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由于移动自组网Manet(Mobile Ad-hoc Networks)是一个无中心的网络且不存在值得信任的结点,传统的公平非抵赖协议因需要一个固定可信第三方TTP(Trusted Third Party)而不足以保证Manet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本文在可信平台模块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的安全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Manet中基于动态第三方的可信公平非抵赖协议,以取代固定TTP,提高协议效率,并运用TPM完整性度量技术和DAA(Direct Anonymous Attestation)远程认证技术,保证证据可信.最后利用Event B对该协议进行形式化建模,证明其有效性和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新颖的基于并发签名的公平交易协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完美的并发签名,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公平交易协议,在双方起初交换2个模糊签名及相关交易数据的时候,任何人都无法辨认是谁签了哪一个签名,直到发起方公布一个秘密信息,2个签名才同时绑定到各自的签署方,之后另一方发送解密商品的密钥,从而让双方都能公平的得到对方的物品,而且本协议无需可信第三方(TTP)的参与即可让交易双方公平地交易数据条目,避免了两方勾结的可能性以及可信第三方参与协议的瓶颈.通过分析,协议很好地保证了公平性、不可否认性以及不可滥用性等性质,而且协议只需两方发送4条消息,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3.
带脱线半可信第三方的公平非否认交换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彩芬  葛建华 《电子学报》2002,30(2):286-288
不可否认性和公平性是电子商务交换协议中的两个重要性质.本文以带盲密文的可验证加密方案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脱线半可信第三方公平的非否认协议,使协议中的任何一方可以单方面终止协议的执行但又不破坏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的各种公平交换协议进行了分类。利用公开可验证秘密共享原理、群加密方案,提出一 个新的基于离线半可信第三方的多方公平交换协议,离线第三方只在意外情况下才介入协议且其只能解密半个密钥分量,既保证了交换数据的机密性又实现了交易的真正公平,且交换的拓扑关系也对外(包括第三方) 保密。  相似文献   

5.
王凯  潘理  李建华 《通信技术》2003,(7):100-102
在电子邮件传输中,发信人和收信人的不可否认性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问题。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数据传输中的非否认协议来解决。目前多数非否认协议基于可信第三方,并且对可信第三方的安全性、通信能力要求很高,因而难以在实际中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第三方的非否认协议,该协议适合于电子邮件传输的特定应用;同时该协议减少了通信流量,降低了对可信第三方的安全性要求。随后结合安全多用途邮件扩展技术,得出了基于该协议的电子邮件传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共享协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秘密共享(QSS)协议的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纠缠交换的QSS协议.所有的纠缠态都由发送方制备,并且随机改变发送给同一个代理两个粒子的相对顺序.接收方收到粒子后,如果是检测模式,发送方公布两个粒子的相对顺序,双方进行窃听检测;如果是信息模式,两个接收方分别对各自收到的两个粒子进行联合测量,...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公告牌的反拒认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拒认协议是为参与电子交易的双方事后抵赖提供不可否认证据的一个重要安全协议。然而,交易的高效性、公平性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该文基于公告牌给出了一个高效的、公平的反拒认协议,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可信的第3方负担过重造成的瓶颈。并实现了公平性,高效性,低计算量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B.Meng协议提出了一个安全的、满足公平性及不可否认性的电子交易协议,该协议保护了交易信息的隐私性,提高了处理效率.协议所涉及的可信第三方是离线的,所以减少了对第三方的依赖,提高了安全性,避免了瓶颈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可信中心的双方不可否认协议,由半可信中心来动态产生时间标记,并对发送方身份进行验证,但不对通信双方的消息进行验证,很好地解决了电子商务系统性能的瓶颈—可信中心的计算能力、重放攻击威胁、通信双方密码泄漏造成的重建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有半信任方(STNP)的多方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Frankin和Tsudik在FC'98中给出了两个多方交换协议,此协议是关于多方交换的公平交换协议,本文发现了对其中第一个协议(SUCEX-1)的攻击,指出该协议是一个不公平交换协议,并给出了此协议的一种改进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一个优化的公平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公平的不可否认协议解决了电子商务中信息传输的互相否认问题,并使通信各方处于平等的位置,也就是说,对各方来说,协议是公平的。该文提出了一个“优化”意义上的公平的多方不可否认协议,在正常情况下,协议并不涉及TTP,只有在一方不诚实或通信崩溃的情况下才会使TTP,避免了TTP成为系统通信的瓶瓶,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种验证非否认协议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勇  朱梧槚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10):2493-2497
为了描述非否认协议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在Kailar逻辑系统中引入了表示缺省信息的否定词,以及相应的推理机制。提出了安全协议验证的新方法,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对协议的动态运行过程进行推理;推理具有非单调性;避免过多的理想化假设;可以分析含有多个子协议的非否认协议,以及协议的可追究性和公平性。文中以一种基于离线TTP方式的非否认协议为例,验证了该协议在运行一次时具有可追究性,但多次运行时存在攻击。  相似文献   

13.
With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 merce, non-repudiation protocol as the basal component of non-repudiation service has don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functions. Comparing with lots of work on two-party non-repudiation, there are less work on multi-party non-repudiation protocol. Multi-party protocol is more complex and facing more challenge of collusion attack. In this paper we give a kind of multi-party non-repudiation protocol based on off-line TTP with consistent evidence. Consistent evidence is a property that can not only simplify the process of disputation resolving, but also make the service more friendly to users, which means that whether or not TTP involves, evidences participants obtained are consistent. In the meanwhile we analyze the collusion attack that multi-party protocol facing, our protocol can prevent collusion attack.  相似文献   

14.
The widely use of networks and e-commerce ha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our daily life. The basis of normal e-commerce transaction between the seller and customers is the secure e-commerce protocols which must also include the two important properties, namely, non-repudiation and fairness, in addition to those basic properties such as secrecy, security, authentication and integrity[1]. So there are special and higher demands of the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 of the e-commerce protocol. To att…  相似文献   

15.
文静华  张梅  李祥 《电讯技术》2005,45(6):80-83
电子商务协议的非否认性与公平性问题已成为电子商务和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建立了网络支付协议ISI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并用SMV检验工具对其两个重要特性———非否认性与公平性进行了分析检验,发现了ISI协议不满足公平性。结果表明利用符号模型检验方法分析检验电子商务协议的新特性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韩志耕  陈耿  罗军舟 《通信学报》2012,33(Z2):189-195
基于逆向工程的思想,使用前期工作中提出的面向两方不可否认协议分析的增广CSP方法,对典型的Kremer-Markowitch多方不可否认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探索性建模与分析。借助该分析成功发现此协议在满足不可否认性和公平性的同时却不具备时限性。这表明在适用于两方不可否认协议安全性验证的同时,增广CSP方法也可作为多方不可否认协议安全性验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PPV的公平移动支付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方伟  潘洁 《通信学报》2008,29(1):92-96
结合CEMBS的设计思想,在尽量满足移动网络特性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能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服务的即看即付的公平协议.该协议在服务请求阶段通过利用CEMBS,在乐观情况下,可信第三方移动网络运营商不需参与,就可使互不信任的User与VASP完美地实现双方的认证与会话密钥协商,同时完成了服务请求的建立,双方均是不可否认的,且整个过程只需三条消息;在支付阶段,也可以保证双方公平地进行交易.通过分析,该协议满足公平性、不可否认、原子性、认证性以及保密性等一些必备性质,且协议比较简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8.
王彩芬  俞惠芳  王会歌  易玮 《电子学报》2007,35(10):1897-1902
基于GDH签名方案,结合可验证承诺签名体制,提出了可分密钥的可截取签名体制,并证明了该体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是安全的.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一对多的、可以同时对不同合同文本的签名进行交换的合同签署协议,在该协议中协议发起方在最坏情况下签名的信息量与参与方的个数相同;协议中第三方的信息传递量也被有效地减少了,且新的协议避免了已有文献中只有固定集合中的参与方得到合同的局限,具有高效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