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给出了循环工作流程及计算方法,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循环COP值、制冷量与湿空气出口处工作溶液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差随热空气温度、环境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当热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循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开式循环具有启动快、COP值高、系统简单、造价低等优点,特别适合在高温炎热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为研究对象 ,根据工作循环的特点给出了循环工作流程及计算方法 ,并对循环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得出循环COP值、制冷量与湿空气出口处工作溶液与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差随热空气温度、环境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 ,当热空气达到一定温度时 ,循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闭式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相比 ,开式循环具有启动快、COP值高、系统简单、造价低等优点 ,特别适合在高温炎热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制冷循环基础上,根据冬季蓄能热泵循环运行特点对系统进行改进;并以西安地区为例对循环进行计算和分析,探讨其蓄能情况和影响系统工作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胡艳  徐士鸣 《太阳能学报》2005,26(4):497-502
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开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根据冬季蓄能热泵运行特点对系统进行改进;并以北京、西安、兰州3个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对循环进行计算并分析影响系统工作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循环。该新型循环在原有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附加高压发生器.使部分流体按单效循环工作.同时可将热源进出口温差加大到25~30℃左右,在热水进出口温度为85℃和60℃时,热力系数COP则能达到0.58左右。该循环非常适合于利用太阳能等低势热能制冷,能够产生显著的节能和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太阳能加热的空气为携热介质,以LiBr溶液为工作介质的填料塔型开式发生器,建立热质传递数学模型。对2种系统结构形式进行比较,并分别研究太阳能集热板温度、液气比、环境相对湿度以及填料层高度对溶液再生的影响,以揭示此类发生器内热、质传递的规律,为产品开发、设计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7.
模拟太阳能驱动吸收式装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报道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和供热两用装置在由模拟太阳能集热器提供的67-75℃热水驱动下,实施制冷循环及Ⅱ型热泵循环的试验研究结果。给出了驱动热水温度为定值及变值时吸收式装置的性能和经济指标随运转参数的变化关系,并分析了经济运行工况、制冷量与供热量间匹配关系及系统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吸收式循环,可以较好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解决传统吸收式系统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时存在的弊端。这种新型混合式吸收式制冷循环在两级吸收式循环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附加高压发生器,发现影响系统COP值的因素主要是LiBr溶液浓度与低压发生器中的压力。在溶液浓度与压力的允许范围内时,新型循环的高压发生器再生出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提高高压吸收器吸收剂浓度从而减小其压力。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各种性能特性,得出影响系统热力系数(COP)可达0.55,驱动热源的可利用温差最高可达35℃。  相似文献   

9.
用于深度冷冻的自行复叠吸收制冷循环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可利用热能获得深度冷冻的吸收制冷循环,通过对新循环与传统吸收制冷循环最低制冷温度的比较,证明新循环能取得比传统吸收式制冷低得多的蒸发温度。对新循环的不同工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发现新循环的冷凝蒸发器中两股流体热容量是否匹配是决定COP值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澳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具体阐述了该制冷循环的几种典型结构,包括单效、双效、两级以及三效涣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了各种制冷循环的优缺点以及目前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了太阳能澳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性能特点受冷媒水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口温度、加热蒸汽温度、污垢系数及不凝性气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提出了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现存问题,最后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兴起,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将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设计研究了小型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对吸收器、蒸发器、发生器均采用传热传质分离设计,通过高效板式换热器的预先冷却或加热的方法,实现了对发生过程、吸收过程、蒸发过程的传热和传质分离,达到了制冷机小型化的目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制冷量和COP值随太阳能热水温度升高而升高;在某个全天的测试过程中,制冷量最大为3.7kw,COP最大为0.5,日平均制冷量为2.34kW,平均COP为0.34;实验机组的电制冷系数要高于普通的电制冷空调,其平均EER达到了3.25.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结果表明:新循环比传统循环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吸收器负荷,而且在相同的蒸发温度时,发生终了温度越低,新循环相对传统循环COP的提高幅度以及吸收器负荷的减少幅度越大;相同发生终了温度时,蒸发温度越低,新循环相对传统循环的COP提高幅度以及吸收器负荷的减少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内传热传质耦合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  王如竹 《新能源》1999,21(3):6-11
用多孔介质理论方法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并相应地按多孔介质的质量、动量、能量传递过程建立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内传热传质耦合求解的数学模型。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对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与计算,并可进一步用于系统的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废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以及对汽车制冷系统的技术要求,提出了一种采用直接风冷的,以汽车发动机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的新型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在设计工况(空气温度35℃,冷凝温度55℃,制冷剂蒸发温度3℃,制冷负荷30kW)下,对采用R124-DMAC工质的混合制冷循环进行热力计算,其综合性能系数(COPint)为14.85.通过热力循环分析发现发生器负荷率和环境温度变化对混合制冷循环工作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恒温热源内可逆四热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建立不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模型,考虑环境热源到制冷空间的热漏以及工质与外部热源间的热阻损失,导出牛顿定律下循环的制冷率和制冷系数的基本优化关系、最大制冷系数及相应的制冷率和最大制冷率及相应的制冷系数;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循环参数对循环的制冷率、制冷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对开式简单布雷顿制冷循环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优化,根据本文第一部分建立的热力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给出了空气制冷循环制冷率分析和优化结果,在输入功率、装置总的流通面积和总的热导率约束条件下制冷系数分析和优化的数值计算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的压缩机入口压降使制冷循环时的制冷率最大;当给定循环输入功率和装置总尺寸时,存在压缩机最佳入口压降使制冷循环时的制冷系数(制冷率)最大,存在最佳的高低温侧换热器热导率分配使制冷系数最大;最大制冷系数(制冷率)对压缩机压比有最大值。  相似文献   

17.
李薇  程有凯  孙荣亮 《节能》2010,29(7):59-61
在两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太阳能驱动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大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内,新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有较高的热力系数。该循环系统的中间压力、中间浓度对系统的热力系数和热源可利用温差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动力工程学报》2017,(4):329-334
基于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原理,建立了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关键过程的数学模型,开发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模拟计算程序,研究了蒸发温度、发生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对吸收式热泵主要评价指标性能系数ηCOP、循环倍率R、温升能力ΔT和放气范围ΔX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收温度一定时,循环倍率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系统的ηCOP先急剧增大,然后缓慢减小;当吸收温度一定时,循环倍率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系统的ηCOP先缓慢减小,然后急剧减小;当蒸发温度一定时,循环倍率随着吸收温度的升高逐渐升高,系统的ηCOP先缓慢增大,然后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氨水吸收式循环将太阳能与地热两个热源结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制冷与供热系统。由于热源温差的协调配置,该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特性。还研究了热源温度以及重要内部操作条件对系统制冷、供热效率的影响规律,探讨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低温热源驱动的单效/双级(SE/DL)吸收式制冷循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滢  朱玉群  耿玮  张骏 《太阳能学报》2002,23(1):102-107
文章提出了一种可以充用利用低温热源(水、汽等)驱动而获得较高制冷量的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单效/双级循环)。该循环采用加大源温差的思路,具有单效循环和双级循环的优点。文中给出了循环的流程、各设备的有关计算公式和循环的性能指标,并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循环性能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表明,本循环适于以低温热水为驱动热源,循环热力系数在0.42-0.62之间,热源出口温度可降到55℃左右,并可在57.5℃左右获得最大制冷量,其值约等于由相同进口温度、相同流量的热水驱动的单效机的4倍。因此,该循环特别适宜于利用低品位废热、地热、冷热电三联供、太阳能制冷等场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