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洋  赵万民 《中国园林》2007,23(10):54-56
生态空间控制是城市总体规划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生态城市的必然要求。以重庆长寿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探讨城市总体规划中生态敏感空间信息图谱的建构方法。以城市生态敏感空间识别与评价为前提,探讨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评价指标的选择、数据处理模型构建等内容,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敏感空间信息图谱的构建方法并叙述了详细过程。结果表明可以借助GIS和RS进行城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并构造其信息图谱,借助该图谱我们可以辅助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方向性拓展决策。  相似文献   

2.
黄欣  闫水玉  颜文涛 《中国园林》2023,39(10):117-123
重大生态基础设施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范围的生态安全有重要支撑作用。从空间治理视角,梳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概念范畴、作用意义、发展历程,回顾了中国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治理的4个发展阶段,剖析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治理逻辑、治理结构和实施路径3个方面,构建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分析框架。从功能协同、社会协作、管理协调3个维度,构建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实践框架。从国家层级、城市群层级和都市圈层级3个层级,探讨了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主要目标、定位和策略方向。最后,从优化制度环境、建立社会基础和提升治理时效等方面,提出了我国重大生态基础设施跨区域协同治理的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3.
城市拓展空间信息图谱的建构与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四川省武胜县城为例,通过对影响城市空间拓展的多要素进行综合空间叠加,得到城市空间拓展的适宜性地图。用2个缓冲同心圆和8个空间象限对城市的发展空间进行分割,分区统计16个目标区用地适宜性的数量特征,以雷达图的方式建立信息图谱并进行对比分析。信息图谱显示,武胜县城近期适宜的拓展轴向是东北西南向、不适宜的拓展轴向是西北东南向;远景拓展在东、南、北方向上无明显限制,西南、西北向则存在限制制约。信息图谱是城市发展基础条件分析的新模式,较一般的分析手法具有更强的简洁性和解释力。其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把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复杂因素以集成化、可视化、数量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从而为城市发展方向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方案到政策:"生态优先"的广州空间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态优先"是城市规划领域中提及最多的规划理念,但是如何实现这个理念值得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生态优先"的空间规划实践,将这些实践总结为"方案"和"政策"两个层面。接着,回顾和反思了广州这两个层面的工作,总结了广州"从方案到政策"的路径。战略规划确定了市域的生态结构、形态,为总体规划的空间方案提供支撑。而总体规划通过生态的综合研究进行了四区划定,并结合市域生态结构,形成市域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形态。进而,生态专项控规、基本生态控制线立法、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等工作将使方案转变为指导实施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旅游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通过分析区域内各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并从自然、社会和环境等生态因素中选取了坡度、坡向、高程、汇水排水、植被多样性、景观价值、光照等七个生态因子,采用单因子加权叠加法,应用GIS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对湖南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作生态敏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作土地利用开发、土地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划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荷兰的空间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典型,其规划评估体系十分先进成熟,覆盖了规划的编制与运行的全过程。与此对照,我国城镇规划的实施评估刚刚起步,尚未形成连续动态的评估系统。本文介绍了荷兰于2012年出台的《国家基础设施与空间规划战略》的制定过程,并对其实施前后的规划评估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评述了实施前评估中的预评估和战略环评的内容、方法及程序,探讨了各阶段评估的意义及对规划的影响,并对我国规划评估机制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水安全、水生态、水景观等水环境问题,以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以GIS为辅助设计手段,进行以水环境为导向的城市空间规划实践,并研究与法定规划的衔接办法。中观层面协调与水的关系安排城市各功能空间,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微观层面使水策略融入城市建筑空间组织,与修建性详细规划相衔接。证明了面向水环境的城市空间规划有利于提升城市水生态环境,若与法定规划有效结合可保障空间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改善通风的城市形态因素可以分为建筑和道路2个方面。建筑形态的通风评价主要采取综合迎风面积密度方法,将城市建筑环境转化为具有数值属性的栅格,从而提取城市建成区的通风廊道,但是该方法忽略了城市重要的通风路径——城市街道。以街道的朝向为主要评价对象,挖掘线状要素城市道路的通风廊道,作为建筑形态通风廊道划分方法的补充。根据通风潜力随夹角的变化规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进行街道的通风潜力评价,在综合迎风面积密度密集的区域,存在通风潜力较高的城市街道。  相似文献   

10.
从公路选线、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到公路运行管理,3s技术的信息分析方法有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遥感航测制图更有其速度快、质量高、节省人力物力的优势,而三维遥感数据是公路勘测设计自动化的基础,足体现设计思想、优化路线方案最先进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绍兴袍江新区两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为例,回顾了生态导向的空间规划历程,针对规划区的自然环境特色,提出了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探讨了两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方案的规划技术框架、规划构思、空间布局及生态规划技术手法,并对方案进行了规划效益评价,以期检验规划效果。  相似文献   

12.
借助GIS数据分析模型,构建以生态服务为核心价值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客观评价方法。基于Birkeland的"提供生态服务的正开发"理论,提出绿色基础设施是一种能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途径。从绿色基础设施所能够提供的两大与植被有关的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的支持与碳调节出发,以上海临港新城为基地展开研究,创立易于操作、直观的生态服务效能评价的计算机方法技术,即GIS生态服务评价模型(GEEM),通过对十二大生态因子的研究,阐述生态服务效能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空间形态的耦合机理,对进一步优化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形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靳利飞  孟旭光  刘天科 《规划师》2021,37(19):65-71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规划领域面向生态文明的重大变革和重要任务.在国家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以治疗、预防生态病为出发点的国土空间规划日趋从服务于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向服务于保护资源环境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元化的空间高质量发展目标转变,更加注重多元目标驱动下的技术+政策的双重逻辑转型.具有统筹立体开发区域属...  相似文献   

14.
罗巧灵  马杰  郑振华  郑金 《中国园林》2022,38(6):97-102
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从空间上明确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是生态保护政策落实的关键。“双评价”指南中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主要针对省级尺度,缺乏市县尺度的修正和细化方法。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县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基于江夏区地域特征,选择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内涝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物种”维度优化生物多样性维护评价方法并利用Info WorksICM水动力模型探索内涝风险评价方法;综合单项评价结果得到初判结果;结合政策性生态保护线、自然保护地和重要自然要素修正初判结果。结果表明:江夏区生态保护极重要、重要空间面积分别为565和220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4.2%和13.3%。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中国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发展历史,指出生态空间类规划曾经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系统"得以逐步发展和丰富。在当前"一优三高"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地位将发生跃迁,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将逐步建立,规划的编制要从4个方面调整编制思维,即做好生态空间棋盘、协调城绿空间布局、提供多元服务供给和完善规划治理模式。未来在基础理论方面要着力于生态空间治理的"影响动因及其演变规律""参与主体及多元治理"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6.
“3S”技术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文兵 《安徽建筑》2006,13(1):16-17
"3S"技术作为新兴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信息科学技术,在近十余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GIS、RS技术在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应用,并对“3S”集成技术在未来“数字城市”建设中将发挥的作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生态导向的空间规划历程,对生态导向的空间规划存在问题的进行反思,提出针对性的规划对策,并以绍兴袍江新区两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为例,探讨了两湖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方案的规划技术框架、规划构思、空间布局及生态规划技术手法,并对方案进行规划效益评价,以期检验规划效果.  相似文献   

18.
贺妍  吴雷  雷振东 《中国园林》2021,37(7):89-94
法国空间规划极其重视景观生态环境营建,通过长期系统地开展国土空间的规划与治理,塑造了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与良好的多样景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莱斯帕尔镇《地方城市规划》为例,概要介绍了法国市镇空间规划的成果构成,全面总结了该市镇规划从基础研究到规划成果再到成果修正中,包含的景观格局构建、景观更新、生境营建、自然资源利用、空...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重经济轻保护、重遗产轻环境等问题,促进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能够有效推动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的高品质空间建设。佛山是一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平衡好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以佛山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在摸清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搭建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联动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空间保护体系。首先,全面挖掘和梳理佛山市多层次多元化的生态-文化资源,划定不同等级的资源集聚区;其次,提出“文化遗产+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空间保护体系构建策略;最后,构建“生态基底+遗产空间+遗产廊道”的分级分类空间保护利用模式。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从文化遗产单体保护到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系统性整体保护的转变,对于城乡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GI)不同于传统的保护战略,它是将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规划以及精明增长等一系列理念融入于生态保护方法之中。本文基于GI作为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研究,选取美国马里兰州的GI的规划与评价以及香港的GI的设计和实施作为典型案例,在GI的研究尺度、对象、问题、目的、指导原则、结构和形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尝试提出国内其他地区、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发展主题下的GI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