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库防洪调度模糊迭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多目标水库防洪调度目标的权重确定一直是实际防洪调度中的难点,本文提出了根据决策者推荐的多个满意方案,用以同时确定目标的权重和方案隶属度的水库防洪调度的模糊迭代方法。由于决策者的意图隐含在推荐的方案中,排序结果更为合理和客观,同时避免了实际工作中确定权重的困难,与强大人机交互系统为一体,可显著提高决策效率。 相似文献
2.
综合利用的水库兴利调度通常考虑的是多目标问题,并且部分目标存在模糊性,可以应用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进行决策。为尽可能消除决策过程中的人为性,本文以白石水库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水库兴利调度决策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目标可变模糊优选模型进行决策。详细阐述了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可为水库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模糊模式识别迭代模型及在优选水电装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笔者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体系的框架下,本文提出模糊模式识别迭代模型,以及迭代与决策者经验知识相结合的多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为多目标或多指标系统优化中确定指标或目标权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及其在察尔森水库洪水调度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洪水调度决策是多目标决策问题,目标和决策过程都存在模糊性,因此采用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模型。首先详细介绍了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模型及其适用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用于察尔森水库洪水调度决策的实际,对水库的洪水调度方案进行了优选。实践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目标综合利用水库兴利运行调度图的绘制,结合工程设计中的体会,探讨绘制运行调度图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基于协商对策的多目标群决策模型及其在白石水库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库兴利调度决策的多目标性和群决策特点,重点研究了基于协商对策的多目标群决策模型。以白石水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决策群体间利益和冲突性,构筑了由冲突双方和仲裁方组成的三方仲裁局势,详细阐述了模型的决策过程。通过对该水库的可行兴利调度方案集进行优化决策,最终得到满意方案,为白石水库的实际运行提供依据。文中研究与应用的决策模型也可用于类似的决策分析中。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库优化调度理论,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水情测报系统有效的水文预报,从汛期降低汛限水位,重复利用兴利库容的角度出发,对恰海电站电力调度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实际应用,优化后的调度模式在增加发电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水库的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13.
14.
广东潖江蓄滞洪区采用新形势下的调度原则以后,使得清西围缺少了相应的调度方式。为此,建立了一维和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学模型,并采用该模型模拟计算了在北江300 a一遇洪水的工况下,潖江蓄滞洪区改变调度原则后,清西围不同开启时机、不同扒口位置及参数的调度运用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广东潖江蓄滞洪区与清西围联合运用,可使石角站的洪峰流量削减至50 a一遇以下,从而能保障北江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当清远站的洪峰流量Q达到13 600 m~3/s时,启用清西围下游的恒屏段扒口(Z=10.9 m,B=300.0 m)的方案最优。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广东潖江清西围的管理决策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对北江下游防洪体系的优化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办公室成立30年了,30年来,水调办在安排水量调度方案、发电高度、灌溉期的调度、缓解下游用水矛盾、防凌调度、水库蓄水、水库排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比较出色地完成了水库在发电、灌溉、工业及城市用水等方面的综合利用任务,各方面对水调办的工作非常满意,多次受到上级单位和国家防总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16.
极端暴雨洪水给流域防洪调度带来了巨大考验,依靠单个水库独挑蓄泄重任已不能满足防洪要求,亟需探讨在突发汛情时梯级坝工程的联合应急调度方案.为此,以优化理论为指导,以梯级坝泄流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依据坝群的运行原则,设定各库区的水位、流量等约束条件,综合考虑橡胶坝的塌落时刻及塌落速度(时长),建立梯级坝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基... 相似文献
17.
18.
19.
针对泥石流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解决传统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过程中指标权重和隶属度确定易受到个人经验和主观偏好的影响,以及定性概念和定量描述之间转换的限制问题,以单沟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应用云模型对模糊综合评价进行改进。评价结果表明:(1)通过改进的评价方法得到11条泥石流沟中处于中度危险的有3条,其余8条处于高度危险,与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20-2006)所计算的结果较为一致;(2)改进方法考虑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用单一的数字表示定性概念所带来的局限性,且综合考虑了评价结果的中心值、模糊性和随机性,用云模型表示单沟泥石流评价结果极大地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视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