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军事应用网格(MAGrid)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网络中心战的发展需求,针对传统军事系统的多方面缺陷,文中基于综合集成的思想,采用网格计算技术和Agent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军事应用网格(MAGrid)构想。它是一种新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文中着重对它的体系结构、总体视图和服务层次进行了具体设计和分析。其中,科学合理的体系结构为具体应用研究提供了平台和基础;从综合集成角度描述的军事应用网格总体视图,体现了该网格的内部构件及其相互关系;服务层次的设计和描述则体现了该应用网格面向服务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多数据源集成与互操作提出了一种扩展视图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以扩展对象模型(EOM)为理论基础,通过扩展视图方法实现对多种数据源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多层抽象与封装,以此满足分布环境下不同层次的应用集成需求。文中还讨论了扩展对象模型(EOM)、基于扩展视图方法的集成机制,并结合具体的实例给出了扩展视图方法的形式化描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格的分布式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布式数据挖掘和网格计算的特点,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主流的几种网格体系结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放网格服务架构的Web服务资源框架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整体架构,通过应用描述了它们的具体数据挖掘流程。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架构在网格环境下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石柯 《计算机工程》2008,34(8):66-68
为了集成网格环境中的数据库资源,促进网格应用支持现有数据库的访问,提出一种基于服务的数据库访问和集成系统(GridDBAdmin)。GridDBAdmin为用户提供了虚拟的全局逻辑数据库视图,支持用户使用现有的SQL语言同时访问多个数据库。系统由元数据服务和网格虚拟数据库服务构成。其中元数据服务负责发现含有用户所需数据的数据库,网格虚拟数据库服务提供全局逻辑视图,通过分布式查询机制将用户的SQL请求分解到具体的数据库中并进行结果合并。对基于Globus和OGSA-DAI工具包开发的原型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6.
实现E-services的一种网格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实现E-Scrvices的网格结构。该结构包括9种含有语义的组件:端口,探针,适配器,动作,行动,工作流,E-servicc,约束和触发器,形成了4个不同的集成层次。每个层次均可以处理与表示、功能和资源相关的语义。该网格结构有助于实现电子商务自动化及基于语义的软件集成。该文主要探讨了9种语义组件的数据结构、UML类图和基于网格结构进行服务合成的图景。  相似文献   

7.
军事网格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的重点研究领域,但现有的工作尚未明确界定网格的功能结构和实现机制.提出了一种军事网格的构建方法,重点从技术层面对如何构建军事网格进行详细的设计,并紧紧围绕"服务"概念,阐述了异构的现实军事平台资源和能力如何通过军事信息网格转化为同构的网格资源服务,通过军事网格明确定义的特有"行为语义",实现更高层次的共享关系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格的OLAP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机分析处理是当前应用较多的数据分析技术,目前的OLAP产品全部基于Browse/Server或Client/Server体系结构设计,无法共享网络上的各种资源,为该技术的广泛使用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网格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路。给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OLAP框架,描述了这个以Globus为基础的OLAP框架的各种服务。该框架的设计将网格计算和OLAP应用紧密集成在一起,有力地促进大规模、分布并行的OLAP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也进一步拓展了网格应用和网格服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过程本体论的网格应用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格环境中面向服务的应用集成要求高度自动化、动态性和智能化。文章提出了网格服务集成的框架及方法,在过程本体论中进行从抽象到具体的层次匹配,以解决高层次的任务分解、目标规划问题;业务过程的原子活动通过语义相容性查找策略动态地绑定到WebServices上,可适应网格环境的变化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适于网格生成环境的有效数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适于描述网格对象的称为扩展的翼面结构的数据结构,它同时表达一个面片的二个有向面,并通过边句柄对整个网格对象进行操作;进而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平面、曲面以及体网格的网格生成与分析系统,并在航空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赵晔  雷英杰 《计算机工程》2006,32(10):94-95,122
在提出新的军事应用网格MAGrid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将网格计算技术和软件Agent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MAGrid的Agent功能层,分别介绍了它的总体设计、本体设计和策略设计。总体设计包括网格Agent的层次结构和分类;本体设计包括对网格Agent进行描述的概念框架;策略设计包括面向应用的网格Agent管理、调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信息栅格:未来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中心战(NCW)是未来军事变革的具体体现,信息栅格是支持网络中心战的信息基础设施.简单介绍了军事信息格栅技术发展状况,深入论述了基于网络中心企业服务(NCES)构建信息栅格的方法和基本栅格应用系统体系结构框架,讨论了信息栅格体系结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何业兰  袁志毅 《微机发展》2007,17(8):230-232
指出将网格技术引入到远程教学中是必然的趋势,讨论面向服务的网格体系结构OGSA等网格相关技术,分析了远程教学网格系统构架,描述了基于OGSA的远程教学系统层次化模型,及其基本工作流程。最后在总结中肯定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基于语义网格的税务信息系统(T-S-Grid)的研究,给出了T-S-Grid的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案;描述了T-S-Grid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特点;应用OWL XML/RDF技术,构建了“税务管理机构本体”和“税务管理任务本体”;并阐述了T-S-Grid对我国税务管理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网格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应宏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25(10):1685-1688,1691
对网格系统的定义、特点、功能、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阐述了五层沙漏结构、网格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安全认证技术,同时给出了网格体系结构模型、网格使用模式和一个基于代理的资源管理模型。讨论了网格的应用领域,指出了网格必将成为新一代网络计算模式以及新型的分布计算和协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基于语义网格的税务信息系统(T-S-Grid)体系结构的研究,给出T-S-Grid的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案;描述T-S-Grid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特点,构建T-S-Grid的硬件拓扑结构;并阐述了T-S-Grid对我国税务管理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网格的体系结构是网格技术的核心,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选择设计适当的网格体系结构对网格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设计出合适种类的网格体系结构,才能在网格环境中高效方便地运行应用程序。随着相关技术和网格应用的发展,网格体系结构将更加成熟和完善,这将直接推动网格的发展,对其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文中主要分析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网格体系结构,并列出最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网格的体系结构是网格技术的核心,是网格的骨架和灵魂。选择设计适当的网格体系结构对网格系统的实现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设计出合适种类的网格体系结构,才能在网格环境中高效方便地运行应用程序。随着相关技术和网格应用的发展,网格体系结构将更加成熟和完善,这将直接推动网格的发展,对其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文中主要分析比较了五种不同类型的网格体系结构,并列出最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在远程教育中应用网格技术已经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网格技术的特点,并对基于网格技术的远程教育智能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实现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LDAP的网格监控系统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对于高性能分布计算环境-网格-来说,监控其中计算资源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通过分析监控数据可以找出性能瓶颈,为系统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GridMon是基于LDAP目录服务的分布式网格监控系统同,改变了以往目录服务不存储动态信息的使用方法,灵活地将静态和动态信息结合在目录层次中,从而减少了客房端对服务器的交互次数,并采用中间件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直接访问被监控主机带来的安全和接口问题。借助LDAP的目录层次,建立了网格系统树状基本结构。提出了网格监控对象和监控事件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从而形成完整的网格监控结构模型,详细讨论了根据这个模型实现的网格监控原型系统-GridMon。最后,通过网格与机群系统的结构不同点,阐述了评价网格监控系统的要点,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应用前景对GridMon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