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系统设备部分,对于电力系统的配电电网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对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无人值守情况下的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以及电力故障的自动检修与排除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是对于电力系统配电电网运行需求的更好满足,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对于66KV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阐述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故障原因,探讨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时的处理方式及应对策略,提出继电保护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陶阳 《电子世界》2014,(6):28-29
变电站各级电压母线发生故障时,为了确保变电站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必须正确动作切除故障。本文对220kV变电站母线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韦彩雀 《通讯世界》2016,(20):121-12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其中35kV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35kV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故障,若故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严重影响着供电情况,所以,做好35kV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工作非常关键。本文简单介绍了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主要任务、状态检修,并提出了几点提高继电保护效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曾波 《通讯世界》2014,(10):85-87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变电站电气设备越来越先进化、集成化,运行越来越可靠等,这些优点使得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得到了空前的应用。继电保护器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组成,在任何形式的变电站中都是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变电站中的故障多数都出现在110kV变电站中,故障原因多数为继电保护的问题。本文分析了110kV智能电站继电保护中的常见问题,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电力系统智能化等方面探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付俊明 《通讯世界》2017,(5):147-148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能否可靠且稳定的运行,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继电保护系统中各种故障频出,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重大影响.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力系统的故障排除技术和电力技术等的发展迅速,特别是继电保护在自动化、智能化和科学网络化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进步.而且,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理论将被用于继电保护系统中,大大提高了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使继电保护装置在性能方面也得到了提升.正是由于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对其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吴英帅 《通讯世界》2016,(23):226-227
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面临着多种二次回路隐性故障,破坏了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效率.面对早期电力系统改造存在的问题,要从可靠性角度展开深入分析,提出符合继电保护隐性故障防控的可行性对策,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作业效率.据此,本文结合电力系统可靠性标准,对继电保护隐性故障提出科学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杨娟 《电子世界》2013,(16):28-29
电力系统10kV线路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必须正确动作,以切除故障电流和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对变电站10kV线路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配置,10kV线路故障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郑飞 《电子测试》2016,(20):112-113
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等下,电力变电站实现了自动化系统的搭建,在此过程中,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运用为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质量与效率提供了保障.本文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郑良 《通讯世界》2016,(17):195-196
将继电保护系统以及自动化装置运用到电力系统中,能够有效确保供电的安全,为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电力系统中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提供了便利,及时的查找出设备的故障,并作出处理.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能够更加安全的运行,则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对其可靠性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进了分析,阐明了继电保护设备自动化的基本特点,同时分析了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以及加强自动化设备的可靠性主要措施,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继电保护是研究电力系统故障及异常运行工况,以探讨相关故障的应对措施及反事故自动化处理程序。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是维持变电站正常运行,降低相关意外事故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继电保护中可能发生诸多故障,对继电保护的相关作用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逐一分析继电保护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做到故障可视化。  相似文献   

13.
谭端镔 《通讯世界》2014,(8):113-114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当中,继电保护可以说是电力运行的关键部分之一,参与继电保护的相关装置被称为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故障带来的危害,它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所在。现如今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到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的使用相当普及,利用先进技术对电力自动化运行进行保护已经成为电力安全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我国电力管理部门应当从实际出发,全面加强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管理工作。本文将会对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清 《通讯世界》2015,(1):91-92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随着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及稳定性要求的不断增加有了很大提升。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的必备组成部分,为电力系统的安稳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利用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在系统故障发生时,用最短的时间将设备从故障区域切断或隔离,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设备受到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的主要发展趋势以及改造中继电保护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江  许毅 《通讯世界》2017,(7):176-177
电力系统作为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支撑,它不但能够给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带来光明,还可以给机械设备提供运行的动力.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其变电站继电保护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检测的关键性出发,然后重点阐述了检修技术对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实际应用,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变电站得到了迅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它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管理形式,通过智能化方式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管控,减少系统运行故障的发生。在智能化变电站的整体结构中,自动化系统架构是核心部分,需要电力企业重点做好这方面工作,本文对当前智能化变电站中的自动化系统架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东明 《电子测试》2017,(23):36-37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随之加快,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用电量大幅度增长,迫使电力系统的装配容量不断增加、网架结构越来越复杂,从而带来更多的供电设施故障和事故的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生产.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屏障,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就继电保护技术原则在变电站二次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梅伟恒 《电子世界》2014,(16):153-153
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重要因素,有效的继电保护需要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并在发生故障时进行及时分析与处理,减少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率。面临我国电力系统的逐渐发展,大型发电机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普遍化,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要求有所提升。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新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胡居浩 《电子世界》2013,(24):49-50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能通过对电力系统及设备的实时监控来发现系统工作中的异常,并能及时地发出危险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暂时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了安全隐患带来的重大损失。怎样合理的应用继电保护技术来减少电气故障,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技术。文章概述了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作用及在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与应用,并基于工作经验,介绍了继电保护中常见的故障,提出确保继电保护安全运行的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经济的运行。  相似文献   

20.
胡居浩 《电子世界》2013,(22):36-37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能在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故障时,针对系统故障采取自动化的处理措施,我们将其称之为继电保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变电所继电保护难免发生故障,从而影响电力系统。为适应“调控一体化”运行体系的建设,改进现有输电网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智能分析系统的不足,设计了一种继电保护故障信息智能分析系统的解决方案。采用了一体化平台,基于分层分布武结构,统一一、二次设备模型,故障录波按通道上传,在主站侧综合采用EMS系统,敌障信息系统、故障录波系统等的开关量、模拟置等多源信息对电网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提出了智能分析系统过渡阶段的兼容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