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前言醋酸乙烯不仅作为维尼纶合成纤维的原料有着重要的用途,而且可作为糊剂,土壤改良剂和涂料等。现在醋酸乙烯的生产一般都采用气相法,使乙炔与醋酸在气相下通过醋酸锌-活性炭催化剂进行反应。根据反应装置的型式,醋酸乙烯的生产可分为固定床法和流化床法两种。在以固定床生产醋酸乙烯时,由于催化剂层入口与出口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温度梯度,因此催化剂的利用率较低,很多催化剂没有老化就被卸出设备。同时在反应器中气流分布很难均匀,极易造成局部过热, 相似文献
3.
多层流化床分级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流态化分级与液体蒸馏间的类似性,对流态化分级性能及分级塔塔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流化分级效果十分明显,分级塔塔效率与分离因子有关,其相关曲线与精馏中塔效率与相对挥发度的关系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4.
简单说明了流化床反应器的发展,并对流化床反应器的主要结构以及流化床反应器的分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某规格为2 400 mm×10 000 mm的流化床反应器为例,对该流化床反应器的原有结构缺陷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与探索,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一套流化床反应器结构的优化与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流化床反应器结构优化后,原有缺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流化床反应器使用年限得以延长。 相似文献
5.
陈建峰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3,(1)
流化床反应器的放大,不仅涉及到反应器尺度的放大,而且还牵涉到设计细节问题特征性东西的改变。Werther Joachim提出了一个两相模型,用来估计放大对流化床反应器操作特性的影响,即所谓的放大效应。该模型综合考虑了鼓泡流化床的流体力学特性。文中考察了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了流化床的研究现状、流化床反应器特点、工业应用、分类以及对流化现象作了具体阐述;对有关流化床计算方面作了具体的介绍;展望今后流化床反应器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9.
10.
多层流化床沿着床高垂直地建立起浓度梯度和温度梯度,能使流化床中固体的停留时间分布得较均匀,是强化流化操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应用在催化反应中可以提高产品的转化率,在矿物焙烧过程中充分地利用了热交换逆流操作的原理。前人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很多工作。溢流管式多层床在设计中需要确定操作风速、层数、层与层之间的高度、筛板的自由截面积,溢流管的长度和直径等参数。这些参数与多层床流体动力学和溢流管的最大下料量密切有关。多层床设计要求:能实现连续操作、结构简单、阻力小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振动多层流化床煅烧装置的结构原理、参数选取、操作条件的确定、操作过程以及运用于煅烧纯碱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耦合流化床反应器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介绍了近期流化床-提升管耦合流化床反应器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对比了不同物性的颗粒在类似的流化床-提升管耦合流化床反应器内流动特性,发现不同物性的颗粒,在流化床-提升管耦合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流动特性有着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研究了顶层进料均匀性、进气及排气方式对多层流化床流化料层高度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布料越均匀,上中两料层高度越接近,且在低气速下易于形成较良好的流化层,但随着气速增大,其影响逐渐减弱;在低气速下进气方式对中下两料层均匀性有较大影响,但随气速增大影响也减弱,底部进气方式更易达到较好的料层均匀性;多釜串联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多层流化床内的流动混合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17.
《化工进展》2017,(9)
开发新型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始终是流态化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简介了循环流态化的基本原理以及床层内部流体动力学特性,然后从装置构型、操作工况、流动特性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和循环湍动流化床在实现提升管增浓的基础上,极大地改善了流化床体系中明显的不均匀时空流动结构,但是各有弊端,例如高密度循环流化床(HDCFB)中颗粒沿径向混合有很大的梯度,循环湍动流化床(CTFB)中存在强烈的轴向返混以及颗粒停留时间较长,且两者整体偏低的颗粒浓度进一步限制了其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等生产低碳烯烃工艺的应用;变径提升管反应器、内循环型提升管反应器以及多流型提升管反应器等新型反应器将提升管高效的气力输送特性与密相床内较高的颗粒浓度、高效的热质传递等优点相互耦合,在提升管内既能实现高密度输送又能形成均匀的流动结构,消除反应环境对产品分布的影响。最后指出,新型循环流化床的研究应从改善流动结构、发展优化组合技术以及建立统一流动模型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20.
流化床反应器过程强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维 《中国化学工程学报》2009,17(4):688-702
Fluidized beds enable good solids mixing, high rate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large throughputs, but there remain issues related to fluidization quality and scale-up. In this work I review mod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fluidized be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inciples of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PI), that is, effective bubbling sup-pression and elutriation control. These techniques are further refined into (1) design factors, e.g. modifying the bed configuration, or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and (2) operational factors, including altering the particle properties (e.g. size, density, surface area) and fluidizing gas properties (e.g. density, viscosity, or velocity). As far as two proposed PI principles are concerned, our review suggests that it ought to be possible to gain improve-ments of between 2 and 4 times over conventional fluidized bed designs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techniqu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