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卉 《电子测试》2014,(11):156-157
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即以《人才中介服务》课程实务作为其具体研究,运用Moodle平台,对其进行了具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程卉 《电子测试》2014,(21):156-157,125
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即以《人才中介服务》课程实务作为其具体研究,运用Moodle平台,对其进行了具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高等职业教高教学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以渤海大学高职学院为例,探讨了当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措施,期望为其他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宗旨与办学方向,网络专业教育应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本文分析了实施基于“全程项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引进企业项目和国际职业资格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共建教学资源和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职的教育教学改革,关键是如何强化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建设以提高学生技能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四平职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结合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创建基于工学结合"四能力三方向三步走"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经验,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电子报关方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过程: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基于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改革实践,最后指出本方案的创新点及特色。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必将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而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关键则是:教学资源、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本文就《数控加工实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工学结合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国外院校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而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工学结合的意义及目前国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提高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培养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精神,高等职业教育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树立"理论教学为实训教学服务,实训教学为就业(市场)服务"的管理理念,本文以高职学校机加工教学与实训课程的有机结合进行研究,结合日常教学,做好教学安排,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好教学设备,以达到理论与实习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姚铃丽 《电子世界》2011,(13):59-60
随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必然涉及到考试、考核模式的转变问题。本文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依托于实践类课程的工学结合考核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牛春艳 《电子测试》2014,(16):132-133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服务,通过构建共享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带动和辅助相关的专业和专业群的资源库建设,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多样化的角度方面全面提升毕业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全面进入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阶段,各高职院校也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产生了相当的社会效益,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如何推进"工学结合",说明了其实现的形式,提出了关于"工学结合"所用实践基地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国家骨干校建设中,专业部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双师素质,积极推进和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职自动化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介绍高职自动化专业如何应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来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的阐述了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对于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校企融合的汽检专业“双主体、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着眼点,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以学校和企业互需、互补、互利为出发点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坚持校企双主体的原则, 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能力标准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课堂与车间的对接、实习与就业的对接、教师与师傅的对接, 有效解决了汽检专业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素养, 也缩短了企业的人才培养周期, 实现了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7.
电子商务专业采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符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索实践,就“工学结合”模式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权英超 《移动信息》2023,45(2):172-174
以“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为题,文中分析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问题,针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基于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刘罗仁 《电子世界》2014,(16):484-485
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本文在综合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现状,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对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对本科教育而言,专业建设是龙头。本文结合作者主持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重点专业建设工作,阐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