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Carlin金矿带的成因模式有很大的争论,主要有沉积的、岩浆的和构造控制3个学派。现代地热系统与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之间的相似性使人们考虑矿化可能产生在古地热区,成矿热液是被加热的地下水。深部还原性的孔隙流体与浅部氧化地下水的混合,使地球化学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导致金的堆积。本文还讨论了金沉淀的化学机制。该模式解释了Carlin型金矿床的构造多样性和地球化学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采自奥会津地热区钻孔中硫化矿物结垢及围岩中发育类似的硫化矿物组成的细脉(采自岩心),在该区均由承压地热流体沉淀而形成. 该地热区可划分出两种围岩蚀变。一种是由中-碱性热水形成的碱性蚀变,另一种归结于酸性热水作用生成的酸性蚀变。在日本,浅成热液金矿被分成两类:(1)金(银)-石英(冰长石)型:矿脉的围岩发生中-碱性蚀变,有冰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等。(2)大规模含金硅化岩型:围岩发生酸性蚀变,有高岭石化和明矾石化。两类金矿床的矿化作用与上述两类热流体作用可归结于同一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对中楚科奇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及其标型特征。区内已探明金、锡矿的潜力极大,是俄罗斯主要的金、锡矿区。近些年来还发现了金-稀有金属矿床。 中楚科奇金矿床矿化可划分为4种主要建造类型:层控金-石英脉型,金-银型,金-硫化物浸染型和金-稀有金属型。本区成矿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构造-岩浆活化作用。中生代地层的金矿远景与金矿床的矿化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
钙碱性煌斑岩与中温热液金矿床(太古代至第三纪)之间的父系,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在这种矿床中,矿化与煌斑岩是同时的以及同空间的。本文提出的假说认为,煌斑岩是深部地幔富金源金的搬运营力,经过地壳拉张作用,产生长英质岩浆或把金释放到变质-热液系统中。该模式不仅能调解现存的中温热液矿床岩浆模式和变质模式之间的争论,而且可以解决金矿床与长英质(煌斑-花岗岩类)侵入体之间的不明确关系,因为煌斑岩可作为这二者的母源。金与煌斑岩的关系暗示了在碰撞期后造山带、岛弧、消减带或地堑环境下,深部岩浆作用反复地伴随着金的矿化。这个结论对太古代绿岩带矿化的后期演化特别重要,对金矿床的成因具普通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成热液金矿化的基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对成因模式和次生介质勘探以及岩石地球化学勘探程序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关西北太平洋这些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文章很少,将这些有限的资料同北美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和西南太平洋活动的地热系统的研宄结果结合起来,也能为建立经验模式提供充分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区域背景、构造岩性、矿化等几个方面对吉尔吉斯斯坦的一种新类型的金矿床进行了研究,该矿床为热液交代型矿床,赋存于晚海西期的古绿岩层中,受区域逆掩断层所控制,在围岩遭受热液交代作用的同时伴随着金矿化的产生,矿化在空间上的分布有着垂直分带性。  相似文献   

7.
哥伦比亚与源岩有关的金矿床包括元古代与不整合面有关的古砂矿,古生代层控金-银-铜-铅-钒-铀红层型矿床及中生代第三纪受科迪勒拉岩浆弧控制的热液脉型矿床。本文仅介绍后两种类型代表性矿床的地质概况、矿化作用和成因。  相似文献   

8.
新西兰Taupo火山岩带中Waiotapu地热系统的地表和近地表地带,金正在沉淀,品位可达80g/t。这一活动系统的许多特征使它与环太平洋带的浅成低温贵金属矿化环境相似。地热系统的近地表面积大约为17km~2,它是由深处上升的中性pH流体转为侧向流动几公里所造成的。该流体使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灰沉积物蚀变为以绿盘岩化为特征的矿物组合,未见主要的脉型矿化。在1100m深处钻孔中测得的温度为300℃,温度沿沸点曲线向地表方向降低。蒸气和H_2S(后来被氧化)在地表(来自深部的沸腾)的冷凝形成酸性硫酸盐热水,进而造成了浅部(50m)的泥质蚀变盖。这种氧化的冷凝物与深部来的中性流体混合可能是造成金从硫代硫酸络合物中沉淀下来的主要原因。金矿化的主要聚集区是在Champagne塘,这是充填几个有900年历史的热液喷发火山口之一的热泉。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根据已发表的论文,总结出多米尼加共和国普韦布洛·别霍温泉型金矿床的形成地质条件和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引言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浸染状卡林金矿床地质学、矿物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的综合研究表明,矿化作用(可能还有后来的大量氧化作用)同浅层雨水热液系统的活动有关,热液系统的驱动力可能是下伏的第三纪火成活动。科特兹矿床早期的研究指出,尽管在年龄、构造背景和地球化学的细节上有差异,但其矿化作用基本上与卡林矿床相同。这两个矿床广泛的地球化学相似性表明,内华达州以碳酸盐岩为主岩的浸染状金矿床可能是在各种场合下反复进行的一系列作用的结果。对卡林和科特兹矿床的深入研究能作为建立概念模式的基础。本文还介绍了内华达州其  相似文献   

11.
西非地区由于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绿岩带发育,故金资源丰富。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界和下元古界,而上元古界和中新生界的金矿床较少,规模也小。太古界的金包括在塞拉里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的许多矿床。它们均位于绿岩带内或附近。金赋存在角闪岩和含铁片岩的石英脉中。下元古界的金与Birimian系中的深部剪切带以及与Tarkwaian系的含金砾岩有关。矿床集中在加纳的Tarkwa矿区。  相似文献   

12.
内华达州Humboldt县Sleeper矿床的带状金-银富矿脉具有类似于National地区和日本Hishikari矿床这类浅成低温矿脉系的结构和矿物学特征。这些矿脉所有富矿的形成深度约小于500m。其特征是:(1)Au/Ag比相对高(典型地>1);(2)银金矿是金矿化阶段中的主要矿石矿物,其含量要比共生的硫化物和硫盐矿物多得多;(3)作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细粒二氧化硅普遍存在。早期的研究认为,胶体二氧化硅和金粒对Sleeper矿床富矿石中产生富金条带是很重要的。原生二氧化硅性质和银金矿沉淀物的识别及其沉淀期后结晶史对于了解Sleeper矿床富矿脉内金的沉淀过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东北部南奥莫朗金-银矿床的地质特征,包括矿床的深部构造特点、矿床构造、矿体形态、矿石物质成分及矿化分布规律等。该矿床产在亚诺科雷马地槽系内的奥莫朗地块内;中生代的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对成矿有重要作用;金-银矿化受长期活动的SN向深断裂及与其交切的NE向断裂所形成的构造结所控制。这一类型矿化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与俄罗斯东北部鄂霍茨克-楚克奇地区已知的火山成因的金-银矿化显著不同,因此可以另一种观点来评估该地区中生代褶皱带和中间地块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题目近地表金银矿床中成矿物质迁移和沉淀的因素Pco牙意大利粘土建造中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地热流体沉淀硫化矿物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核废物处理和地质处置的祈进展断层面向沃奇腾矿当前成矿构造研究的某些进展构造条件和流体动力条件对层状渗滤矿床形态的影响铀成矿作用的物理化学和结晶化学对花岗岩类副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硅质火山碎屑岩成岩蚀变中铀的性状金银矿化分布的地质模式碳质页岩中稀有和贵重元素的富集过程铀、金地球化学研究中Eh一pH的相图简介印度西南NIlambar河谷有利于砂全形成的红土化作用错石晶体中铀分布的不均匀性对裂变…  相似文献   

15.
美国西部(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大盆地是一个世界级金成矿省,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大的正在开采的金矿床。这些金矿床包括卡林型,产于各种构造环境和主岩中。大盆地中古生代到早新生代的历史是一次多期EW向挤压作用,它沿北美西部边界叠置于优-冒地槽构造背景上。自始新世,本区一直是火山作用和陆相沉积作用的部位,并伴随有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拉张和由缓慢到快速的隆起。 大盆地中的金矿大部分呈浸染状产于沉积岩和火山岩主岩中,以及矽卡岩或脉状矿床中,金通常为次显微状。大盆地金矿主岩较为广泛,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其时代范围从元古代到更新世或全新世。金的矿化作用似乎主要发生在新生代,部分发生在中生代。 最新的研究应用混合流体(高度演化了的大气水与未变化的大气水)和田岩作用(硫化物化作用)模式来解释杰雷特峡谷以沉积岩为主岩的金矿床,这些模式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这类矿床。一些浸染型金矿化的首要控矿因素表现为具有持续的大规模的热液流体对流室,这种对流室可以模式化为延伸极深或沿其发生大型隆起的大规模新生代伸展构造。  相似文献   

16.
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矿化类型,世界上一些大型、特大型的金、铀矿床,很多是属于二者共生或伴生的。过去我们对金、铀共生或伴生矿化研究不够。在进行综合找矿过程中,加强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化的研究,对充分利用铀矿地质资料,在铀矿工作区找金矿,提高综合找矿效果与铀矿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化类型铀金共生或伴生矿化可归纳为7个类型:①石英卵石砾岩型铀金矿床;②沉积角砾岩型铜铀金矿床;③变质碳质泥岩型铀矿伴生金;④黑色页岩型铀矿伴生金;⑤变质层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芬兰西南部Kutemajrvi金碲化物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化与变质岩、侵入体、褶皱及变形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阐述了矿床热液蚀变和金、碲矿化的矿石矿物、结构构造、蚀变及矿物共生组合等矿化特征;应用了包裹体等方法,对成矿热液流体的演化及矿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智利北部Marte斑岩金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te首次证实了一个斑岩金矿床,它位于智利北部Andean Cordillera的Maricunga带上。从1981—1987年进行勘探,圈定了66t的金储量。1989年后期,此矿床投入生产,采用露天开采,堆浸操作。此金矿床是一个线性钙碱性深成火山弧的一部分,其形成于中—晚中新世,当向东方向的俯冲作用消减时,矿床及其周围下面的大陆基底的随后挤压造成一系列高角度逆断层。岩侏侵位和金矿化发生在13—  相似文献   

19.
在含金银的浅成热液脉状矿床中,热水的混合和沸腾导致溶液温度下降和溶质离子浓度的变化,被认为是这种矿床矿物沉淀的一个基本机制。根据沉淀矿物的同位素组成可以判断热水的来源、溶液的化学性质和矿物的形成温度。沸腾的热流体温度高于100℃时,热流体氧同位素的变化是不明显的。沉淀矿物的同位素组成分晶效应也小。深部热流体与低温浅成水混合,由于热水的~(13)O/~(16)O比值降低,δ~(18)O值也下降。溶液温度降低同位素分馏效应增大。尽管流体δ~(18)O值因为混合而降低,而沉淀矿物的δ~(18)O值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从串木野矿床所见到的浅成热液矿脉矿物δ~(18)O值来看,不排除流体沸腾的可能性或流体的混合。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由溶液中含碳组分和温度控制。在近中性和pH值较低条件下,流体沸腾可使沉淀的方解石δ~(13)C突然增加。从串木野矿床的脉状方解石δ~(13)C值可以表明它是在pH值为6—7的条件下沉淀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北哈萨克深成成因金-石英组合的一般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金-碲化物矿床与深成相有关、金-方铅矿与中-深成相有关,金-辉锑矿与浅成相有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碲化物矿化是从含有硫化氢和碳酸等组分的NaCl-KCl-MgCl_2热液中沉淀出来的,这种热液具有中等盐度,含CO_2 4—7mol/kg,压力为2.6×10~8—3.5×10~8Pa,温度为325—365℃。局部构动期间因压力下降造成上述热液的沸腾和去氯对于成矿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