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扛板归不同极性溶剂提取部位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使用不同极性溶剂分别对扛板归进行提取,得扛板归不同极性部位。采用牛津杯法和两倍稀释法测定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结果:除醇沉物和水相残余物外,不同浓度的石油醚回流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三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三氯甲烷萃取物(1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最强的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分别为21.67 mm和23 mm,MIC均为0.312 mg/mL。结论:扛板归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抗炎活性部位以及提取方法对其的影响。采用70%乙醇回流和石油醚脱色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按照溶剂极性由低到高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所得样品用比色法检测其抗5-LOX活性。最终发现脱色后的白花蛇舌草抗5-LOX活性较好,抗炎主要活性在乙酸乙酯部位,其抑制率为66.98%。脱色后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可减少杂质对其抗炎活性的影响,乙酸乙酯部位可作为抗炎药物筛选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乌蔹莓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材经95%乙醇超声提取,醇提取物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以维生素C(VC)作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法、ABTS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各部位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乌蔹莓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相同浓度下,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正丁醇部位和乙醇总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的铁还原力最显著。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乌蔹莓各提取物清除能力与其样品浓度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乙醇总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4.
对苦木科臭椿属植物臭椿的果实凤眼草(Ailanthus altissima)的95%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得到了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重点研究了4种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和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均...  相似文献   

5.
苦葛藤提取物对玉米蚜虫的杀虫活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蕊  李彪  华燕  熊智  叶敏 《农药》2011,50(11)
[目的]通过研究苦葛藤对玉米蚜虫的杀虫活性,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苦葛藤中的活性成分,以浸虫法测定苦葛藤的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缢管蚜的触杀活性.[结果]苦葛藤的几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缢管蚜有明显的触杀活性.经125mg/L正丁醇提取物处理72 h后,玉米缢管蚜的校正死亡率达100%.[结论]苦葛藤正丁醇提取物对玉米缢管蚜有很强的触杀活性,其LD50值为14.55 mg/L,4种溶剂提取物杀虫活性的顺序为正丁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水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15)
紫苏、甘草、丁香、连翘经乙醇提取得到提取物,提取物再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到最好的抑菌部位;再将这四种最好的萃取物按照正交表L_(25)(5~6)复配,相同浓度不同配比的萃取物抑菌活性差别很大,有降低抑菌活性,有提高抑菌活性,当四者的比例为5:3:2:1时,混合物具有最佳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8.97+1.23) mm、(24.17+0.29) mm,(27.87+0.23) mm。提取物复配抑菌活性不同,可能是不同成分的抑菌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贺兰山紫蘑菇为材料,研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提物对乳腺癌231细胞的抑制效果,通过乙醇浸提以及有机溶剂萃取等步骤得到各有机相后,采用MTT法筛选各相萃取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贺兰山紫蘑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乳腺癌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效果最佳,在浓度为0.225 mg/m L时抑制率可达96.99%。而水相提取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
金银花叶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滤纸片法和D值计算法研究了金银花叶中天然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的氧化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的乙醇提取物抗菌谱较广;乙醇提取物水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测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8%和0.5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羟自由基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在1 mg/mL的低浓度下就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地肤子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对4株细菌和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再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所分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1.3μg·mL-1,经1 HNMR、IR及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地肤子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叶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滤纸片法和D值计算法研究了金银花叶中天然抗菌物质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抗羟自由基的氧化活性。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的乙醇提取物抗菌谱较广;乙醇提取物水溶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效果最为显著,测得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8%和0.5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叶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羟自由基氧化活性,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在1mg/mL的低浓度下就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广州化工》2021,49(8)
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的方式提取炮制前后的铁皮石斛茎条醇提物中的活性物质,分析比较其炮制前后三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铁皮石斛茎条炮制前后醇提物的三种萃取物均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但炮制后的铁皮石斛茎条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均比未炮制的茎条有明显提升,且乙酸乙酯萃取部分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2.
探索荆条的抑菌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荆条花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荆条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好于叶。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0 g/L时,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7.72%、77.32%、72.69%和71.37%。荆条花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抑菌活性较高。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32 g/L和0.23 g/L;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5 g/L和0.20 g/L。石油醚萃取物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抗癌药物多为化学药容易发生癌细胞耐药现象且副作用多,为了寻找新的抗癌药源,并探究中草药配伍能否提高原有活性,本试验选用中药材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tata(D.Don)Makino、藤梨根Actinidia arguta(Sieb.&Zucc)Planch.ex Miq、两头尖Anemone raddeana Regel,对其95%乙醇单体提取物及配伍提取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部分用DPPH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部位筛选及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发现三种中药材的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层提取物,并且配伍后的中草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单一药材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茜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7.62%,LC50值2.633 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69.05%.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15,(5):887-889
采用70%乙醇提取洋葱,将其提取液经过三种不同溶剂萃取,萃取物对土壤中的放线菌、细菌及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实验研究,测定并比较不同萃取物对土壤放线菌、细菌、真菌的抑菌活性。对土壤放线菌、细菌、真菌抑制效果最好的溶剂萃取物分别为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其抑菌率依次为51.1%,75.1%,77.3%。洋葱的不同溶剂萃取物抑菌效果不同,且同一萃取物对土壤不同种类微生物的抑制效率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以龙眼核为原料研究龙眼核提取物对化妆品中常见腐败菌的抑制作用。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对龙眼核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再采用抑菌圈法和刃天青显色法测试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4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4种供试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乙酸乙酯相的抑菌效果强于正丁醇相,且其对4种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5625/1.5625、3.125/3.125、6.25/12.5和6.25/12.5 mg/m L。在此基础上,用HPD722大孔吸附树脂对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发现80%(体积分数)乙醇洗脱物抑菌效果最强,其对4种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78125/0.78125、1.5625/3.125、1.5625/3.125和6.25/12.5 mg/m L。  相似文献   

17.
石榴皮抑菌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石榴皮初提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甲醇、氯仿及正己烷提取物中,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为显著.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石榴皮溶剂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和棉花立枯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在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中,以正丁醇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在质量浓度为200 g/L时.对4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大于70%,而对玉米小斑菌的抑制作用达90.67%,其EC50值为26.2 g/L.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杜仲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能力。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离杜仲叶有效成分,分别评价了不同溶剂组分对DPPH·、羟基的清除效果及对ACE的抑制能力。不同溶剂萃取物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研究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76.55%;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羟基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48.9%;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CE活性抑制率最高为30%。ACE抑制率与DPPH·、羟基清除率及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在研究抗氧化及ACE酶抑制剂时正丁醇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应被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可能是抑制ACE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幸涛  刘倩 《广东化工》2013,(21):24-25,44
文章用溶剂提取法从柑橘皮中提取抑菌活性成分.用滤纸片法和最低抑菌浓度法(MIC)判断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h时的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显著.短时间(10 min)热处理(100℃)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4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浸泡地黄,对地黄不同极性段成分进行提取,得到不同极性段成分的各种浸膏。通过硅胶柱层析对浸膏进行分离浓缩,用纸碟法研究其不同极性段成分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氯仿浸膏60%石油醚一40%氯仿洗脱液、20%石油醚一80%氯仿洗脱液,乙酸乙酯浸膏,正丁醇浸膏等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