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借助声学头模对不同声源位置条件下的双耳录音信号进行了主、客观分析,结果显示噪声源在头模两侧30°~60°范围内对人耳的干扰最强;语声源对信噪比作用较小,而噪声源对信噪比的影响明显;听感清晰度随声源相对方位角的增大而增大;当语声源和噪声源之间的相对方位角固定时,听感清晰度与双耳信号的信噪比较大值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对椭球头模和仿真头模的指向性进行了测量,通过比较两种头模的指向性图以及双耳声级差,分析了用椭球头模等效仿真头模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6.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细节结构的头模HRTF幅度谱进行降维简化处理,分析头模上的不同细节结构对HRTF的方向平均值以及谱形状基矢量相应频段的影响。结果表明,鼻子的作用可以忽略,而头发主要作用在头模后方的声源高频处。头部尺寸的影响存在于整个频段中,并且对于位于耳朵异侧的声源影响最大。对简化声学头模与仿真头模HRTF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头模在这些特性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在水平面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8.
从头相关传输函数相位特性的角度,综述和讨论了双耳时间差的各种不同定义及它们的物理意义,指出对头相关传输函数相位特性的不同考虑对应不同的双耳时间差定义。以双耳时间差的一些实验数据和计算模型为例,讨论了几种双耳时间差的结果及它们的内在联系,并强调指出对双耳时间差进行比较时,只有计算方法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文章论述关于语录室和审听室的噪声振动隔声的措施及应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效果。并以波动声学的观点讨论在"小房间"中的音质问题。并就低频吸声处理及声染色等与具体声学设计的关系提出看法。文中还就审听室声学设计的一些概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船舶噪声合成与听觉感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噪声人耳听觉感知训练是提高声呐员目标识别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实录各类船舶在各个状态下的辐射噪声作为训练噪声样本根本无法实现,而且实录船舶辐射噪声易受环境噪声和海洋声信道传播的影响,无法清晰且不失真地呈现船舶的状态信息。依据人耳听觉感知的临界带通特性,提出了通过临界带通滤波和线谱迭加合成方法合成船舶辐射噪声的方法,并对舰船辐射噪声的原始声和合成声进行了听觉感知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噪声的合成声与原始声在尖锐度、粗糙度和波动强度三个音色属性方面一致,可以作为船舶噪声人耳听觉感知训练中的噪声样本。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听觉感知小波变换的电子耳蜗CIS语音信号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以往滤波器组参数调整复杂,提出了一种听觉感知的小波变换的电子耳蜗语音处理的方法。文章在连续交替取样CIS(Confinuous Interleaved Sampling)语音信号处理方案的基础上,利用人耳听觉的临界频率与听觉感知的小波变换域的相似性,进行了电子耳蜗输出信号的重构,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的语谱图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获得的合成语音与原始语音在频谱包络特征上非常相似,频域特征里接近入耳的实际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语音增强算法面临残留噪声这一问题,结合人耳听觉系统的掩蔽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语音增强算法。算法分为两级,第一级利用MMSE-LSA谱估计法对带噪语音进行降噪处理,经过处理后,带噪语音信号的信噪比得到了提高。然后,针对第一级增强语音信号中的残余噪声利用人耳听觉掩蔽特性掩蔽掉。为此,算法结合人耳听觉掩蔽特性设计了感知增强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够有效去除第一级增强语音信号中的残留噪声。仿真实验表明,在各种复杂背景噪声以及信噪比环境下,经过本文算法处理后的增强语音信号残留噪声明显减少,算法提升了增强语音的主观感知质量。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录音、播音棚建筑声学的研究,探索录音、播音棚的建设中重要技术参数及设计理念对录音棚的影响,试图寻找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有效的构造措施,得到合理的录音棚声学设计结果.主要讨论声学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并结合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的语音录音室声学设计实例进行介绍,着重从房间的隔声设计、混响时间的设计进行讨论,并且通过模拟和实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脉冲斑模型,分析在光盘存储过程中,光学系统的各种因素,如光功率起伏,光束高斯参数,物镜数值孔径,系统像差及伺服误差等,对所记录信息斑点的影响,结合读出信噪分析,给出了写入光学头的像差容限和伺服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