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薇  张洁  纪兆华  王安其  彭永臻 《化工学报》2016,67(6):2533-2541
采用连续流MUCT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研究短程生物脱氮的实现,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PCR)分析全程脱氮向短程脱氮转变过程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的动态变化。通过降低溶解氧浓度为0.5mg·L-1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为6h,实现短程硝化,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90%。在短程硝化稳定运行阶段总氮去除率高达90%以上,远远大于全程阶段的74%。QPCR结果表明全程脱氮阶段水力停留时间的缩短使AOB细胞数呈现下降的趋势,NOB细胞总数稳定维持在108cells·(g dried sludge)-1。短程脱氮阶段,AOB细胞数小幅度上升,由3.17×106cells·(g dried sludge)-1增长到1.32×107cells·(g dried sludge)-1,同时AOB占全菌的比例也小幅度增长。NOB的细胞数在5.9×107~1.78×108cells·(g dried sludge)-1之间波动。NOB占全菌的比例由1.44%下降到0.47%。因此,MUCT工艺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系统中NOB丰度降低及活性抑制是实现并维持短程生物脱氮的重要原因。短程脱氮运行期间由于控制低溶解氧浓度和短的水力停留时间,AOB丰度及相对含量没有显著增加,甚至下降,但不会影响氨氮和总氮的去除。  相似文献   

2.
基于COSMO-RS方法筛选离子液体分离乙酸乙酯-乙腈共沸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COSMO-RS方法探究了不同离子液体在分离乙酸乙酯-乙腈共沸物系中的应用;通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COSMO-thermX预测离子液体分离效果的准确性。离子液体的选择性和不同离子液体对乙酸乙酯-乙腈近沸点处相对挥发度的影响为指标,计算和分析了17种阳离子和13种阴离子组成的221种离子液体对乙酸乙酯-乙腈共沸物系的分离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有[OAc]和[Cl]的离子液体对于乙酸乙酯-乙腈混合物的分离具有更好的促进效果,而阳离子的变化对于乙酸乙酯-乙腈混合物分离的促进效果差异较小。应用表面电荷密度分布(σ-profile)进一步研究了阴离子[OAc]和[Cl]对共沸物的影响,研究发现,阴离子[OAc]和[Cl]对乙酸乙酯-乙腈的分离效果影响顺序为[OAc]>[Cl];综合筛选结果,得出离子液体[BMIM][OAc]有望在乙酸乙酯-乙腈共沸混合物分离过程中成为一种高效的萃取剂。  相似文献   

3.
何志勇  罗军  吕春绪  徐容  李金山 《化工学报》2013,64(4):1269-127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检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N2O5/HNO3体系硝解DADN时反应底物、中间体和产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对303、313、323、333 K温度下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到各步的反应速率常数,并最终求得DADN到SEX和SEX到HMX两步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3996×104 J·mol-1和1.6598×104 J·mol-1,指前因子分别为2.2000×104 h-1和6.5178×102 h-1。同时,通过柱分离得到的中间产物经结构鉴定为SEX,对其硝基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DADN的硝解反应分两步进行,是一级连串反应过程,控制步骤是SEX到HMX。  相似文献   

4.
CD4+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主要分为Th1、Th2、Th17、滤泡辅助T细胞(T f 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CD4+T淋巴细胞功能取决于T细胞受体(T cell receptor,TCR),TCR的激活触发了内质网释放Ca2+,Ca2+作为细胞的第二信使,通过改变其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来参与细胞周期进展和增殖等多个生物活动过程,以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CD4+T淋巴细胞与脂肪肝、肝脂沉积、肝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本文就细胞内Ca2+对CD4+T细胞免疫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某些疾病新临床治疗方案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向晟  王超  庄钰  顾偲雯  张磊  都健 《化工进展》2022,41(8):4065-4076
聚丙烯醇的生产过程会产生乙酸甲酯-甲醇-乙酸乙酯共沸混合物,如果不及时处理,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文采用变压精馏的方式,针对乙酸甲酯-甲醇-乙酸乙酯体系设计了两种产品顺序不同的变压精馏分离序列,并采用遗传算法以年度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对两种分离序列进行优化设计以获得最优的设计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两种变压精馏分离方案的设备投资费用分别为5.6×105 USD/a和5.7×105 USD/a,能耗费用分别为8.8×105USD/a和1.0×106USD/a。此外,对具有经济优势的变压精馏分离方案进行了控制结构的构建,使该过程在面对进料流量扰动和进料组分扰动时仍能维持稳定,稳定之后的三种产品纯度仍能维持在设定值附近。  相似文献   

6.
碳酸锂是一种基础锂盐, 不仅广泛应用于传统化工行业, 也是生产锂电池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锂电产业蓬勃发展, 极大推动了原料碳酸锂的提取与制备研究。为了提取锂辉石中的锂来制备碳酸锂, 利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分析锂浸出液的除杂规律。对锂辉石进行转型焙烧、酸化焙烧、浸取, 锂辉石中98%左右的锂可进入液相, 得到锂浸出液, 然后根据溶解平衡理论确定3步除杂净化条件:1)中和pH至6.5除大部分Al 3+和Fe 3+;2)加入氧化剂将Fe 2+氧化成Fe 3+, 调 pH 至8.0除Fe 3+;3)调pH至10.0, 加入理论量碳酸钠(以液相Ca 2+计), 最终Al 3+、Fe 3+、Mg 2+ 等浓度低于10 -6 mol/L, Ca 2+质量分数约为2×10 -5。  相似文献   

7.
采用CD-WAX毛细管柱和FID检测器,以正癸烷为内标物,建立了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等6种苯类溶剂同时测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标准偏差为0.00240.1720,变异系数为0.61%0.1720,变异系数为0.61%2.9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2.9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70.9998,6种成分4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97.97%0.9998,6种成分4个水平的添加回收率为97.97%101.77%。该法分离效果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且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8.
陈莉荣  成路姣  谷振超  樊健  张凯  郑春丽 《化工学报》2018,69(12):5292-5300
以过硫酸盐(PS)为中心建立了C(天然磁铁矿)/PS、UV/PS、C/UV/PS氧化体系,分别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超滤膜法和有机物树脂分离方法分别对深度处理前后废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及亲疏水性有机物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生化出水中含有较多的难降解芳香性有机物,且以分子量(MW)<1×103的低分子量有机物为主,其次是MW>100×103和10×103~100×103的大分子有机物。疏水酸和疏水中性组分是废水中的主体有机物,其DOC分别占总DOC的45.88%和32.09%。C/UV/PS相对C/PS、UV/PS氧化效果更好,在原水pH,铁矿石和PS的投加量分别为3 g·L-1和2 g·L-1,紫外光照射功率为300 W条件下,氧化90 min时COD、UV254、DOC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9%、93.5%、84.1%和80.1%。从矿化效果来看,C/UV/PS氧化体系对MW>10×103的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深度处理后MW<1×103的有机物分子占比增加;该体系对疏水性和弱疏水性有机物去除效果较高,深度处理后亲水性有机物占比增加。  相似文献   

9.
电磁油水分离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效的油水处理技术,在导电性油水处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胜利油田典型联合站采出液实测电导率,理论分析了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并对不同含油量油田采出液的电磁分离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油田生产过程,提出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在油田中的应用方式。结果表明:油田采出液电磁分离具有超重力分离和气浮分离的优势,分离效率高;对含油104~105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实现原油富集;对含油103 mg/L的采出液,电磁分离可用于回注水处理。电磁油水分离技术为高含水油田采出液处理提供了新思路,对未来油田采出液油水分离新技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常规气、页岩气资源量均居全国之首。作为全国陆上第三大含油气盆地,面积达18×1014 km2。根据自然资源部组织的“十三五”资源评价,四川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达到39.94×1012 m3,其中,常规天然气资源量14.33×1012 m3,致密气资源量3.98×1012 m3,页岩气资源量21.63×1012 m3,累计探明储量6.14×1012 m3。川渝两地政府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高度重视天然气的发展与布局,并将天然气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千亿方产能基地建设,四川盆地天然气进入快速增长的“黄金发展期”。按照规划,到2025年,四川省内天然气年产量630×108 m3,天然气利用量350×108 m3;到2035年,四...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66889-U型膜固相萃取富集气相色谱法(GC)测定地表水中甲拌磷、百治磷和敌杀磷3种有机磷农药含量的方法。对萃取介质的选择、反应pH值、进样流速及进样体积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66889-U型固相萃取膜为富集介质,环境溶液pH值为7、进样流速100m L·min-1及进样体积400m L时,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最高值。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甲拌磷、百治磷和敌杀磷标线方程分别为y=4.115×104x-1.223×102、y=2.496×104x-3.442×102和y=3.781×104x+1.057×102,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检出限和测定下限分别为0.01μg·L-1和0.03μ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3%~5.64%,加标回收率为95%~105.6%。运用该方法检测湖水、河涌水及池塘水样品中甲拌磷、百治磷和敌杀磷,实际样品中均检出上述3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柿蒂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β-环糊精、有机溶剂添加剂、工作电压以及进样时间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6.0min内即可实现二者的良好分离,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峰高和浓度分别在501000μg/mL(r=0.9986),251000μg/mL(r=0.9986),25500μg/mL(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应用于索氏提取柿蒂中三萜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8.36%500μg/mL(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应用于索氏提取柿蒂中三萜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8.36%104.8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为了应对核电站突发严重事故时产生的高含盐放射性废水,设计制造了一套处理量为5 m3/h的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应急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了“过滤+反渗透+离子交换”的组合工艺。配制Co2+、Sr2+、Cs+质量浓度均为100 mg/L,TDS=7 000 mg/L的模拟放射性废水,用于评价该处理装置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应急处理装置对Co2+、Sr2+、Cs+的总去污因子(DF)分别为1.19×105、1.02×105、7.30×103,对3种核素的综合去污因子为1.74×104,3种核素的总去除率大于99.99%;同时,该装置对模拟放射性废水中的盐类也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基于该移动式放射性废水应急处理装置对废水中核素的优异去除效果,其可以作为核电站放射性废水的应急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4):754-757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快速测定儿童产品中2种有机磷阻燃剂,磷酸苯基(二叔丁基苯基)酯(DBPP)和2,2-双氯甲基-三亚甲基-双[双(2-氯乙基)磷酸脂(V6)的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萃取方法,不同萃取溶液,不同极性色谱柱对DBPP和V6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丙酮作为萃取溶剂,超声萃取样品中DBPP和V6,选用DB-5MS色谱柱进行目标物分离,质谱定量检测。结果显示,DBPP在0.0110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重现性良好。V6在110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重现性良好。V6在130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重现性良好。在0.0130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重现性良好。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内DBPP的平均回收率为89.3%10 mg/kg添加水平内DBPP的平均回收率为89.3%94.2%,相对标准偏差3.8%94.2%,相对标准偏差3.8%4.3%。在14.3%。在130 mg/kg V6添加水平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7.2%30 mg/kg V6添加水平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7.2%95.7%,相对标准偏差4.8%95.7%,相对标准偏差4.8%6.5%。DBPP和V6的方法检出限(S/N>10)分别为0.01,1 mg/kg。该方法快速简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易于操作,适用于进出口儿童产品中的DBPP和V6日常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基于人白血病T细胞株Jurkat的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immunoglobulin,ALG)淋巴细胞毒效价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人Jurkat细胞作为靶细胞,抗人T细胞兔免疫球蛋白(商品名:Grafalon)作为待检样品,建立其淋巴细胞毒效价定量检测方法。优化反应体系,考察细胞培养密度、细胞代次对待检样品效价的影响,并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验证。结果 优化的反应体系组成为50μL待检样品+50μL补体(1∶5稀释)+50μL细胞(5×106个/mL);细胞传代密度为2×105个/mL传代培养72 h或3×105个/mL传代培养48 h用于效价测定最佳;当细胞生长状态较好且一致时,从P10到P25代次的细胞效价测定结果较一致。采用该方法板内重复测定待检样品效价,变异系数(CV)为6.32%,重复性良好;不同代次Jurkat细胞测定待检样品效价6次,CV为4.15%,中间精密度良好。结论 建立了一种便捷、精确的测定ALG淋巴细胞毒效价的定量检测方法,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为模型,建立一种体外评价佐剂诱导人源化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方法。方法 以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为阳性对照,与佛波酯(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PMA)共刺激THP-1细胞,检测炎症因子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IP-10)、IL-1β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MCP-1)的分泌水平,分别对PMA终浓度(25、5、1、0.1 ng/mL)、刺激时间(4、16、24 h)和细胞密度(1×105、5×105、1×106个/mL)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条件。用不同佐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激动剂类佐剂Pam2CSK4和TLR4以及乳剂类佐剂MF59和AS03]与PMA刺激THP-1细胞,考察不同佐剂刺激产生炎症因子的水平。结果 炎症因子IL-8、IP-10、IL-1β、MCP-1的最佳诱导条件分别为:PMA终浓度0.1、1...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54-57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炼油废碱液进行生化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COD浓度2 0003 000 mg/L、硫化物浓度303 000 mg/L、硫化物浓度30150 mg/L、挥发酚浓度0150 mg/L、挥发酚浓度04.5 mg/L时,维持系统水力停留时间48 h,可实现出水COD浓度、硫化物浓度和挥发酚浓度分别为704.5 mg/L时,维持系统水力停留时间48 h,可实现出水COD浓度、硫化物浓度和挥发酚浓度分别为70300 mg/L、0300 mg/L、05.6 mg/L和<1.0 mg/L,去除率分别为80%5.6 mg/L和<1.0 mg/L,去除率分别为80%97%,94%97%,94%100%和98%100%和98%99%。当生化系统受到污染负荷冲击时,COD和硫化物处理能力3 d后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正>专利名称:聚丙烯和聚乙烯用碳酸钙填料母粒及其制备工艺申请公布号:CN103360680A申请公布日:2013.10.23本发明涉及高聚物加工助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丙烯和聚乙烯用碳酸钙填料母粒及其制备工艺。这种聚丙烯和聚乙烯用碳酸钙填料母粒的原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进行准备:功能改性碳酸钙晶须6080份,载体树脂1080份,载体树脂1020份,偶联剂0.520份,偶联剂0.53份,润滑剂13份,润滑剂13份。然后将各组分在1703份。然后将各组分在170210℃下保持10210℃下保持1020min,挤出造粒,得到聚丙烯和聚乙烯用碳酸钙填料母  相似文献   

19.
以一锅法合成一种新型的铁-铜双金属有机骨架(Fe/Cu-MOFs)纳米材料,将其作为荧光猝灭平台,以革兰氏阳性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例进行研究,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限为1.00×106 CFU/mL,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限为1.00×104 CFU/mL,将该方法应用于基围虾和八爪鱼中单增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94.4%~111%和89.3%~101%。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适合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分析,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实际样品的分析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判断预加氢反应进料换热器(E101)是否内漏,先通过预加氢反应器出口、预加氢反应高分罐出口、预加氢汽提塔塔底出口采样,样品的硫含量分析结果分别为35.9×10–6、75×10–6、0.8×10–6,表明预加氢反应器出口油样正常,预加氢反应高分罐出口、预加氢汽提塔塔底出口油样硫含量偏高,初步判断E101内漏;进一步通过E101(A-B/C-D/E-F/G)管程出口采样,样品的硫含量分析结果分别为38.6×10–6、43.8×10–6、49.9×10–6、78.5×10–6,表明E101(E-F/G)管程出口油样的硫含量偏高。由此得出结论为:E101(E-F/G)管束出现内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