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燃机车散热器的新结构与散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强化管带式散热器),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和DF7内燃机车柴油机冷却系统原散热器进行了三维数值分析和仿真,获得了计算域的速度图、温度图、传热系数和相关结果。且对两种结构进行了散热性能对比分析,得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散热器(强化管带式散热器),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和DF7型机车柴油机冷却系统原散热器进行了散热性能三维数值分析和仿真,获得了计算域的速度图、温度图、传热系数和相关结果。且对两种结构进行了散热性能对比分析,得出了结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内燃机车散热器散热面积与冷却风扇功率消耗合理匹配的重要性,分别对散热面积和风扇功率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设计和匹配研究,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出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几种提高散热器热性能的方法,并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内燃机车用铜散热器的质量现状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对比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FLUENT软件对DF7型内燃机车散热器散热性能进行了建模与数值仿真,通过对仿真数据的拟合处理分别获得了散热器水阻、风阻、散热量和消耗功率特性曲线图及关系式,分析了它们与水速和风的质量流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产生原因,并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实现DF7型内燃机车冷却系统的最佳功率匹配。  相似文献   

7.
孔丽君 《内燃机车》2012,(11):1-6,34
对高速动车组散热器结构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和分析,提出国内高速动车组散热器的改进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内燃机车功率的不断提高,要求机车冷却系统散逸的热量越来越大,散热器数量的增加,使得冷却系统流程数也相应增大,导致机车冷却系统通水阻力和水系统压力都大幅度提高.在常规冷却系统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多流程散热器.简要介绍了其结构特点、性能试验、传热性能指标对比及装车运用等情况.该多流程冷却系统具有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水泵消耗的辅助功率小及冷却系统部件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了散热器各部件应力分布及其危险位置,分析比对了改变主片约束,减震垫厚度,护板结构及整体约束时,芯体应力场分布及危险位置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与散热器实际失效情况相符,对散热器结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值仿真结合正交设计方法对工程车用散热器的主要几何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获得了各参数对散热器的散热和流动性能影响的敏感次序以及显著性水平,并拟合出参数-性能关联式.同时,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上述数值仿真方法.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数据趋势吻合良好,该仿真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翅片参数对散热器流动传热性能的影响研究,有利于缩短设计周期和减少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水箱和中冷器在内)设计主要只考虑散热面积的多少以及流过冷却系统的冷却水流量,通过提高散热面积(或加大体积)来提高冷却性能,而没有考虑到通过散热器本身的结构参数的调节去改变或者提高散热性能。基于同一发动机性能参数,在改变散热器结构参数的情况下作了多个水箱和中冷器的样品,针对不同的组合作了多组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结果来分析冷却系统结构参数上的变化对散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几种提高散热器散热性能的方法,并对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变压器能否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可靠性.随着电网负荷的增大,变压器的装机容量不断提高,在运行中由于绕组等部件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地散发导致其绝缘寿命的缩短.而片式散热器是目前变压器的主流散热器,因此在自冷循环的条件下,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小功率单缸柴油机的水冷却系统有蒸发式和散热器自然循环式,散热器自然循环冷却与蒸发冷却相比,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好、耗水量少等特点.随着柴油机向轻量化、高强化方向发展,也要求冷却系统在较小的散热面积下获得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通过对新开发的单缸柴油机冷却系统的设计,研究散热器与风扇之间参数的匹配和相互影响,探讨适合于该形式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冷却塔冷却性能的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学镭  张明智  刘树华  韩爽 《汽轮机技术》2002,44(5):299-300,303
冷却塔是汽轮发电机组重要的冷端设备之一,其运行性能对电站的经济和安全运行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自然通风冷却塔出水温度和冷却性能的计算模型,为冷却塔的经济运行提供依据,并且还可以为冷却塔的检修和改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空气预热器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型空气预热器,该预热器依靠8个阀门的不同开闭来控制空气与烟气交替流过2个蓄热体,从而实现烟气对空气的加热.分析表明,新型空气预热器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相比,漏风率大大降低,不到3%.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径向平衡"原理,推导了轴流叶轮出口通流速度沿叶高的分布方程,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密流型"扭叶片设计方法.将该方法运用于某型叶轮的设计,并采用CFD技术,研究了该类扭叶片的气动特性.通过与传统的"等密流型"扭叶片及原始直叶片的气动性能的比较,发现"变密流型"扭叶片不仅能扩大小流量下风扇的稳定工况范围,而且其风压明显增加,有助于提高冷却风扇的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散热器流动阻力性能分析是依靠大量的试验来完成,而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计算可以在获得直观结果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试验工作量。建立了管带式水散热器冷却空气侧波纹翅片通道的稳态湍流数学模型,对车用管带式水散热器冷却空气侧阻力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得到阻力系数与平均流速拟合函数,经过修正可以用于不同环境温度下阻力性能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