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平台, 以其使用方式便捷、传播迅速、交互性强等特点, 在信息分发和舆论传播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简要介绍了微博的相关机制, 分析了微博信息的传播特征以及影响信息传播的三大因素, 对目前研究所使用的信息传播模型进行了分类, 重点综述了基于传播过程的模型、基于影响力的模型以及基于转发因素的模型, 并对这三类模型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分析, 提出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陆芸 《微型电脑应用》2000,16(8):61-62,60
互联网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还带来传统观念的变革,它正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对信息转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丰富的内容极好地调剂了我们的精神文化,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整天足不出户,呆在家中,上网浏览,而知天下事,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购物、网上远程教育,网上娱乐,网上炒股,网上交友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现有信息传播预测方法对级联序列和拓扑结构独立建模,难以学习级联时序特征和结构特征在嵌入空间的交互表达,造成对信息传播动态演化的刻画不足.因此,文中提出基于级联时空特征的信息传播预测方法.基于社交关系网络和传播路径构建异质图,使用图神经网络学习异质图和社交关系网络节点的结构上下文,引入门控循环单元提取级联时序特征,融合结构上下文和时序特征,构建级联时空特征,进行信息传播的微观预测.在Twitter、Memes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性能得到一定提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在线社会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微博或Twitter来传播信息或分享观点.研究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规律对于意见领袖挖掘、舆情监控、品牌营销等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有关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模型已经得到广泛研究,但是影响网络中节点之间信息传播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刻画信息传播过程,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传播模型及其扩展模型更多地从网络结构出发研究信息传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节点属性和信息内容的影响.从多个维度提取信息传播的特征,包括节点属性特征和信息内容特征,对节点间传播概率和传播延迟进行建模,提出一个细粒度的在线社会网络信息传播模型.利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学习模型中的各个特征的权重.另外,针对模型的传播预测功能,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测准确率方面,所提出的模型要优于其他同类模型,如异步独立级联模型、NetRate模型.  相似文献   

5.
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洋  陈毅恒  刘挺 《软件学报》2016,27(2):247-263
微博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重要社会媒体,深刻影响并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针对微博信息传播预测问题展开综述.该研究对舆情监控、微博营销、个性化推荐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概述微博信息传播过程,通过介绍微博信息传播的定性研究工作,揭示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接着,从以信息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以及以信息和用户为中心这3个角度介绍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相关研究工作,对应的主要研究任务分别是微博信息流行度预测、用户传播行为预测和微博信息传播路径预测;继而介绍可用于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的公开数据资源;最后,展望微博信息传播预测研究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2005年9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暂行五年之久的《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11月7日发布,以下简称旧《规定》)同时废止。从“暂行规定”到“正式规定”,可以看出互联网新闻规管部门在规管思路上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工程》2017,(3):309-315
为研究个体特征对在线社会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影响,结合个体特征、社会加强和信息属性,提出一个简单的信息传播模型。在传播模型中主要考虑记忆效应、社会加强、信息属性和个体特征这4个因素,并根据服从均匀分布与幂律分布的个体在规则网络、WS小世界网络、BA无标度网络上传播信息的能力,对此进行仿真实验,同时在Facebook上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哪种情况下,信息的传播速度遵循BA无标度网络最快,规则网络最慢的规律,规则网络的稳定时间也最长。Facebook的传播图与BA网络的结果图类似。  相似文献   

8.
9.
毕硕本  黄铜  赵爱  刘少丽  万蕾 《计算机科学》2018,45(12):279-287
互联网信息的发展形成了虚拟的网络社会。分析信息空间网络在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网络结构,可以深化信息流在空间传播中的研究。文中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重力模型,在社会地理学视角下尝试对微博中“山东毒疫苗事件”信息的传播路径进行有向网络的构建,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信息传播具有地域性,中国不同的地域都会形成“中心岛”城市,这些城市主导着周边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舆论方向;2)相同时间段内的舆论信息传播路径数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对称性,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密集;3)在事件发生地区,内部节点主要起到中间点传播舆情的作用,并不能很好地引导舆情的走向。文中的研究结果可以为社会网络发展和舆论引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天地》2012,(11):8-8
10月18日,记者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获悉,冒充女军人的网民"任婕"已被查获,当事人任某某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协调局已责令腾讯网注销该账号,并对腾讯网未能履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认证责任提出批评。据了解,网民"任婕"在腾讯网注册微博客账号,自称是总参"特种大队高级指挥官"、"北京军区某领导的养女",并登出军官证和着军装照片,频繁在网上以军人身份聊天交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博的迅速兴起,提取信息传播特征和构建传播模型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用户转发行为,首先分析信息转发结构,提取信息老化特征;然后结合转发时效性,基于平均转发概率的递减规律提出SIR的改进模型;最后利用真实转发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考虑信息时效性和老化特征,能够较好地拟合信息传播过程。进一步,将利用该模型分析不同节点传播影响力,发现其分布服从无标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通常是指在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个体。针对当前意见领袖挖掘方法中只考虑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的个体属性,缺乏信息传播中交互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独立级联模型,并融入网络结构特征、个体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意见领袖挖掘模型(extended independent cascade, EIC)。该模型以个体属性、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行为建立加权的传播网络,利用改进的CELF(cost effective lazy forward)算法,挖掘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个体。通过实验验证,在意见领袖的扩展核心率指标上,该算法优于拓扑结构类算法,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并未降低意见领袖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3.
信息的传播扩散可以建模为在潜在传播网络上发生的随机过程。由于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潜在的传播网络拓扑结构和清晰的传播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因此根据观测到的传播结果,如节点感染时间、状态等信息,推断传播网络拓扑结构,对于分析与理解传播过程、跟踪传播路径以及预测未来传播事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传播网络推断问题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文中对近年来的信息传播网络推断工作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和总结,为传播网络推断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特征技术产生的背景和特征建模的有关概念与方法。根据集成化制造系统的要求,提出了一套新的特征信息描述方法和系统结构;建立了折弯零件的设计特征库,实现了析弯零件的基于特征设计.分析、归纳了特征表达空间之间的关系和基于特征空间的特征映射原理与方法,完成了折弯零件设计特征模型到制造特征模型的转换,从而实现了产品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相似文献   

15.
杨彩虹 《网友世界》2014,(15):116-116
笔者在本文之中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来针对茂名市眼下比较常见的广场体育文化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目前茂名市广场活动的现状以及其相关情况,其中涵盖了人文环境建设进展速度以及其进展程度、活动内容是否做到多元化、是否具备比较优秀的娱乐性、广场体育文化活动是否具备逐步产业化的势头等,为茂名市广场体育活动寻找一个更为适合更加优秀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闫艳 《信息网络安全》2010,(3):14-15,25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终端用户提供传输技术享受其他终端提供的淫秽电子信息下载或者在线视听服务的网络不法行为,如果具有犯罪故意并对淫秽网站性质达到“明知”程度,其对网站电子淫秽信息怠于采取技术措施进行监管行为,应当认定为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线社交网络已与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许多在线社会网络用户会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与该事件相关的信息,然而社会网络关系错综复杂,信息量如洪水猛兽般,给舆情管控工作带来重大困难。本文将关注点聚焦到微博中自然灾害类事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挖掘潜藏在事件表面下的信息传播规律,为舆情管控提供合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发布信息用户的可信度差异对信息传播过程具有一定的影响,针对真假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效果,提出了一个新的IBU模型,研究了信息内容真实性以及发布信息用户的可信度对信息传播动力学过程的影响。通过MATLAB仿真对该模型的传播效果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发布信息用户的可信度有多大,与信息可信本身无关,只与信息内容本身是否可信有关;信息发布者可信度越大,对于信息传播的时间就越长;相反,信息发布者的可信度越低,传播时间越短,但并不会改变信息内容真假的性质。研究成果为相关职能部门在信息管控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传播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逐渐普及,网络突发事件这一在网络传播中出现的事件也展现了频发的态势.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可以有效规避网络突发事件传播中的负面效应.通过对互联网突发事件的舆论传播进行整理和分析,以10月16日"湖南新晃修建夜郎古国"网络事件为例,总结了网络舆论传播的主要特征,并指出舆论引导的注意事项,最后提出...  相似文献   

20.
信息传播建模仿真中的心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谣言等信息的传播机理,可以为危机管理等社会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鉴于信息传播中个体心理因素对传播过程、效果等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以态度为核心的心理模型建模思想,并针对信息传播过程中个体交流模式的不同,建立了基于直接交流的不对称影响函数心理模型,以及基于间接交流的非线性描述心理模型.模型运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符合人类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能较好地表现信息传播时个体对信息刺激所做出的心理反应,为信息传播中Agent的心理变化提供了可以描述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