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三种不同混纺比的纱线,分别织造了针织平针组织和1+1罗纹组织两种不同的织物共6块,并对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最终得出影响竹浆/丝光羊毛纤维混纺织物的热舒适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混纺纱线的混纺比和竹浆/丝光羊毛纤维混纺织物的组织结构。当混纺纱中竹浆纤维的含量比例升高时,竹浆纤维优秀的导热性使织物能有效改善是人体闷热的感觉,同时由于1+1罗纹组织比平针组织结构更加松散,纱线间空隙更多也更有利于湿热空气的排出。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3种不同混纺比例、不同组织结构的牛奶蛋白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综合评判,以研究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织物的性能特点和产品开发设计.  相似文献   

3.
研究蚕蛹蛋白纤维/天丝的混纺织物服用性能,测试了5种不同组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温性、弯曲性、折皱回复性以及顶破强力。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权系数和标准化值的计算得出综合评价值,得到了蚕蛹蛋白纤维/天丝织物综合服用性能优劣的排序。蚕蛹蛋白纤维/天丝混纺织物质地坚牢,折皱回复性好,表面光洁,适合开发高档衬衣、女装裙装和床上用品。  相似文献   

4.
采用比电阻仪、介电谱仪和矢量网络分析仪等不同测试手段对海藻酸钙及其混纺织物的体积比电阻、电导率、屏蔽效能等方面进行测试,并对海藻酸钙纤维的电学性能及其混纺织物在不同频率下的屏蔽效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971.04Ω·cm,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不同含量的海藻酸钙纤维/棉混纺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也优于普通粘胶纤维和棉纤维织物.  相似文献   

5.
将阻燃粘胶与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按7种比例进行混纺,根据纤维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纺纱与织造工艺,织成相应的织物,并对7种混纺比的织物进行性能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当阻燃粘胶与预氧化纤维混纺比例为35/65时,织物的LOI达到30%以上,续燃时间小于3 s,阴燃时间为0 S,损毁长度小于110 mm,阻燃性能良好,同时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纤维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能,与涤纶相比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回弹性。探讨了聚乳酸纤维混纺织物的服用性能,对比分析了5组同规格的聚乳酸/棉混纺织物与普通涤纶/棉混纺织物的透气性、芯吸性、折皱回复性、抗起毛起球性、刚柔性等,得出聚乳酸/棉混纺织物的芯吸性、折皱回复性、柔软度均明显优于普通涤纶/棉混纺织物的结论。聚乳酸/棉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也解决了涤纶纤维难降解的问题,在纺织面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将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的交织、混纺织物,与纯棉织物的耐用性能、外观性能和舒适性能作比较,并进行探讨,得出聚乳酸纤维与棉纤维交织、混纺后,不仅使原料成本有所降低,而且使织物的整体服用性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含量对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性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各种不同试验仪器对五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强力有下降的趋势,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断裂伸长率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当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高于50%时,大豆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随大豆纤维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撕破强力逐渐下降,尤其是在大豆蛋白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织物的撕破强力最小;大豆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纵向、横向弯曲长度和织物的硬挺系数逐渐下降,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柔软性提高;大豆蛋白纤维/涤纶混纺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逐渐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逐渐增大,说明大豆纤维混纺针织物的耐磨性逐渐下降,在大豆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0%时,纯大豆纤维织物的耐磨性最差。  相似文献   

9.
利用聚苯硫醚纤维的阻燃性及不锈钢纤维优异的防辐射性能、抗静电性能,选用六种不同混纺比的纱线,通过变换组织结构设计织造出十二种织物,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织物中不锈钢含量增加时,织物的防辐射性能显著提高,织物的抗静电性能显著增强。聚苯硫醚纤维本身就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因此,加入不锈钢对织物阻燃性的影响不太显著,但对阻燃效果有益。  相似文献   

10.
Viloft纤维是木浆纤维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的保暖性和舒适性俱佳的环保型纺织原料,与棉纤维或涤纶混纺,其织物具有很高的阻热性、极佳的透湿透气性、极快的芯吸效应和非常高的导湿率.本文对Viloft纤维以及Viloft/棉(50/50)混纺织物和Viloft/涤(50/50)混纺织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生产时应注意的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相同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设计制成了7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牦牛绒/羊绒混纺织物,并利用KES风格仪对反映织物风格的力学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从而对牦牛绒/羊绒混纺织物的混纺比与其织物风格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纺比中牦牛绒含量的增加,混纺织物的硬挺度和丰满度先增加后降低;当混纺比为50/50和25/75时,织物的滑糯度最优;当牦牛绒/羊绒混纺比为50/50时,可获得最优的织物风格.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聚苯硫醚纤维的复合功能面料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苯硫醚纤维和不锈钢纤维混纺纱为基础,设计并织制了不同混纺比、不同排列方式、不同组织的织物;测试了不同规格织物的抗静电性能、防电磁辐射性能和阻燃性能等功能性指标,分析了上述性能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纤维含量对织物抗静电性能、防辐射性能影响显著,且织物抗静电性能、防辐射性能随不锈钢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不锈钢纤维含量对织物的阻燃性能影响不显著;混纺纱的排列方式、织物组织对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影响显著,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3.
混纺纱中Modal/棉纤维的混纺比依次为:20/80、30/70、35/65、40/60、47/53、50/50、60/40和80/20八种规格.研究了混纺纱的强度与混纺比的关系,Modal/棉混纺纱的强度随着Modal纤维混纺比的增加先下降,而后再增加,曲线存在下凹点,Modal/棉混纺纱的临界混纺比为51/49.在实际生产中,要注意避开出现条干恶化和毛羽恶化的混纺比.综合条干、强度、毛羽几个方面,Modal/棉混纺纱较合适的混纺比在60/40左右,最不宜采用的混纺比为50/50.  相似文献   

14.
为了找出抗菌性好又经济实用的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织物的混纺比,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定性)和吸收法(定量)对5种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长绒棉混纺织物进行抗菌性测试,突出抗菌性能测试方法的改进——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接种菌液量以及涂板培养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混纺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大于大肠杆菌,而且只要甲壳素的混纺比例达到2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9.88%,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能达到91.2%,再提高甲壳素的比例则无法取得更好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5.
对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纤维/天丝混纺针织物的各种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蛋白纤维含量的增加,其断裂强力下降,顶破强力下降;撕破强力下降,纵向、横向弯曲长度下降,柔软性提高;起毛起球性增加,织物磨损时的质量损失率增大.而断裂伸长率变化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竹炭纤维/棉混纺纱中竹炭纤维含量与混纺纱拉伸性能的变化关系,对不同混纺比的竹炭纤维/棉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竹炭纤维/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随着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先有逐渐减小的趋势,然后增大。竹炭纤维/棉混纺比小于临界混纺比时,混纺纱的断裂伸长率变化趋于平直;一旦超过临界混纺比,随着竹炭纤维含量的增加,断裂伸长率迅速增大。在实际应用中,混纺纱最低断裂强度对应的临界混纺比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选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80S丝光羊毛纤维和3D毛型竹浆纤维混纺纱,混纺比例竹浆/丝光羊毛分别为30/70、50/50、70/30,进行针织物开发及舒适性探究。通过对混纺纱的强力、伸长率、耐磨性及毛羽进行测试,得出:实验结果均满足上机织造标准。以纬平针组织为例,织造出三种混纺比针织物,并对其透气性、透湿性和热导率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织物透气性、热导率随丝光羊毛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透湿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8.
应用东华大学自行研制的小型环锭纺纱整套系统纺出10/90、20/80、30/70、40/60、50/50等5种不同混纺比的19.5 tex甲壳素/棉混纺纱,阐明了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测定了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CV值和毛羽,分析了混纺比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90甲/棉混纺纱的强伸度最好;20/80甲/棉混纺纱的条干最均匀;50/50甲/棉混纺纱的3 mm毛羽指数最小,但其强伸度与条干均匀度都最差.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东华大学自行研制的小型环锭纺纱整套系统纺出10/90、20/80、30/70、40/60、50/50等5种不同混纺比的19.5 tex甲壳素/棉混纺纱,阐明了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测定了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条干CV值和毛羽,分析了混纺比对混纺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90甲/棉混纺纱的强伸度最好;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