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IEEE 802.1x认证协议的开发背景。然后重点对IEEE802.1x认证协议进行了技术分析。最后提出了IEEE802.1X协议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进802.1x认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802.1x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802.1x协议在以太网安全认证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802.1x协议存在的漏洞。为解决权限管理、地址分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方法和实用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3.
802.22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建立一套基于认知无线电(CR)技术,在现有电视频段利用暂时空闲的频道进行无线通信的区域网空中接口标准。由于基于802.22协议的无线区域网(WRAN)工作在现有电视频段中,要求不能对正在广播的电视频道产生干扰,所以WRAN采用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对电视频段进行感知和测量,利用动态频谱管理技术找到空闲频道进行再分配。认知无线电技术将是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之一。本讲座将分3期对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进行介绍,第1讲介绍无线区域网络和IEEE802.22工作组情况,包括WRAN背景、802.22系统、802.22空中接口等;第2讲介绍认知无线电技术和实现其的基础软件无线电(SDR)技术,包括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和认知循环、无线电频谱礼仪等;第3讲介绍802.22WRAN频谱共存问题和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国际上新出现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ZigBee及其相关标准IEEE802.15.4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着重探讨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构建和ZigBec网络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无线Mesh网络与IEEE802系列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宽带接入系统发展迅速,但带宽容量低、覆盖范围小等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作为“最后一公里”宽带无线接入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无线Mesh网络(WMN)可以和多种无线网络系统,如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个域网(WPAN)以及无线城域网(WMAN)等相结合,改善无线网络的性能,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随着无线Mesh网络技术的厂泛应用,IEEE802的相关标准组正在致力于推动WMN技术的发展,制订相关的技术标准。目前,WMN标准已经出现在IEEE802.11s、80215、802.16、802.20中。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了IEEE802.1x协议,并结合所做的实现工作,阐述了实现IEEE802.1X的关键点和解决方法;其次论述了IEEE802.1x认证的优势及其在以太接入网中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多媒体业务流量的剧增,是无线网络的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oS)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需要重新设计才能对无线网络的QoS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本文介绍了无限局域网QoS技术的发展,包括针对IEEE802.11MAC层协议进行的各种QoS增强技术。通过与传统的802.11标准的MAC层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IEEE802.11e的两个新的策略:增强的分布式协调功能和混合协调功能。通过对受控竞争机制的分析,指出了IEEE802.11e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移动宽带无线接入领域颇具影响的主要有无线城域网(WMAN,Wireless Metropotion Area Netwodks)IEEE802.16e、移动宽带无线接入(MBWA,Mobile Broadhand Wueless Access)IEEE802.20和无线区域网络(WRAN,Wireless Reginal Area Networks)IEEE802.22,以及第一代至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等。本文在介绍IEEE802.16e,802.20和802.22标准的技术特点及其主要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将其与3G系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9.
无线局域网QoS机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多媒体业务流量的剧增,使无线网络的资源管理、服务质量(QoS)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需要重新设计才能有效地解决无线网络的QoS问题。本文介绍了无限局域网QoS技术的发展,包括针对IEEE802.11 MAC层协议进行的各种QoS增强技术。通过与传统的802.11标准的MAC层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了IEEE802.11e的2个新策略:增强的分布式协调功能和混合协调功能。通过对受控竞争机制的分析,指出了IEEE802.11e仍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IEEE 802.1x产生的背景,系统分析了电信级IP宽带网用户接入认证技术的功能、特点、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电信级IP宽带网络中应用802.1x认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To emphasize the decisions of all user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users sharing the same technique, we propose a novel Average cost sharing (ACS) pricing mechanism to study the game between Network coding (NC) and routing flows sharing a single link when users are price anticipating. We characterize the worst-case efficiency bounds of the game compared with the optimal (i.e., the Price of anarchy (PoA)), which can be as low as 4/9 when the number of routing users becomes sufficiently large. NC cannot improve the PoA significantly under ACS. However, to achieve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limited resources, this approach indicates the sharing users have a greater tendency to choose NC. However, the users will follow the majority users' choice of data transmiss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2.
CAN总线共享时钟调度算法的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控制器局域网(CAN)协议被广泛运用在分布式嵌入式系统中,研究表明共享时钟调度算法能有效的将基于CAN的微控制器与时间触发网络结构结合起来。文章指出了共享时钟调度算法存在的一些不足,并且提出一种改进的共享时钟调度算法,通过构建一个实际系统验证了两种算法在CAN通信中的性能,结果显示改进的共享时钟调度算法是对原算法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网络智能视频监控(NIVS)、视频内容分析(VCA)技术的概念、NIVS的网络结构及应用.讨论了网络视频监控中VCA的工作机制,包括VCA系统结构、VCA软件框架、VCA算法模块、VCA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4.
Packet classification is a critical data-plane task for modern routers to support value-added services, especially for those requiring QoS and flow based processing. However, classification at 10Gbps or higher using an algorithmic approach is still challenging. New generation of Network processor unit (NPU) provides unprecedented processing power for network applications, and it opens a new venture to explore thread-level parallelism for attacking networking performance bottleneck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lementation issues of how an adaptive clas- sification algorithm can be efflciently implemented on a multi-core and multithreaded NPU architecture. Our algorithm combines best traits of Recursive flow classification (RFC) algorithm and bitmap compression technique to achieve deterministic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while keeping the memory growth checked. When mapping such an algorithm onto the Intel IXP network processor, we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 of IXP architecture early in the algorithm-design phase to eliminate the potential perfor- mance bottlenecks. The implemented algorithm is highly efflcient and it can run at 10Gbps speed or higher on a real IXP2800 chip.  相似文献   

15.
孔令晶  何恐  佘健  肖志辉 《通信技术》2010,43(9):139-141,144
可信网络连接规范从终端安全着手,通过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解决终端安全接入问题。但它只是一个框架性的概念,要想在二层设备上实现终端安全接入就必须通过802.1X协议来实现,而802.1X协议又是借助负载于二层的标准基于局域网的扩展论证协议(EAPOL)进行认证的。现通过扩展标准EAPOL,并将这种扩展应用于可信网络连接框架中,提出了一种实现二层设备安全接入的方法,同时该方法在某个接入系统中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虚拟网络计算机(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VNC)的远程实验室的建设方案。通过远程实验室的建设,使校内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在让更多学生受益的同时,探索出一条网络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王啸  周渊平 《通信技术》2010,43(11):105-107
基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的VoIP系统在Internet上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但在目前的实际网络环境中,由于大量NAT设备的存在,使对等网络(P2P,Peer to Peer)之间的呼叫和数据通信难以实现。分析了四种NAT的类型特点,介绍了现有的NAT穿越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STUN与TURN方式相结合的实现各种NAT穿越的VoIP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对SIP信令采用可靠的TCP传输方式,对流媒体数据采取最大交付的UDP传输方式。经过校园网内部之间的网络环境测试,该方案达到了很好的接通率。  相似文献   

18.
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管理的一项重要方法,准确的负荷预测可以保证用户得到安全、经济的供电。针对负荷预测方法的多样性,在小波神经网络用于负荷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优化神经网络权值,并运用模糊理论进行修正。某电网负荷的拟合数据表明QPSO优化算法训练的神经网络不仅收敛速度明显加快,而且其预报精度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19.
CDMA网络中存在前反向的多址干扰,降低了前反向容量。为了减少多址干扰对前反向容量的影响,对多址干扰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了多用户检测技术和干扰消除技术。通过对造成干扰的所有用户信号信息进行检测,根据多址干扰信号的结构特征进行干扰消除和信号恢复,从而改善各个信号的信噪比,提高CDMA系统的前反向容量。重点介绍了准线性干扰消除技术QLIC(Quasi-Linear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和反向干扰消除技术RLIC(Reverse Link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的基本原理,分别对QLIC技术和RLIC技术的容量增益进行了理论推导,并计算了QLIC和RLIC对CDMA网络容量提升的程度。QLIC和RLIC是现有CDMA网络容量提升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为运营商进行技术升级和网络部署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柳斌  贺聿志  章勇 《通信学报》2014,35(Z1):17-90
802.1x认证通常采用分布式方式部署,随着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分布式部署给设备管理和认证系统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另一方面,传统802.1x集中部署无法对用户终端进行定位。结合(NAS IP,Port,Vlan)三元组定位,Super Vlan和Port+Vlan的地址管理3种技术解决了802.1x集中部署模式下用户终端定位的问题,并在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中进行了部署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