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描述了采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加谐波发生器来进行频率合成的方法,提供了基于这种方法的10~18 GHz频率合成器设计方案,并就这种频率合成方法在雷达信号模拟系统中的使用进行了说明.该技术所产生的频率合成器具有电路简单、低杂散、低相噪、置频时间短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4.
5.
6.
7.
雷达信号的仿真是雷达测试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的雷达仿真信号设计实现方案,并对几个核心模块作了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9.
《信息通信》2018,(3)
针对雷达调试、性能评估和设备维护等工作中需要进行雷达信号回波模拟的工程实际需求,结合机载PD雷达中频信号处理实验仪的研制,分析建立了包含目标回波、地杂波及干扰的相关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PC+DSP+FPGA架构的雷达中频信号回波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法,完成了硬件、软件及信号控制处理算法的设计。该系统的硬件部分以通用计算机为平台,利用上位机控制FPGA和DSP并通过DDS产生实验仪所需的雷达中频回波信号。实验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实现的回波模拟系统能实现多种信号形式的雷达中频回波信号,信号模式切换灵活,具有控制精度高,系统输出可靠稳定等特点,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雷达外场试验常常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且费用昂贵,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和矛盾,考虑采用信号仿真的办法予以解决。本文提出采用基于仪器系统的雷达信号模拟器,产生3D雷达目标回波信号,模拟飞行器空间航迹,用于验证雷达信号处理机性能指标和总站调试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用FPGA技术实现模拟雷达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FPGA(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是由掩膜可编程门阵列和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演变而来的,并将二者的特性结合在一起,使FPGA既有掩膜可编程门阵列的高逻辑密度和通用性,又有PLD的可编程特性。FPGA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个芯片上集成的逻辑门数越来越多,能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它以编程方便、集成度高、速度快等特点受到电子设计人员的青睐。人们可以通过硬件编程的方法设计和开发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极大地提高了芯片的研制效率、降低了开发费用。通过应用FPGA技术,较好地为“某型雷达告警设备”的配套检测仪器实现了模… 相似文献
14.
独立分量分析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盲信源分离方法,可以根据输入源信号的基本统计特性,由观测数据进行信号分离,最终恢复出源信号。在深入分析ICA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基于负熵最大化的FastICA算法应用于雷达信号分选。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应用于雷达信号分选可以获得比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雷达信号的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由数字存储示波器、计算机和Labview+Matlab软件组成地雷达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解决采用DSP技术的雷达模拟器的硬件外围电路设计复杂、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繁琐的问题,利用FPGA芯片控制能力强,设计灵活以及LabVIEw语言易于实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优点,采用计算机结合NI公司的PCI-5640R数据收发中频卡,设计了雷达回波模拟器。利用Matlab仿真出线性调频、杂波、干扰等信号数据后,通过PCI总线把它们写入板卡的FPGA中,由FPGA控制时序,经D/A转换后将数据送出,从而实现雷达回波信号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拟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精确度,并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该设计形式对于今后雷达信号模拟器模块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科学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上的投入也在逐渐增加,由此雷达技术的发展渐成体系,并已经在我国社会中的诸多行业领域有着广泛而普及的应用使用。而通信是人们在进行人际关系交流和沟通时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基站设备的快速创新改进升级,提高了我国社会通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了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沟通。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多部雷达同时到达信号频域交叠时难以分选识别的问题,分析了信号交叠对于雷达信号识别模块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面向识别需求,基于Pearson算法研究了交叠信号分选的处理方法。从信息论视角来说,两个信号脉冲波形相关性越弱,则其所表达的信息量越大,特征相关度越低。在信号脉冲数一定时,基于Pearson算法可以选择相关性较弱的信号脉冲载波,以削弱同时信号交叠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利用选择后的弱相关信号脉冲载波特征来表达信号特性,能有效降低数据维度,尽可能减少信息丢失,有利于达到鲁棒的识别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为同时到达信号交叠下的信号识别提供有效途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