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某核电厂发电机在全面解体检查期间发现的转子风扇叶片断裂缺陷,对缺陷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缺陷处理措施,以期对其他电厂同类缺陷的分析和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白2010年大化总厂实施了设备缺陷管理“六不放过”工作法以来,在没备缺陷管理上卓有成效,设备缺陷总量下降20%,同类缺陷数量下降45%,大大提高了设备可靠性,助推了设备的本质安全,确保了机组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运行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从定期检验缺陷统计看微机保护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是发现和处理设备缺陷的重要手段,以某变电管理所6年的微机成套保护定期检验为例,统计了微机保护的缺陷,分析了其发生的特点和性质,即主要发生在配套装置和回路中,基建遗留缺陷占很大比例,电磁器件和机械器件的缺陷是设备运行中发生缺陷的主因,将微机保护缺陷分为显性缺陷和隐性缺陷,强调对微机保护的日常状态监视和状态判断,阐明新设备投产前,对其进行全面和严格验收的必要性,对微机保护定期检验,提出了强化首次全面检验,缺陷多发部位重点检验,简化常规检验的内容和做法,以及有条件管长检验周期等措施,以提高保护检验工作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灵敏地检测和定位电缆缺陷对于电缆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调频连续波(FMCW)法是一种基于频域反射法的电缆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相对于宽频阻抗谱法具有更高的缺陷检测灵敏度及抗干扰能力。该文在现有FMCW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利用FMCW的相位敏感特性对电缆缺陷进行检测的方法,提高了现有FMCW方法缺陷检测的灵敏度。首先,结合FMCW相位敏感特性与电缆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了电缆缺陷检测仿真;然后,在实验室的射频同轴电缆、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上模拟不同程度的缺陷并测试,观察缺陷处相位的变化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敏-FMCW方法对于射频及10 kV XLPE电缆上模拟的缺陷敏感,不同严重程度的缺陷相位变化量不同,缺陷处对应相位变化的取值区间可为180°。定义缺陷引起的相位、幅值变化量占取值区间的比例为灵敏度,相敏-FMCW方法可以提高现有FMCW方法对该文中所设缺陷检测的灵敏度:对于电缆局部异常温升造成的容性缺陷,当局部温差为37℃时,可将灵敏度由36%提升至71%;对于电阻性、电导性及铜屏蔽破损缺陷,相敏-FMCW方法的灵敏度均优于传统FMCW方法,检测灵敏度提升...  相似文献   

5.
远红外测温技术在变电站的缺陷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远红外测温缺陷管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系统。为此介绍一种网页形式的在线远红外测温缺陷管理系统,以及它的总体结构,设计思路等。该系统实现了红外测温缺陷网页式查询,并可指导缺陷设备检修。  相似文献   

6.
继电保护装置缺陷文本缺乏基于专业词典的数据挖掘,对继电保护缺陷定级、诊断和消除支撑不足,无法满足高效运维需求。结合某区域电网继电保护缺陷数据,提出了适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缺陷的专业词典构建方法,并构建了相关专业词典。首先,汇总了该区域继电保护装置缺陷文本数据,形成缺陷文本语料库;其次,应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停用词识别方法,实现缺陷文本中无关字词的剔除;然后,采用机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缺陷文本分词词典,采用潜在语义分析和决策树分类,实现了同义词合并;然后,通过整合停用词表、分词词典、同义词表,构建了该区域电网保护装置缺陷专业词典;最后,对比了使用词典前后的专业词汇齐普夫分布和语料库信息熵,验证了所构建专业词典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等离子体技术在电力设备绝缘缺陷修复方面的应用效果,本文开展了电缆终端硅橡胶绝缘裂纹缺陷的等离子体修复研究。在硅橡胶绝缘试样表面人工模拟划痕缺陷,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物,氩气作为载气,通过等离子体射流平台对硅橡胶绝缘表面划痕开展修复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附件绝缘缺陷修复效果的影响,测量了等离子体修复前后绝缘样品的体积电阻率和沿面闪络电压。同时采用多针电极对修复前后的绝缘样品开展电晕老化实验,并对老化前后的样品表面特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修复可以有效提高硅橡胶绝缘表面缺陷处的闪络电压和体积电阻率,当修复时间为4 min时,缺陷附近的绝缘特性接近完好试样;电晕老化导致绝缘分子链断裂,使绝缘缺陷处的电气性能进一步下降;经过等离子体修复后的绝缘样品,其体积电阻率、闪络电压和击穿场强在电晕老化后仍高于未修复的缺陷试样,表明等离子体修复硅橡胶绝缘样品的抗电晕老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供电企业缺陷管理软件的开发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北京电力公司变电公司缺陷管理软件开发应用的实践,总结了缺陷管理软件开发历程,阐明了符合缺陷管理目标的,以及新的缺陷管理软件的结构和应用方式,为其他类似单位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江文娟  汤胜 《湖北电力》2003,27(6):40-41
对变电设备缺陷的分类及处理要求进行了描述,对缺陷管理流程进行了提炼,绘制了缺陷管理流程图,并利用数据库及网络技术提出了变电设备缺陷实时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肖慧慧  邓阳 《电工技术》2019,(19):76-7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红外检测技术能对电力系统设备进行在线检测,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预测设备故障。介绍了一起由红外精确测温发现的变电站电缆缺陷,通过停电检查后确定了电缆缺陷所在,对缺陷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缺陷问题进行了处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变电站设备检修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电池片的内部缺陷是降低电流传导效率的主要原因,通过EL或PL成像后的图像缺陷强弱变化较大,直接进行阈值分割会造成漏检。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注意力FSA-UNet网络,用于太阳能电池片混合缺陷分割。针对缺陷分层特点,设计出了特征增强模块,提升弱缺陷的分辨能力,同时改进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加快了强缺陷的检出效率。本算法能精确分割出单晶硅片的多种缺陷,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将本文算法与U-net、DeepLabV3+进行的比较,最佳MIOU达到了77.9%,突出了本算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绝缘拉杆是GIS断路器内完成电气通断操作的关键结构部件,在高电场、强机械应力等耦合作用下绝缘拉杆缺陷极易引发沿面闪络或击穿故障,直接关系到开关设备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中利用超声波反射法对超特高压GIS断路器管式绝缘拉杆进行缺陷检测,首先设计了与绝缘拉杆形状相匹配的双晶探头以提高检测精度,对不同直径、不同深度人工气隙缺陷,不同深度的人工压痕缺陷和未投运的同型号绝缘拉杆进行了超声检测试验研究,提出了绝缘拉杆内部气隙、表面损伤以及管壁厚度不均缺陷的检测评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检测出纤维浸渍不充分产生的内部气隙缺陷,生产、运输或者安装过程中绝缘拉杆碰撞导致的表面损伤缺陷和生产过程中模具偏心导致的绝缘拉杆管壁厚度不均缺陷,验证了超声波法对绝缘拉杆缺陷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绝缘子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缺陷,造成表面电荷积聚,影响绝缘子电场分布,严重时会发生沿面闪络,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绝缘子中缺陷的无损检测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总结了气泡、裂纹和金属异物等绝缘子缺陷类型对绝缘子绝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缺陷的产生和发展机理;然后,归纳并介绍了基于声、光和热特性的新型无损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和研究现状;最后,从检测速度和精度等角度对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对绝缘子缺陷的检测效果,并对未来绝缘子缺陷检测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把设备缺陷分析落实到检修班组,开展群众性的缺陷分析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控制设备缺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缺陷并及时消除缺陷,并寻求从根上治理好设备,为机组安全运行服务。  相似文献   

15.
缺陷管理是发电厂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描述了发电设备缺陷管理机制及其在计算机局域网络闭环管理的实现,解决了现行设备缺陷管理存在的弊端。对发电厂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多年的现场焊接及检验工作中,对焊接缺陷作了不少记录,在局部挖补返工中,经常边观察边分析,积累了一些处理焊接缺陷的经验。现将记录整理成文,以让本行业的焊工(尤其是新同志)能较简捷地了解施工中可能产生的缺陷,进而有效地作好预防措施。1引起焊接缺陷的因素引起焊接缺陷的因素很多,除焊材、环境。工件尺寸、预热、气体纯度等各种客观因素外,这里仅对焊接操作技能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1)焊接电流选择根据焊接工艺卡,焊接电流有较大的选择范围,选择好恰当的电流,是避兔产生缺陷的重要因素。焊接电流选择不当会引起…  相似文献   

17.
文中阐述了同时采集断路器动作过程中的机械特性数据与振动数据并通过断口设置相同的时间参考点的缺陷零部件诊断方法,建立零部件的振动数据阈值。通过确定异常振动信号发生时断路器运动的位置,从而诊断出缺陷零部件,最后结合仿真予以验证。该研究结果在断路器出厂前即可诊断出机械故障并发现缺陷零部件,通过更换缺陷零部件避免了断路器在使用过程出现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配电网中中压电缆的敷设条件相对较差,在环境水分和工作电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在绝缘中生成水树缺陷,影响电缆绝缘的性能。时域反射法(TDR)可用于检测电缆故障,近来也有研究将其用于检测电缆绝缘局部缺陷,但检测结果与绝缘缺陷情况的关联尚不明晰。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等效电路原理推导了同轴绝缘含水树缺陷时的等效介电常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传输线理论建立计及双界面反射的时域解析模型,可用于分析与预测电缆绝缘局部存在水树缺陷时TDR实验的反射波形。通过制作含模拟水树的电缆试样并进行TDR实验,考察了模拟水树缺陷的含水量、缺陷段长度和电导率等因素对TDR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模拟水树的TDR实验结果与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对应性,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用于分析与预测电缆绝缘局部缺陷反射特性的有效性。预期该解析模型有助于为TDR在电缆绝缘水树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力电缆的局部缺陷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变换与时频域反射(time-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TFDR)的电缆缺陷定位方法。在分析传统电缆缺陷定位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变换求取TFDR测试波形的时频分布,并计算时频分布的时频互相关函数,再通过时频互相关函数曲线的局部峰值对电缆局部缺陷的位置进行判断。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TFDR方法,本文方法的时频分布不存在交叉项干扰,从而消除了时频互相关函数曲线中干扰的局部峰值,且电缆缺陷定位结果的可靠性较高,局部缺陷的检测盲区较小。最后对10 kV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进行仿真和实测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定位电缆的局部缺陷,并且缺陷定位的绝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0.
利用COMSOL软件构建了敲击法陶瓷品检测的力学模型,用于预测冲击动态量中的最大冲击力。将陶瓷结构简化为立方体陶瓷试验片,对其受力信号进行时域分析,研究了合格陶瓷品与缺陷陶瓷品所受的敲击法冲击力信号波形的差异,以及缺陷尺寸大小对敲击冲击力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合格陶瓷品得到的冲击力信号峰值高于缺陷陶瓷品;缺陷的宽度和长度影响冲击力信号的幅值,缺陷宽度越宽或缺陷长度越长,冲击力信号峰值越低;缺陷深度较小的情况下对冲击力信号峰值的影响不明显。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合格陶瓷品和缺陷陶瓷品对敲击冲击力响应的特性差异,能为自动化生产线的在线检测过程中缺陷陶瓷品的准确识别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