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在以科技革命引起的世界性的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重大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刽,不仅对经济领域起着巨大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且对国际关系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它使得国际政治、安全在经济的作用下,发生着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化向全球推进,各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但因速度太快,城市规模过大,短时间过多人口往城市集中,产生了一系列城市安全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安全问题有连发性强,叠加性影响和跨地域传播,诱发其他灾害性等特点,必须切实加强在标准化、技术、信息、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合作。发展城市安全国际合作组织,开展防范城市灾害的合作研究,构建多方参与的安全互助网络,发展国际友好城市等都是开展城市安全国际合作的很好方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全球化的历史与逆全球化的现状,认为西方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并未改变全球化的大势,更未导致全球化的终结,但促使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深度调整期。美国主导的旧式全球化在文化领域带有或隐或显的帝国主义色彩,这种文化霸权严重侵蚀着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中国引领的新型全球化最终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安全与共同进步,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之提供了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4.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的政治组织,国际联盟一度成为正义与和平的卫士、集体安全机制的实践者,然而受英法控制的国际联盟无法摆脱其作为帝国主义国家维护秩序并瓜分世界的性质。20世纪30年代,国际联盟对九一八事变中日冲突的调解即表明其仅仅是强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弱国发出自己声音的舞台而已;其组织、机制、成员等方面的固有缺陷让集体安全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机制,是为防止与消除对和平的威胁,制止侵略或其他破坏和平的行为所采取的有效集体措施。通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对联合国集体安全保障机制进行一种具量的理性分析,从而为其存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美欧争霸再现? 美国经济去年四季度高调反弹分别为3.5%至5.7%,似乎预示着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结束,可事实远非如此。其原因,一是今年初美国通过改变会计规则等办法将不良资产掩盖冻结起来,两年后终究还得面对。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势不可挡,文化的大冲突日益突出,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加强防范,保证国家安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为国家文化安全提供不竭动力;吸取西方文明的精华,增强自身文化的凝聚力和抵抗力;加快自身发展速度,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确保我国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任何一个国家当中,法律和经济的关系都是相当密切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之下,法律也被卷进了这场全球化的浪潮当中,本文所要探究的重点就在于当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之背景下应该如何处理好法律全球化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中,数字化的匿名主体对城市安全的攻击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中的瞬息亿变的电子流,其攻击的客体不再是有形的物质,而是稍纵即逝的电子数据、比特信息。其攻击的环境不是产生直观的有痕迹的物质现场,而是由电子脉冲构成的、传统侦察工具无法固定的虚拟现场。其攻击的类型有服务拒绝型攻击、利用型攻击、信息收集型攻击和假消息型攻击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家产业安全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讨了现阶段可能危及国家产业安全的产业领域,即金融、信息、高新技术等产业,提出了维护国家产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与安全是全球城市的"鸟之两翼,车之双轮",全球城市需要在发展与安全之间求得平衡,实现两者的均衡、互补、互强.考察全球城市对发展与安全关系的认识和实践经历的失衡—均衡演变过程,在分析失衡的原因、归纳失衡的表现、重点研究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实践依据和时代要求后,得出的结论是:与非全球城市相比,全球城市应是一个更全面且本质更...  相似文献   

12.
考虑水力振动特性求取转桨式水轮机的协联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确定转桨式水轮机协联关系时,往往只考虑水轮机的能量特性。本文结合石家庄混合蓄能水电厂中的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协联关系的试验过程,研究了在考虑水轮机水力振动特性的情况下,应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转桨式水轮机协联关系。这种综合考虑水轮机的能量特性和振动特性,确定转桨式水轮机最佳运行方式的方法,为保证转桨式水轮机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Partnering and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artnering and TQM both seek to enhance construction outcomes, yet rigorous studies of Partnering and TQM have been conducted separately and have not carefully examined common or unique practic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techniqu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the use of Partnering and TQM. A matrix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Partnering may improve TQM implementation in construction. The matrix is based around 3 indexes, namely : the Degree of Partnering, the Degree of TQM and the Project Success Index and enab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nering and TQM to be analysed quantitatively. It also assists in understanding the trends of Partnering and TQM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roject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a case studv using this matrix are also presented. It has been concluded that the integrated use of Partnering can facilitate improvements in the way TQM is implemented i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西游记》研究中,对于玄奘史实与小说的关系,以及玄奘史实在小说成书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玄奘史实之最终衍变为"神话",究其原因,是由玄奘事迹本身的超一般想象、宗教题材的神秘性、民间传播渠道的调制三端所共同促成。而《西游记》小说中的游戏色彩、诙谐滑稽特征、取经主人公与实际主角发生错位等特征也是在不同程度上,经过民间渠道的传播后所打上的历史印痕。  相似文献   

15.
当前城乡之间存在排斥性制度的供给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下的一系列排斥性制度,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自此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城乡之间制度供给理念变迁的动力机制。在探寻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供给理念时,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包容性发展之间在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上都存在契合,用包容性制度供给理念取代排斥性制度供给理念成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路径和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宿建德江》是孟浩然诗作的山水名篇,该诗的“象”都是意中之象,是经过诗人严格地主观选择才进入诗境中的。它们很好地传达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愁、羁旅之苦、失意之悲、孤独之情。这些具有深厚联系的意中之象组合在一起,形成该诗的意中之境。意中之境是对意中之象的一种巨大超越,能开拓出无限的审美空间。通过对该诗的意中之境进行分析,可以见出诗人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因此,《宿建德江》也是一首悲诗。  相似文献   

17.
对张家港撤县建市20多年来的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成和演变进行初步探讨和厘清,简要勾勒和描绘了张家港市从初始期集中有限资源确立"一城双核",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城四片区"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再到21世纪进一步明确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公报》在中国报坛上具有崇高的声望,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新闻史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参与者。1925—1928年,《大公报》由王郅隆时期向新记公司时期转型,舆论环境较为特殊,各种思潮风云际会,国内外矛盾同时存在,《大公报》作为当时的主要媒体之一,通过社评来反映自身对时局的态度和立场。针对这期间《大公报》的社评,探析该时期其在舆论建构上的独特性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