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贫困学生也随之增多,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教育问题。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让贫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对一些贫困生提供资助,但是有的受资助学生存在着感恩意识比较淡薄、欠缺社会责任感等不良现象。高职院校在感恩教育中的形式主义,是产生此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更好地让受资助学生懂得感恩、报恩,以心理学视角出发,研究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隐性感恩教育资源构建,为开展感恩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学校、社会、国家愈来愈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问题的解决。当前,我国已建立多元化资助机制以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对于资助而言,其的首要任务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数据时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确化、科学化。文章结合实际,首先论述了现行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新模式,以期对提高资助实施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已广泛实施,工作体系日益完善,但在评定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引发思考、等待解决: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公平性,评定流程简单化,不科学、不合理等。高校必须加强推进资助工作向前发展,分析当前所面临的困境,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动态,改进资助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成为各高校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将在"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研究现状、内涵界定、资助政策、认定标准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几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文献概述,以期对后续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基于OBE 理念,结合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按照明确培养目标、构建实施路径、制定评价制度、实现学习产出的逻辑思维来设计并开展劳动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虚化、弱化问题,强化劳动育人功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素养,使其成为能劳动、爱劳动、精技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曹平 《电子世界》2012,(11):173-17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改革,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来越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培养全新型人才做出了不少贡献,特别是计算机的相关行业。很多的计算机行业的专业人才都是来自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然而,它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存在问题,例如: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不爱学习计算机这们课程、学生不懂得自主创新等等问题。所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亟待改革,从而完善计算机教学。本文从高职院计算机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极易受到媒介不良信息的影响,开展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就异常重要和迫切。文章主要对河南省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及随机访谈,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当前高职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政府政策引导、完善媒介机构、学校实践、家庭引导、高职学生自我提升5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的高职院校跟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并积极地进行了教学研究与改革。随着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进入社会,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浮现出来,如培养目标不明朗、专业教师的缺乏、实训教学体系不完善等等。其中,缺乏合理、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已成为严重影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领域必要的操作技能,完善学生的实训环境,帮助高职学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等问题,是高职院校面临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勤工助学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程育人、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贫困生与岗位匹配的问题。因此,文章运用B/S架构模式,结合SSM框架、jsp技术、MySQL数据库和Tomcat服务器,设计并实现了勤工助学系统。并且根据每一个学生需求,使用协同过滤算法,进行个性化岗位推荐,提高岗位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各大高等院校必须及时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转变培养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社会提供需要的人才。特别是高职院校,其主要以培养专业性强的人才为目标,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高职院校也要转变教育观念,完善培养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最新的教育思想,指导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新疆轻工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贵州"三化同步"背景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背景、创业意识、创业优势进行调查,对各高职院校存在的创业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谷传亮 《电子世界》2013,(14):202+204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自开展以来,稳步发展,资助工作日益完善到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初步构建。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新的、不足的倾向,包括认定标准缺乏合理机制,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吻合率不高等现象,并对相应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净利 《移动信息》2023,45(2):163-165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知识碎片化、内容肤浅等问题,“互联网+”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有效吸收。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创新是以教研为基础促进教育科研交流,以综合体系理论为基础,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为课题,遵循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逻辑,阐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基本价值的内涵,让学生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提高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训中真正掌握自己所学的知识。文中对“互联网+”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创新进行探究,以期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校企合作,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既是高职学生工作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使然。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应挖掘校企合作的育人资源,推动学生工作机制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已经从单纯解决经济问题发展为物质帮扶、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和精神激励等多方面的资助。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资助对象识别、资助需求确认以及资助过程的精确实施,以确保需要帮助的学生“一个不能少”和不应助学生“一个不能有”,成为资助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高职教育工作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但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滞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工作和经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还是存在一定但差距。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其次,通过客观分析这些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方法,希望能真实提高这些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并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17.
祝建科 《电子世界》2013,(14):220+223
现如今,高职教育正如火如荼的发展,成绩斐然,为社会主义现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同时亦应看到,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求。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的缺陷,严重影响高职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赢得社会及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认同和好评,必须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1.职业、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现如今,一般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衡量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提高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前提基础。文章围绕我院对电子商务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做法,来探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各行各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育人工作落实开展的过程中,要积极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改革,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好地引领学生能力提升,品德塑造,学习创新,完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迎合“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育人工作的创新性落实,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进社会进步发展,高校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评估是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的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为核心的各项评估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问题,反思和建立完善的高职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