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苗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4):32-33
可转换债券因其独特的金融性质,受到越来越多投资的关注和欢迎,对其定价理论的研究也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可分为纯粹债券价值、转换价值和期权价值三个部分,其中期权价值的确定有一定的困难。本在布莱克-舒尔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支付红利、美式期权和稀释效应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更适合于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的估算。 相似文献
2.
可转换债券是公司金融衍生品的一种重要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实际。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构成进行了分析,进而作出几点假设,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模型对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进行估价。选择2组实例进行可转换债券的估价,结果发现估算价值与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相对接近,因此该定价方法对发行价格的计量可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颖瑜 《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7(2):19-20
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是现代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并提出发行可转换债券要与资本结构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可转换债券价值评价的方法,并通过分别比较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与普通债券、普通股股票集资,说明在何种情况下发行可转换债券是对公司有利的,从而揭示出发行可转换债券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可转换债券价值由债券部分和期权部分组成。在不考虑赎回和回售等附加条款的情况下,其期权部分可看作为一种美式看涨期权。在已知可转债的定价后,在对数效用函数下,利用一般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得到可转债最优投资组合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7.
8.
9.
基于信用风险模型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介于股票和债券之间的混合证券,同时面临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对其定价较为困难.基于Duffie和S ingleton(1999)的信用风险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而且,该模型考虑了债券的赎回情况.由于可转换债券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并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点,应用Longstaff和Schwartz(2001)提出的最小二乘Monte Carlo模拟算法来计算每条模拟路径的最优停时,进而得到了可转换债券的价格.最后,应用一个简单的算例说明了模型和算法. 相似文献
10.
假定股票遵循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利率满足由分数布朗运动驱动的Hull-White模型.利用分数布朗运动随机分析理论与方法,建立了随机利率下可转换债券定价数学模型,得到了可转换债券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1.
12.
B—S期权定价模型在可转换债券定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爱香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2):88-90
随着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可转债的定价问题日益为企业和投资者所关注。从布莱克_舒尔茨 (Black_Scholes)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可转债的定价理论 ,并以西钢转债 (代码100117)为例 ,比较了可转债的理论价值与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可转换债券的性质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详细考察2个重要基础随机变量——票面利率与股票价格——的基础上,运用无套利原理推导出了浮动票面利率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其特例就是Black.Scholes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4.
对可转换债券的性质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详细考察2个重要基础随机变量——票面利率与股票价格——的基础上,运用无套利原理推导出了浮动票面利率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其特例就是Black-Scholes微分方程.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28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最终成为了首家在核准制下经批准可推出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但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否已具备了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条件、其发售条款与国外类似条款相比,有什么不同,目前尚无定论.本文结合阳光转债(2002年4月)和美国GM公司(2002年3月)发行可转债的实际条款对比。清晰地反映出中国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继续探讨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可转债发行方案,从而顺利实现企业的资金融通和资本市场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于VaR的可转换债券市场风险测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转换债券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其价值包括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本文假设在一个相对极短的时间内,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则该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其中期权部分价值的波动.而短期内期权部分的市场风险又集中体现在其标的资产的价格和运动规律上.根据金融随机过程和Monte Carlo模拟的方法,计算出标的物为股票的期权的受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进而推算出可转换债券的受险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