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感谢谢新宇先生对拙作的讨论 ,现答复如下。(1)如原文所述 ,轴、横向荷载同时作用下 ,桥梁基桩桩身挠曲变形比单一荷载作用下更大 ,桩 -土受力特性亦发生变化 ,按常用的线弹性地基反力法无法反映桩侧土体的非线性特性 ,因此原文引入有限元 -有限层理论进行分析 ,以克服文克尔地基模型的不足。而对基桩本身 ,其非线性特性与桩身材料极为有关 ,如钢桩和钢筋砼桩 ,其差别甚大 ,大变形条件下基桩本身的非线性特性难以用一个模型来描述。此外 ,因桩材模量远大于土体模量 ,考虑其非线性特性在工程中意义不大 ,故目前各规程规范或研究中均以桩材的弹性模量即取线性阶段进行分析。(2 )原文旨在寻求一种能考虑土体非  相似文献   

2.
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总结和分析了目前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现状 ,然后采用层状各向同性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运用有限元-有限层法 ,对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性状进行了分析 ,并开发出相应的实用计算程序。最后探讨了柔性桩的室内模型试验 ,实测结果表明理论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4期发表的“水平荷载桩桩土共同作用全过程分析”(以下简称原文 ) [1 ] ,考虑钢筋砼桩的非线性损伤 ,对桩土体系共同作用进行了全过程的模拟计算和分析。但其结果看来还不够完整 ,现讨论如下 : (1)原文依托的实例分析是扶余松花江大桥 #1V试桩(1973 ) ,分析得到的桩的刚度 -弯矩全过程曲线示于原文图 4,在弯矩≤ 75 0kN·m时 ,刚度 EI=7GN·m2 ,而弯矩 =(760~3 0 0 0 )kN·m时 ,EI下降到 (2~ 1)GN·m2 。扶余 #1V桩的实际桩身刚度EpIp ≈ 6.3GN·m2 ,试验时做了Q0 =3 0 0 ,4  相似文献   

4.
王成 《岩土工程学报》2002,24(1):118-119
笔者的论文“水平荷载桩桩土共同作用全过程分析”(以下简称原文 )引起了吴恒立教授的关注 ,笔者感到很高兴 ,对吴恒立教授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 :   (1)原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 ] :①水平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桩与土的共同作用研究长期限于弹性范围 ,即或考虑了桩侧土的非线性抗力表现 ,桩身依然为弹性 (例如 ,弹性地基反力法 ) ,桩土接触界面基本上未专门研究。事实上 ,桩身、桩土界面及桩侧土在较大变形下均呈现明显的非线性 ,由于现行规范对桩承受水平力有较严格的限制[2 ] ,采用上述弹性分析可以基本满足工程要求 ,而深入的全过程分析由于其复杂性和计算手段的困难长期未有显著推进。②大型  相似文献   

5.
桩土共同作用机理的初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推力桩的受力状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三维空间问题.本文结合在重庆大学松林坡进行试桩得到的数据,初步估计出桩周土参与桩共同作用的大致范围,研究表明,在水平推力作用下,不仅是桩前土体提供抗力,桩两侧一部分土体也由-i--4~‘l阻力作用参与桩土共同作用。并初步估计出大致范围:即桩两侧各影响至30~,桩前影响至1倍桩高处,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3年第 1期刊登的“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通过对不同桩型构成的地基工程性状的现场模型试验研究 ,得到了一些对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针对原文中的一些观点 ,笔者在此愿与原文作者商榷。1 关于试验模型 原文中试验长桩的长径比l d约为 2 5~ 3 0 ,桩端的承载作用一般来说不可忽略。原文中未完整介绍试验场地的地基参数 ,但从原文提供的参数推测 ,长桩桩端大致落在原文表 1所示的第⑤~⑥层土中 ,其土层性质和浅层的相近 ,仍然较为软弱。因此 ,长桩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可能会出现如Poulos在文献 [1]中指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 土的变形模量Eο与压缩模量Es的关系是众所关注而又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用土的现场原始压缩曲线计算土的变形模量”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对此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原文在其前言及结语中指出其文中所提出的计算变形模量Eο的方法可克服以理论公式Eο=βEs推求Eο能考虑土的受荷历史等缺点。文中还通过具体算例(例1及例2)说明按原文中方法求得的Eο与Es之比可大于1.0。原文所建议的方法无论在理论概念上还是在具体应用上均值得商榷,故本文简要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徐永福¥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十分感谢蒋明镜博士对拙文的讨论,讨论对提高文章质量,沟通读者与笔者的联系无疑是有意义的。下面对讨论中涉及的问题,提出粗浅的解答。到稿日期:1998-09-07.(1)试验装置应当指出的是,试验装置是河海大学土工试验室自行设计和...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来学习了王清教授等人于 2 0 0 0年在《岩土工程学报》第 4期发表的“土孔隙的分形几何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受益匪浅。原文用汞压法研究“土孔隙的分形几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为建立孔隙的分形模型奠定了基础。笔者经过反复学习 ,仍有以下问题认为值得提出来讨论 : (1)原文笼统地讲“土孔隙的分形几何”似有不妥 ,应该指明是孔隙表面分形或是孔隙分布分形 ,原文表 2和表 3中给出的分维 ,笔者有些糊涂。分形几何最初是由Mandelbort提出的[1] ,分形最重要的概念是分维。分维的定义是 :对于某一图形 (或现象 ) ,按某种尺度r可分为N(r)个各自相似 ,且与整个图形  相似文献   

10.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3期刊登的题为“压桩挤土位移的预估与防治的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作者王伟堂等 ) ,从小孔扩张理论出发 ,得出计算挤土位移的方法 ,并把它应用到一个工程实例。笔者有下列问题和建议与原文作者讨论。(1)工程实例中小孔扩张理论应用时有错。根据Vesic[1 ] 的推导 ,当圆筒扩张到某一直径时 ,圆筒外某一区域内为塑性区 ,区域外为弹性区 (如图 1)。要求得圆筒形孔扩张周边的水平位移 ,首先应求得扩张压力pu 或塑性区平均体积应变Δ或塑性区半径Rp 。用先求出Δ的方法再去求水平位移等是可行的 ,但用Δ =[V后 -(V前 -V孔) ] (V前 -V孔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弯沉检测用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庆宽  朱卫东 《山西建筑》2010,36(16):261-262
依据现行的国家试验方法条文说明,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弯沉检测用车的改造可行性,通过更换轮胎、改动双轮间隙、实现后轴标准轴载等验证了某东风车型的改造可以满足弯沉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桩完整性检测中桩土相互作用参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模型桩室内试验模拟真实的桩土相互作用边界条件,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对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系数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阻尼系数随着桩周土应力增大而增大,而且还与土质和土体的含水状态有关。对于砂土、粉土、粉质粘土,在相同应力状态下,粉质粘土的阻尼作用最大,粉土次之,砂土最小;对于同一类土,饱和土体阻尼作用大于非饱和土体。最后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拟合分析建立阻尼系数与桩周土应力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桩土相互作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介绍了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阐述了桩土相互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孔纲强  杨庆  栾茂田 《岩土工程学报》2007,29(11):1748-1748
<正>笔者近日有幸拜读了发表于《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第6期的"改进的桩土界面荷载传递双曲线模型及其在单桩负摩阻力时间效应研究中的应用"[1]一文。笔者意欲在以下几点向原文作者请教和商讨。  相似文献   

15.
《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第4期发表的"水平荷载桩桩土共同作用全过程分析"(以下简称原文)[1],考虑钢筋砼桩的非线性损伤,对桩土体系共同作用进行了全过程的模拟计算和分析.但其结果看来还不够完整,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6.
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钢板桩支护结构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有限单元法在钢板桩支护结构计算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将其应用到某桥梁钢围堰设计计算,与简化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未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使结构偏于不安全。  相似文献   

17.
开展了建筑荷载作用下能源桩-土力学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了加热(制冷)运行对桩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首先,在桩顶分级加载至2kN,待沉降稳定后再对桩土进行加热升温冷却(室温11℃→55℃→11℃),测试了桩顶竖向位移、桩身轴力、土体温度和孔隙水压力、地表竖向位移,分析了循环温度作用下的桩-土力学特性及变化规律;其次,以模型试验为原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能源桩桩-土计算模型,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最后,开展了不同循环温度作用和循环次数下的桩-土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运行工况下,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随温升的增加而变大,使土体发生热固结现象;随循环次数的增加,桩顶及地表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土的沉降大于桩体沉降,导致桩身多处出现负摩阻力,且负摩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条件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会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动力特性产生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使隔震建筑这类长周期结构地震响应强烈,考虑SSI效应后地震响应可能更大。开展软土地基上层间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远场长周期和普通地震动下隔震层和隔震结构的楼层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研究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具有明显的滤波效应,抑制高频分量,放大中低频分量;普通地震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较显著,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增大,减震效果降低,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比普通地震动下的差;基础及隔震层的转动效应明显,隔震层对基础转动有一定放大效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隔震结构的放大效应较普通地震动下的明显,并对隔震层位移反应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