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油管钢高温高压CO2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P110,N80,J55三种油管钢在模拟油田CO2环境下的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在静态条件下,三种钢对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均为类似抛物线规律,P110最不耐蚀,动态条件下对P110钢的进一步研究显示,由于流速的存在,与静态下相比,最高均匀腐蚀速率点向温度和CO2分压升高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2.
 采用失重腐蚀方法研究了在模拟气田井下腐蚀环境中腐蚀影响因素(总压力、温度、腐蚀时间、H2S、Cl-、溶液流速),对套管钢(L80)腐蚀的影响规律,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腐蚀产物膜形貌。结果表明:60 ℃为L80钢在H2S+CO2腐蚀环境中的腐蚀临界温度,此时,L80钢的腐蚀速率最小;当总压力大于等于9 MPa,温度为120 ℃,H2S、CO2达到各自的超临界点,L80钢的腐蚀速率比温度为90 ℃时小;随腐蚀时间延长,腐蚀速率明显下降;相对在单一的CO2环境下,引入H2S可降低腐蚀速率;Cl-可促进L80钢的腐蚀;溶液流速加快,腐蚀速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钢铁》2001,36(6):48-51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P110,N80,J55三种油管钢在模拟油田CO2环境下的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在静态条件下,三种钢对温度和压力的依赖关系均为类似抛物线规律,P110最不耐蚀。动态条件下对P110钢的进一步研究显示,由于流速的存在,与静态下相比,最高均匀腐蚀速率点向温度和CO2分压升高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3Cr抗CO2和H2S腐蚀系列油套管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CO2、H2S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主要腐蚀问题。文章在分析油井管CO2腐蚀行为和腐蚀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抗CO2、H2S腐蚀油套管的研制过程并开发出腐蚀性能良好的3Cr系列经济型油套管。文章重点介绍了80、95、110等不同钢级成品管的力学性能,抗CO2、H2S应力腐蚀开裂性能。运用SEM扫描电境、X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体视显微镜等分析了钢经腐蚀后的表面腐蚀产物的组成、结构,并对Cr元素改善钢的抗CO2腐蚀行为及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低铬抗硫套管的H_2S/CO_2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温高压及H2S应力腐蚀开裂(SSC)实验,采用SEM、EDS、XRD和TEM技术,研究3Cr110S在模拟环境中的H2S/CO2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H2S/CO2高温高压腐蚀环境中,H2S腐蚀占主导作用,3Cr110S的均匀腐蚀速率为0.1272 mm/a,局部腐蚀轻微,试样表面腐蚀产物为FeS;在施加应力为72%、80%的最低屈服强度时,3Cr110S试样均未发生应力腐蚀开裂,具有良好的抗SSC性能;3Cr110S回火索氏体组织的条束之间位相差大,铬元素在晶界及晶内以粒状碳化物析出、位错纠结、弥散分布碳化物的位错定扎对SSC裂纹扩展起着良好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CO2和H2S共存环境中95 ksi钢级超级13Cr钢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常温条件下H2S和CO2共存环境中,无论是采用恒载荷的方法还是四点弯曲的方法,都在试样的表面出现了局部腐蚀,而在高温条件下未发生点蚀和应力腐蚀现象。分析结果表明,95 ksi钢级的超级马氏体不锈钢在常温H2S和CO2共存环境中出现的局部腐蚀主要是因为夹杂物在应力集中和酸性溶液的作用下形成点蚀,并沿着相同应力水平的区域扩展,局部腐蚀增加了应力腐蚀开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使用恒应变试样浸泡试验、表面分析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CO2分压对N80钢在模拟CO2驱注井环空环境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分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环境温度为25 ℃时拐点约为1 MPa。当CO2分压小于1 MPa时,由于腐蚀产物膜(FeCO3)成形较慢,覆盖率低,随CO2分压的增高,N80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快速增大;当CO2分压大于1 MPa时,腐蚀产物膜能以较快的速率成形,覆盖率高,CO2分压的进一步增高反会使得N80钢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CO2溶于模拟环空溶液中会使溶液pH持续下降,促使N80油管钢在环空环境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N80钢在CO2注入井环空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机制是阳极溶解和氢脆共同作用的混合机制。应力腐蚀裂纹在萌生阶段局部阳极溶解作用(点蚀)为主导,该作用下CO2分压为1 MPa时应力腐蚀裂纹最易萌生;在应力腐蚀裂纹生长阶段氢脆作用更强,这种作用导致CO2分压更高时应力腐蚀裂纹更容易生长,应力腐蚀敏感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油田井的高温环境下,研究分析了N80钢在采出液(主要是CO2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用光学显微镜、SEM、XRD对N80钢的腐蚀产物膜的表面形貌、横截面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了分析.探讨了N80钢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结果表明,N80钢表面腐蚀产物膜有三层大小和致密程度不同的FeCO3晶体组成,内层致密度高,外层疏松.  相似文献   

9.
杨建炜  章军  陈晨  曹建平  许静 《首钢科技》2010,(4):10-14,23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高含硫气田H2S/CO2共存环境,在流动溶液介质中进行腐蚀试验,辅以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手段,探讨了温度对API—X60管线钢H2S/CO2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API-X60管线钢的腐蚀速率先升高后降低,腐蚀形态由局部腐蚀趋于全面腐蚀,高温区有点蚀倾向。低温时形成的腐蚀产物以马基诺矿型晶体和铁的单硫化物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蚀产物以层片状马基诺矿型晶体为主,并出现少量磁黄铁矿型晶体,高温区则以磁黄铁矿型晶体为主。低温区点蚀的发生是由于腐蚀产物附着力差导致其覆盖率降低,膜层覆盖处的阴极效应促进了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油井管CO2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各种化学元素在低Cr油井管用钢中的作用为基础,提出经济型抗CO2腐蚀专用油井管用钢成分设计思路,希望对抗CO2腐蚀专用油井管的开发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钢铁工业节能与CO2排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介绍了目前世界钢铁工业节能现状,对钢铁工业和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行了分析,强调要用全局的观点来认清用能结构、能源消费结构问题,找到改进的潜力点,制定出时间路线图,选择或开发合适的节能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CO2焊代替手工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经过工艺性能试验及实际操作后,认为CO2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热力学计算表明了在二氧化碳气氛下高碳锰铁固态脱碳的可行性。实验采用正交试验法来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高碳锰铁颗粒表面与CO_2发生固-气反应,颗粒内部锰的氧化物与其碳化物发生固-固反应进行脱碳。结果表明:固体颗粒度是脱碳的主要影响因素,增大目数,升高温度,减小换气间隔能促进脱碳反应进行。试验中最低含碳量可达0.025%。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钢铁工业的CO_2排放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钢铁制造流程进行了碳素流运行规律解析,并对中国钢铁工业的CO2排放水平进行初步估算;同时也强调了国内外不同来源的钢铁工业CO2排放指标是不能随便拿来比较的。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CO2排放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吨钢CO2排放总体趋势是逐年降低的,且能源消耗引起的排放是总排放量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Ca^2+ and Mg^2+ on CO2 Corrosion Behavior of Tube Ste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rrosionfailurecasesobservedinoil fieldaremainlycausedbylocalcorrosion ,whicharealwaysfoundinthedefectareasofcorrosionproductlayer .Thecompositionandmicrostructureofcorrosionprod uctlayeraffectthecorrosionrateandcorrosionmor phologystrongly[1- 3] .Ca2 a…  相似文献   

16.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储运过程中因半生气体CO2的存在,对油气田管线会产生严重的腐蚀和重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管线钢特定的腐蚀环境,总结了当前CO2腐蚀在反应机理上的研究,简要介绍了温度、CO2分压、pH值和流速等多种因素对管线钢在CO2环境中腐蚀的影响,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管线钢在CO2环境中的腐蚀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提出RH碳酸盐分解CO2脱碳工艺。通过从RH上升管喷吹碳酸钙粉剂实现钢水脱碳和净化钢液的目的。分析RH碳酸盐分解CO2的脱碳机理,并进行工业试验,考察RH碳酸盐分解CO2脱碳工艺对钢水洁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RH碳酸盐分解CO2脱碳工艺缩短RH精炼处理时间3 min,吨钢成本降低3~5元。铸坯的平均[w(T[O])]可达0.001 0%以下,显著提高钢水的洁净度。  相似文献   

18.
毕秀荣  朱荣  刘润藻  吕明  易操 《炼钢》2012,28(2):67-70
经过大量理论计算与实验室试验,北京科技大学研究人员成功将CO2-O2混合喷吹(COMI)工艺应用到不锈钢的冶炼中。试验结果表明,COMI工艺不影响不锈钢的正常冶炼,且可促进熔池脱碳保铬,减少镍损,利于不锈钢质量的提高。此外,该工艺利用部分CO2代替O2和Ar,吨钢节约成本20~45元,循环利用CO2,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矿化度油田水中P110油管钢高温高压CO2腐蚀膜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腐蚀产物膜特征角度,研究了高矿化度油田水中油套管钢的抗CO2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温度能够明显影响腐蚀产物膜的特性,在90~13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腐蚀产物膜变得致密.110℃下腐蚀产物膜表现为疏松多孔,孔隙处易形成液体的滞留区,从而加重了P110管的点蚀.130℃下,腐蚀产物发生二次成膜,下层膜主要由FeCO3组成,上层膜则主要为Ca(Mn,Mg)(CO3)2.  相似文献   

20.
以CO2和硅酸钠为原料的CO2沉淀法是制备纳米SiO2的一种常用方法,报道了将CO2和硅酸钠溶液同时通入具有一定pH 值的溶液中进行反应的新工艺.实验确定了制备纳米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平均粒径在40~50nm的SiO2超细纳米粉,通过TEM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