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锐 《软件》1999,(12)
1999年,如果问你中国最火的中小IT企业是哪些,你大概能回答出搜狐、网易、新浪等等。但是要问到美国最火的中小IT企业是哪些?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创业理念、产品和商业模式是什么?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美国IT行业的发展领先中国一步,尤其是中小创业公司,他们的创业视野有多大?涵盖了哪些内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他们,或许我们可以获得一个open-mined、一个创业启示,从而释放出藏匿在我们身体某处的创业能量。希望下面这篇文章能够使你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2.
在如火如茶的软件业,再没有什么比“软件知识产权”更冠冕堂皇、更威严神圣的了,也再没有什么比“软件知识产权”更糊里糊涂、更漏洞百出。因为它是由极少数的霸主所主导和操纵,使其成为IT业最原始最虚伪的功利性话语。中国软件产业要健康发展,不仅仅要打击盗版、鼓励创新,甚至不仅仅是反垄断、反霸权,而必须对这套话语提出全面的置疑,从根本上改变被驱使的现状,重新为产业营造健康、合理、清新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PC更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个人用户,定期升级或更新PC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一些游戏玩家和注重追求多媒体功能的用户,为个人PC市场的蓬勃、持久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对于企业用户,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企业的IT系统结构一般分为两层:核心层是指运行数据库和各种应用软件的服务器,他们是企业IT系统最关键的部分,维护和更新自然享受最高“待遇”;而外围的客户机(大部分是PC)运行的是无关痛痒的客户端程序,比如办公软件、邮件软件等,没有关键数据和应用,即使宕机  相似文献   

4.
白丽 《中国信息化》2005,(17):23-23
作为中国开放最早的领域之一“中国IT市场已经变成了国际化市场”,刘积仁、王文京徐少春等软件企业的老总们从创业开始就已经强烈感受到被国外品牌包围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国际化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IT业巨大成就的背后与华人的巨大智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中国IT业的人才现在却一面是IT企业抱怨没有好人才,一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中国IT人才的问题,还是人才机制的问题?IT人才也好,其他专业人才也好,出路无非两个:就业和创业。对于这两个出口的全面审视往往可以窥见人才生态的深层问题。如果一定要拿美国IT业华人的突出贡献和个人成功与中国国内IT人才不尽人意的境遇相比较,结论就会跃然而出——环境和体制,不是出了问题就是存在差异,也许是比较大的差异。其实这个结论不言自明,而且是老生常谈。这可以从社会的…  相似文献   

6.
软件企业最缺什么?无数次听到同一个声音—————“缺人”!目前IT软件人才呈现两头紧缺、中间不足的忧虑状况,即一头是IT行业的基础性编程人员紧缺,另一头是软件管理人才紧缺,中间的在职IT从业者急需再“充电”。据有关调查和研究,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软件人才的短缺现象都十分严重,许多国家对软件人才都有20%至30%的缺口。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目前有33.5万人从事软件工作,仅目前就缺少20万软件人才。这就给人们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有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非常有机会从事软件行业的工作。当今,软件产业已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7.
张越 《个人电脑》2011,17(12):44-44
安全防护软件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个人使用的笔记本电脑还是企业中存储重要数据的服务器,我们都需要安全软件来对这些设备以及设备上存储的数据进行保护。不过对于企业的IT部门,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企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同类软件,这会给日常的维护带来很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所以,IT领域的申请也多以方法、产品、设备、系统的申请为主,其中方法发明有很多是基于软件形成的专利。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IT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已渗透到金融、商业、医疗、管理等领域,使这些过去不存在发明专利的领域也产生了专利。对于IT领域来说,专利保护正处在一个发展时期。目前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已成为一种趋势,我们要提高对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并注重在申请中满足专利法对技术的要求。另外,我们对专利保护的发展还应具有前瞻性,努力使自己的技术得到更好、更大范围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视微软     
微软一直是人们议论的中心,只要说起IT业界的事情,总会说到他,对于他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褒者,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大谈微软单挑LOTUS和COREL之战,对微软的大笔收购HOTMAIL的欢天喜地也是记忆犹新,而对快刀斩乱麻般干净利索地打败网景更是心驰神往;贬者,不仅大骂其软件BUG(漏洞)多(虽然他们仍然在孜孜不倦地盗版微软的软件),并且还充分利用时事,借中美两国的政治问题打压微软,对美国司法部控告微软的“垄断”(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在美国的IT业界都没有全部承认微软是垄断)更是拍手叫好。 微软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我们必须给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在成为IT产品销售大国,但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IT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却不容乐观。帮助个人和非专业组织提高IT技术的应用,为他们提供一整套的服务方案,是摆在中国IT厂商面前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国IT企业走向新发展的机遇所在。正如杨元庆所指出的:中国IT产业正在从一个以技术和产品为主导的时期进入一个以应用和服务为主导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1.
王步芳 《计算机》2001,(10):12-13
有人把股票期权比作“无本黄金”,其实也是误解,因为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股票期权要使IT人的腰包鼓起来,既要求IT人符合一定的授予条件,更取决于IT人工作努力程度所带来的来来企业业绩。所以,对于IT人来说,股票期权有双重效应,即“黄金”的激动效应和“手铐”的约束效应。IT人的股票期权是企业制订“游戏规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中国软件产业是目前IT行业最悲壮的事:外有技术垄断和激烈竞争,内有盗版市场趁火打劫。当曾经固若金汤的中文平台软件也遭到微软的严重威胁,只剩下四通利方在苦苦支撑之时,一些人士将教育软件列为中国软件的最后堡垒。 即使在守卫这最后堡垒的队伍中,也令人遗憾地出现了分崩离析的迹象,一些软件企业甚至将主力转向了更具有“朝阳”意义的互联网。好在仍然有那么一批意志坚定的战斗者固守着软件的最后堡垒,麦特立达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胡敏、边锋报道“对于我国政府及国有大中型企业IT外包而言,现在仍旧处于起步阶段。”这是6月14日在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主办的“2006政府机关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IT外包发展论坛”上,众多专家对我国“IT外包”发展状况做出的客观“评价”。尽管“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论坛还是对“IT外包”给予了“肯定”:“IT外包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减少开支、规避风险、专业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就IT外包市场的发展前景而言,论坛上传出的一些数字令人感叹不已:在求过于供的市场状况下,2004年中国软件…  相似文献   

14.
《数码精品世界》2012,(1):124-124
“我们要做最能创新、最敢创意的IT企业.将幻响打造成中国的苹果”,这句话已经成为幻响神州总裁张听尉的口头禅。五年如一日的执著.为幻响赢得了”小苹果”的美誉。国家发改委的专项资金扶持,“2011年中关村创业之星”的表彰.都代表了政府的认可和关怀。  相似文献   

15.
《微电脑世界》2009,(10):100-101
由美国金融海啸而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目前的影响可以说尚没有完全散出。中国的情况虽然要好很多,但同样不能独善其身。面对经济低迷,很多企业包括个人本能的做法,就是裁员,减少支出,包括缩减IT的投入。受此影响,IT业也不可避免地共振波动。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包括IT企业,以及利用IT创新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反而逆风飞扬,成功地“化危为机”,给予我们实实在在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16.
熊妍妍  韩磊 《程序员》2005,(3):27-31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随着电影《天下无贼》的放映,这句对白也成为时下的流行语。一方面是企业急需高端人才,另一方面却是程序员求职无门,或是遇到职业发展的障碍;IT 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令人迷惑。新年伊始,CSDN 网站协同《程序员》杂志,连续举办了三场主题为“2005年技术人才需求趋势”的在线聊天活动,来自 IBM 中国研究中心、IBM 中国软件实验室服务部、微软亚洲工程院、BEA、百度在线、智乐软件的十几位技术经理、专家和人力资源主管,与网友进行了直接交流。在各场聊天中,嘉宾解答了网友有关人才需求、培训、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方面的问题。短短的几次聊天,充分展现了从国际大公司到最热门技术公司的人才需求和人才观。将其中的精华内容整理出来,相信对于读者明友们会有所帮助,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 IT 人才?作为程序员的你,又该如何去选择和实践自己的职业生涯昵?让我们一起走出 IT 职业生涯的迷局吧。  相似文献   

17.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一批资本黯然离去,一批资本蜂拥而来,他们为什么没有在IT领域看到相同的机会?传统投资理论认为.垄断和创新是产业投资获得回报的要素,IT领域垄断不足但创新有余,却没有为大部分上市企业带来超常回报,是什么令理论与现实产生如此差距?  相似文献   

18.
IT,简简单单两个字母,横平竖直,没有半点妩媚姿态。 这正如许多人对于IT的看法——冷冰冰的工具与硬生生的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各种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层出不穷,而这些理念、方法与工具要移植到IT部门却仿佛并不相宜,这与IT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不无相关。 事实并非如此。“IT”的挺拔骨架并不表示IT的不近人情,而仅仅意味着IT对于支撑企业业务运作的脊柱作用。IT部门同样  相似文献   

19.
我同意一种看法——中国加入WTO对软件行业而言利大于弊。“入世”对汽车行业可能冲击比较大,但这种冲击也是暂时的。对软件行业来讲,则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呢?21世纪的趋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软件企业必须面对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其次,中国也诞生了一批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如用友等等,这些已经具有自己产品、市场、渠道的企业,不可能被“入世”打垮。“入世”产生的另一个压力是许多中国企业不能再靠原先的小作坊开发方式生存,而必须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过去国内软件企业通过低  相似文献   

20.
“不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谈不上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信息化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无庸置疑。然而,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又是最实际的问题。制造业又多为传统产业;对于IT的认知程度低,如何在相对薄弱的IT基础上打造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系统?如何在资金困窘的情况下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咨询、软件和相关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