操作调整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了涟钢高炉焦比高的原因。通过改造设备,采用优质原料,改进高炉操作,提高煤粉喷入量,高炉焦比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根据以往有关焦炭质量和高炉操作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大型高炉今后在高生产率、低焦比条件下稳定操作所要求的焦炭质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新一代炼焦工艺(SCOPE212)的期待及其所具有的能满足上述大型高炉操作所要求的焦炭质量和特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攀钢高炉捣固焦冶炼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戈  刘勇 《四川冶金》2010,32(3):28-30
通过捣固焦在攀钢一高炉的工业实验及正常冶炼生产实践,表明使用捣固焦进行高炉生产是切实可行的。在高炉的日常操作调剂上,要采用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才能维持高炉的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7.
曹建林 《四川冶金》2010,32(6):35-37,51
对攀钢2号高炉近来因搭配使用捣固焦致使焦炭质量改善与指标不断创新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攀钢2号高炉抓住应用捣固焦致焦炭质量改善的机会,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合理使用焦炭,探索出高强度冶炼条件下高炉合理的操作制度,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断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18.
张贺顺  刘利锋  马洪斌 《炼铁》2006,25(6):7-10
首钢2号高炉在精料的基础上,通过积极调整送风制度和装料制度,合理采用强化冶炼措施,加强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实现了焦比280kg/t、煤比185kg/t的生产指标,在喷煤降焦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蔡皓宇  陈辉  张勇  武建龙 《中国冶金》2015,25(12):17-21
为了研究首钢高炉入炉碱负荷与炉内焦炭劣化的关系,利用碱金属循环富集模型计算碱金属在高炉内的最大富集量及在高炉内部不同部位的分布,然后进行焦炭在不同浓度碱蒸气下的熔损试验,通过反推计算最终得到了在不同入炉碱负荷情况下焦炭劣化的程度。结果表面,钾和钠在首钢高炉内最大的富集量分别为34.89和7.44kg/t,炉内焦炭已经发生严重劣化,反应性CRI为53.14%,反应后强度CSR为61.69%。要想控制住碱金属对首钢高炉的危害,入炉K2O和Na2O质量必须分别限制在0.48和3.11kg/t以内。  相似文献   

20.
李松柏  李华  张吉增 《山东冶金》2002,24(Z1):33-34
为降低生铁成本 ,张钢用粒焦代替部分合格焦炭入炉 ,加入量达 80 kg/t,置换比达 1.0 4,高炉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