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1 变速器的组成原理如图1所示,转臂1、行星轮2、内齿轮3组成了特殊的行星轮系.当机构运动时(转臂1为原动件),行星轮2节圆上的一点(柱销2′)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它与内齿轮3的节圆直径等长,这样就可以在体积小、结构紧凑的情况下得到一个较大的直线位移(等于四倍的转臂长),4为带有齿条4′、4″的导槽,由柱销2′带动,导槽的有效长度及齿条的有效长  相似文献   

2.
唐东先 《机电工程技术》2001,30(7):28-28,42
一种利用离合器作行星运动,经差动轮系而实现大范围变速的新型无级变速器,当输入转速为1500r/min时,输出为0-1000r/min,并且开机,停机时均可以调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演化过程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其运动学和传动效率,以及输出速度的波动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具有固化油膜特性的合成油(SANTOTRAC润滑油)研制成功,以及现代轴承钢材的滚动疲劳寿命提高,使滚动接触传动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机械式无级变速器采用滚动接触传动技术已日趋广泛,本文所述RX型差动行星式无级变速器系日本SHIMPO公司在检索了近230种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及其公式,计算钢球行星无级变速器的最小油膜厚度和膜厚比,并通过实例分析影响润滑状况的因素和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无物理心轴行星轮无级变速器@陈光武$温州良精变数机有限公司!温州325105 @余胜者$温州良精变数机有限公司!温州325105  相似文献   

8.
9.
杨厚华 《机械设计》1992,9(2):21-22,25
本文分析了一种新型行星摩擦——齿轮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参数:摩擦无级变速部分传动比分配,摩擦轮形状和压紧弹簧,功率和质量匹配,并给出了实测曲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郑甲红  梁治国等 《机械传动》1995,19(1):29-32,56
本文通过对该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演化过程的分析,着重研究了其运动学和传动效率,以及输出转速的波动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A new type of composite 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featured bypower flow divergence and dual-mode convergence, capable of improving CVT's efficiency and powercapacity or making A-MTS(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s) become continuously variable, is studied.With specific mechano-mechan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composite CVT systems as detailed exam-ples, its basic working principles are expatiated. General methods and key points in designing andrealizing such systems are also analyz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行星轮系损伤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行星轮系的损伤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动力学仿真的损伤检测方法。针对2K-H行星轮系,首先建立了健康与损伤状态的动力学模型,在分析模型仿真信号的基础上,提取了基于残差信号频谱边带的特征,然后采用仿真信号和试验数据对该特征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太阳轮缺齿损伤,该特征不仅具有理想的检测效果,而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根据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典型结构,分析了系统的传动比与啮合频率。为获得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轮齿接触力的变化规律,运用三维CAD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系统的三维实体模型,以ADAMS软件为平台建立了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给出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齿轮啮合传动时轮齿接触力的计算方法,验证了系统传动比,对小太阳轮与短行星轮啮合的综合接触力、x方向接触力和y方向接触力的变化规律及其频谱特性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接触力的幅值波动显著,具有明显的周期性。x方向接触力和y方向接触力具有相同的频谱特征,相位相差约90°。频谱中出现小太阳轮的旋转频率和系统啮合频率的1至7倍频率成分,存在明显的调制特性。通过对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虚拟样机仿真的研究,为改善系统动力学特性以及实现系统的动态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4.
行星轮系动力学新模型及其故障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星轮系中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建模难度大。行星轮既自转又公转,导致啮合点到固定在箱体上的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时刻变化,从而产生振动传递路径时变效应,增加了振动响应的复杂性。现有的动力学模型大多针对正常情况下的行星轮系进行建模,而且未考虑振动传递路径时变效应对振动响应的影响。针对以上不足,推导了行星轮系正常、裂纹及剥落三种情况下的时变啮合刚度算法,考虑振动传递路径时变效应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行星轮系正常、裂纹及剥落时的动态响应,并分析了它们的频谱特性。搭建了行星齿轮箱试验台以获取振动响应信号,与模型响应信号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为行星轮系的健康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多间隙作用下Ravigneaux型复合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建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与综合啮合误差的系统纯扭转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将齿侧间隙非线性函数表达为描述函数的形式,运用谐波平衡法(Harmonic balance method,HBM)将方程组转化为非线性代数方程组,使用逆Broyden秩1法进行迭代求解,得到系统的基频稳态响应。通过改变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与综合啮合误差的大小,分析参数变化对系统非线性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齿侧间隙的影响,系统动态特性曲线出现幅值跳跃与多值解等典型非线性特征,系统出现复杂的冲击现象;齿侧间隙、啮合刚度波动与误差波动的耦合使系统的非线性程度得以强化。基于描述函数的HBM法可用于求解更加复杂模型的基频稳态响应,为深入研究复合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啮合误差对复合行星轮系动态均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Ravigneaux式复合行星轮系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参数理论,建立采用中心浮动构件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传动系统的均载系数,获得各齿轮啮合误差与均载系数的关系曲线,进而分析安装误差和偏心误差对系统均载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行星轮的安装误差会导致行星轮出现持续的"偏载",而行星轮的偏心误差则会导致相应啮合副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冲击;如果合理布置行星轮的误差,使得其相对于系统的旋转中心呈辐射状对称,将能大大降低行星轮的误差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行星齿轮机构组成与原理的分析、内部主要控制装置的说明、3速行星齿轮机构工作过程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为汽车维修技术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过程提供了专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纯扭转动力学模型;对8种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固有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组合方式对行星传动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及模态动能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对组合行星传动一阶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方式对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的固有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钢/塑料齿轮组合行星传动的固有频率下降,可能会出现温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某设备两级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纯扭转动力学模型,模型在综合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与综合啮合误差等强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推导出系统在广义坐标下的量纲一动力学方程,并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对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了系统的非线性动态响应结果,综合运用分岔图、相空间轨线和Poincáre截面研究了激励频率、啮合阻尼比对系统分岔与混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级行星轮系在高速轻载工况下,由于齿侧间隙与时变啮合刚度等非线性因素的耦合作用使其具有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系统随激励频率的变化出现简谐运动、非简谐周期运动、拟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多种运动状态;系统通过Hopf分岔等多种途径由周期运动进入混沌运动;增大系统啮合阻尼比可使系统复杂运动状态区间缩小,稳定周期运动状态区间扩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内部功率流的分析,研究了功率分配系数与系统内部功率流的关系,建立了功率分配系数与单元传动比的关系表达式以及效率计算公式,确定了无功率循环的必要条件。结合具体实例,绘制了功率流图谱及效率曲线,通过有功率循环系统与无功率循环系统的对比,指出合理地选择单元传动比,可避免系统内部出现功率循环,从而获得高效率的传动。为封闭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有效简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