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IPv6实施以后,局域网中几个重要协议的变化,包括手工配置IPv6地址和自动配置IPv6地址的协议,组播应用的增多和组播协议的改进,邻居发现协议取代ARP解析地址的过程。Internet可以看成是用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多个局域网的网络,终端用户使用IPv6,最先的体验也可能是在局域网中。  相似文献   

2.
INTERNET的高速发展验证了TCP/IP协议的生命力 ,同时也使IPv4协议天生的地址空间不足、层次结构不合理、安全性不够、没有QoS保证等问题暴露无遗 ,较之IPv4协议IPv6地址长度为 1 2 8位 ,地址空间更大、高效的层次寻址及路由结构、全状态和无状态地址配置、内置安全设施和更好的QoS支持彻底地解决了IP网不能作为电信基础网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IPv6的地址之后,介绍了IPv6的报头以及地址在转换、安全协议、IPv4向IPv6的过渡、地址自动配置等。  相似文献   

4.
本详细介绍了IPv6的地址之后,介绍了IPv6的报头以及地址在转换、安全协议、IPv4向IPv6的过渡、地址自动配置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IPv6相对于IPv4的优势、IPv6的地址分配方式与IPv4的区别、IPv6邻居发现协议与IPv4地址解析协议的区别以及IPv4向IPv6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随着IPv6规模应用进入加速期,广电网络IPv6部署也在稳步推进,应用于机顶盒的TVOS3.0以上系统已经实现对IPv6的支持。向支持IPv6的机顶盒分配IPv6地址是实现广电网络核心业务IPv6演进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构建有状态DHCPv6系统,向支持IPv6的机顶盒分配IPv6地址及其他参数,可实现机顶盒接入IPv6网络,完成机顶盒终端向IPv6的过渡。  相似文献   

7.
IPv6是全球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当前世界各国IPv6网络的部署日益广泛。IPv6作为新一代网络协议,在部署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文章介绍和分析IPv6地址、报头、ICMPv6、邻居发现协议、地址自动配置和过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信息泄露、拒绝服务、重定向、网络欺骗等主要安全威胁,并给出相应的IPv6网络研究现状及防护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信世界》2007,(17B):17-17
IPv6是IPv4的下一代协议,它巨大的地址空间相当于为地球表面每平方米提供了6.65×1023个地址,根本解决了IPv4地址危机的问题。同时,针对IPv4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IPv6设计了全新的报文结构、地址配置方式和邻居发现协议、更好的QoS支持、内置的安全性、良好的扩展性和内置的移动性。业界公认,IPv6将全面推动以移动通信和数字家电为代表的一系列新业务的发展,为社会全面信息化提供可靠的基础协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IPv6技术的规范形式、地址类型、寻址方式进行总结,对IPv6协议的特征与优势进行分析,对IPv6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对IPv6技术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IP协议——IPv6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 《广东通信技术》2001,21(11):12-15,30
主要介绍了下一代IP协议--IPv6的一些特点,包括IPv6地址空间,IP安全和保密,服务质量(QoS),地址配置,移动IP等,并介绍了IPv4向IPv6的过渡策略和IPv6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尹霞  施新刚 《电信科学》2004,20(10):50-55
IPv6协议即将成为Intemet的标准,在任何协议的研究开发中,测试工作都是很重要的.移动IPv6作为IPv6协议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协议,对基本的IPv6协议运作方式有较大的改变,对它的一致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将有助于协议的完善.本文在介绍移动IPv6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的测试方法、测试技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互联网规模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IPv6普及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相较于IPv4协议,IPv6协议的优势和特性,并分析了由IPv4向IPv6过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re has been a rapid growth in the need to support mobile nodes in IPv6-based networks. IETF has completed to standardize Mobile IPv6 (MIPv6) and Hierarchical Mobile IPv6 (HMIPv6) for supporting IPv6 mobility. Even though existing literatures have asserted that HMIPv6 generally improves MIPv6 in terms of handover speed, they do not carefully consider the details of the whole handover procedur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IETF standards of both MIPv6 and HMIPv6, we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all IP-level handover procedures: movement detection,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and location registration. Based on this study, we provide a mathematical analysis on MIPv6 and HMIPv6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handover speed. From the analysis, we reveal that the average HMIPv6 handover latency is not always lower than the average MIPv6 handover latency. Furthermore, even the intra-domain handover latency of HMIPv6 is not reduced much compared with MIPv6 handover latency. A finding of our analysis is that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movement detection and 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 are essential to shortening HMIPv6 handover latency and increasing the benefit of HMIPv6.
Sung-Gi MinEmail:
  相似文献   

14.
对未来移动网络首选的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作了详尽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移动IPv6的各种切换方案作了深入的探讨,进而引入了类比于3G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的思想,最后提出了移动IPv6切换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于信息交流的的高速发展,IPv4不能适应网络迅速膨胀的需要。本文介绍一种新的因特网网络层协议IPv6,它具有更安全、更可靠、私人性强、良好的移动性等特征,在未来的通信发展中从IPv4过渡到IPv6并由后者在因特网中占据统治地位将是必然。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迅速扩展已经逐渐制约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新技术支撑它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IPv6技术,相对于原有IPv4技术在诸多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对IPv6技术和IPv4技术进行比较,并对目前主要的几种过渡机制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了各种过渡技术的优缺点,指出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技术,将带动相关技术和服务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建  阳玺  邵发明  王世伦 《通信技术》2007,40(12):313-315
随着互联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IPv4逐渐暴露出了很多缺陷。文中着重分析了IPv4 DNS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在IPv6网络中采用的新型的“树状+网状”域名解析机制。这种新型的解析机制可以克服IPv4 DNS解析机制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为研究IPv6网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IPv6协议及其网络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IPv4协议存在的地址空间匮乏的问题已逐渐显露,为了缓解这种地址危机,文中介绍了网络层新版本IPv6协议的提出背景及其特点,同时分析了IPv6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及过渡技术而可能出现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UMTS的PS域中,PDP地址的分配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本文从PDP地址分配原则出发,详细介绍了地址分配的过程,并分析了地址分配中考虑的问题,指出在ALL-IP架构中的地址分配技术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IPv4的应用现状及其遇到的地址短缺问题,同时指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采用IPv6地址,并对IPv6的技术特点、应用前景以及从IPv4过渡到IPv6的三种机制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