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累积距平法和累积双曲线法,对西江下游梧州水文站及高要水文站1974—2018年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西江下游高要段水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排除降水因素的影响后,梧州水文站与高要水文站年径流量变化具有一致性,表明高要水文站径流变化主要受到梧州水文站上游水利工程投产运行的影响。1974—2018年高要水文站年输沙量的突变点出现在1998年,1998年以后,输沙量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上游水利工程蓄水截沙及水土保持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梧州水文站1974—2018年年输沙量的突变点出现在1993年,1993年以后,输沙量呈下降的趋势;1993—1998年高要水文站年输沙量仍呈现增长趋势,这与以罗定江流域为代表的区间水土流失有关;随着梧州水文站上游水电站的陆续建成,1992年岩滩水电站投入运行,2006年龙滩水利枢纽投入运行,流域水利工程累积库容也随之增加,对泥沙的拦截量同时增加,流域输沙量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和田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对和田地区的自然条件、水利工程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确定了该地区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以高效输水技术和田间灌水技术为重点并结合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技术和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技术的建设模式,并对该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内容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灌区农业水费征收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晟  王明清 《四川水利》2005,26(1):39-41
农业水费是供水生产单位的经营性收费,对于保证灌区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省各大灌区农业水费征收难度越来越大,征收率一年不如一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已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管理的正常运行,造成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供水安全和防汛安全,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河流的自然特性。该文选取北江下游石角站作为研究对象,选用1954—2011年年平均含沙量资料,应用M-K法对年平均含沙量进行趋势分析并进行突变检验。分析表明:2000年之前,石角站年均含沙量呈增加趋势,2000年之后呈减少趋势,突变发生在1998年。  相似文献   

6.
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调整了水利工程计价依据中的税金。阐述了甘肃省水利工程营改增计价依据调整的主要内容及与水利部调整文件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分别选取4种类型7个工程进行工程投资详细测算,分析了营改增调整对甘肃水利工程投资的影响,如以人工施工为主的堤防和灌区工程投资呈增加趋势,以机械施工为主的水库工程投资呈下降趋势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齐齐哈尔市近50年逐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采用Mann-Kendall、累积滤波器和距平分析方法,对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升高的速度和幅度明显加快。降水量年际和年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年降水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夏、秋两季呈下降趋势。气候变化对齐齐哈尔市农业生产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农业气象灾害增加,作物病虫害发生和影响程度加重,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使农业的不稳定性增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是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基于因子分析的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 《水资源保护》2013,29(1):22-26
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时间的角度对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的3大因子分别为人口、经济和消费因子,水资源供给能力和工业用水因子,耗水量和农业用水因子;2002—2009年,青海省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稳步增长的趋势,但在2009年有所回落,预测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会继续呈上升的发展趋势。探讨提高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和措施: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的开发潜力,提高水利工程的蓄水保水能力,并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9.
以资水控制站桃江站多年长系列水文数据为基础,运用M-K趋势检验和双累积曲线法分析资水水沙变化特性及其成因。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56~2016年桃江站年径流量无显著变化; 1月与7月径流量呈明显增加,突变发生时间为1965年; 5月径流量有所减少,突变时间为1959年;年输沙量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突变发生时间为1999年。变化成因分析表明,资水月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受人为活动尤其是柘溪水库建设影响,输沙量主要受流域内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2005~2014年灰水足迹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定量分析河北省农业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严重面源污染,应用灰水足迹理论与评价方法,对河北省2005~2014年期间的冬小麦、夏玉米、蔬菜、水果4种主要农作物总灰水足迹及生长过程灰水足迹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4年期间,河北省冬小麦总灰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夏玉米总灰水足迹总体呈增加趋势;蔬菜总灰水足迹总体呈增加趋势;水果总灰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2014年期间,河北省冬小麦、夏玉米、蔬菜、水果生长过程灰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4种作物每公顷施肥量没有表现出下降趋势,产量增加是导致4种作物生长过程灰水足迹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从技术和政策两方面提出了降低氮肥施量和作物生长过程灰水足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变形监测数据是定量评价水利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变形数据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信号,同时包含线性成分与非线性成分。针对水利工程变形的线性成分和非线性成分特征,分别利用针对线性信号的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和非线性信号的数据分组处理方法,构建了一种基于ARMA-GMDH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水利工程的变形进行预测。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水利工程变形的线性及非线性成分进行预测,与多个预测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所提出的组合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与实测数据具有相似的变形趋势,可以分别对变形的线性及非线性成分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结构的变形趋势和安全性态,因此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和田河两支流1957-2010年的逐月实测流量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及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和田河出山口枯水流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河两支流出山口处实测枯水流量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变化趋势不明显,90年代末之后呈显著增大趋势;但两支流枯水流量均未发生突变现象;两支流枯水流量的周期性均不显著,其中最枯月流量周期性的优势尺度为1012 a。分析枯水流量的变化特点,主要与流域气温升高及出山口水库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3.
和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沈冰  黄领梅  阮本清  罗光明 《水利学报》2003,34(5):0078-0083
应用距平及差积曲线分析和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表明,和田绿洲气温存在着递增趋势,处于变暖期;受气温影响,蒸发能力、空气湿度也呈增加趋势,但不显著;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趋于集中,有降水异常现象出现;由于人类活动,河流径流减少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分析气候变化下河川径流的变化规律及响应机制对河流流域内的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和田地面站点1953—2014年的气温、降水数据以及同古孜洛克站和乌鲁瓦提站1957—2014年径流数据,运用累积距平、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和田河源流区近60年的径流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发现:和田河源流区径流年际变化趋小,径流数值更加稳定,并在前期减少的情况下,在2006年发生突变,径流明显增大;和田河存在25~27年的主周期和6~9年的第二周期。在过去60年中,和田河经历了"丰-枯-丰-枯-丰"的交替变换,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然表现为径流增加趋势;和田河径流的变化是气温、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气温是影响和田河径流变化最为主要的因子。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上,和田河径流对于气温的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关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风险分析评价的重点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当前国际上生态经济研究的前沿问题,也是生态水利关注的热点之一。生态足迹分析法是近年来发展的用于定量研究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新方法。本文以内蒙古典型半干旱牧区乌审旗2000—2003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其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当地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生态赤字不断增加,地区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本研究对牧区生态水利建设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模拟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构建了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并基于实测径流数据及冰川编目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与验证,定量分析了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出山径流的贡献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67—2017年玉龙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11.02亿m3,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为48.7%,喀拉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9.51亿m3,冰川径流贡献率为45.5%;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玉龙喀什河流域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两条支流由于地理位置、冰川特征等的不同,导致两条支流的径流响应呈现较大差异,玉龙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与冰川径流贡献率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重庆市1990~2016年旱情、气象、水利工程设施等数据,对重庆市综合旱情等级、旱情经验频率、降水量及距平分布、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市在1990~2016年的27 a时间里,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多年区域平均农业旱情指数为0.54,为中度旱情,多年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为213.73万人,为中度干旱,因旱饮水困难旱情等级、农业旱情等级整体呈逐年减弱的趋势;(2)不同旱情等级出现频率有所不同,轻度、中度、严重、特大干旱的发生频率分别为48.15%,44.45%,3.70%,3.70%,总体来看,重庆市的旱灾易发等级为轻度干旱;(3)造成干旱的原因有气象性、地域性、人为性等多种因素。为应对重庆市干旱灾害,提出主要对策建议: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抓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信息化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城市水土流失日益严重,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更加迫切要求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体系。从城市水土流失、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等几个方面对水土保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计量法,从年度增长、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文献外部特征分析《长江科学院院报》自1984年创刊以来刊载的全部科技论文,以期为该刊的发展和水利研究作辅助性参考。研究表明:《院报》基金论文占比正逐步提高,2015年达到71.73%,论文质量有保证;载文数量在缓慢增长,期刊处在发展阶段;高产核心作者人均发文33.44篇,力量强势;论文实际增量0.43高于理论最佳值0.26,瞬时作者多,作者群不稳定;合作率和合作度高,合作研究成为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